英才学院成本会计教案.docx
《英才学院成本会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才学院成本会计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一、成本的涵义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 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 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 需要。此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 的内容 不同,成本含义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 成本概念和内涵都在不 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 渐地扩大。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 点,对成本的内涵有不 同的理解。 但是,成本 的经济内容归纳起来有两点是共 同的:一是成本 的形成是 以 某种目标为对 象的。目标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产品,如新技术、 新工艺;也可以是某种服务,如教育、卫生系统的服务目标。二是成本 是为实现一定的
2、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 能叫作成本。二、成本与费用成本与费用是一组 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 区别 的概念。正确 区分成 本与 费用成本会计 的重要前提。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说做成某件事情 的代 价,也即发生的耗费总和,是对 象化的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获取当期 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是会计期间与收入 相配比的成本O成本代表经济资源的牺牲,而费用是会计期间为获得收 益而发生的成本。成本会计关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费用。三、未耗成本与已耗成本在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分为未耗成本与与 已耗成本两大类。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产生收益的支出,
3、此类成本在资 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项目,例如设备、存货及应收帐款等O已耗成本则 是指本会计期 间内已经消耗,且在未来会计期 间不会创造收益的支出。 这类成本又可分为 费用和损失,前者在损益表上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例如 已销产品 的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 费用等,后者则因无相应利益的产 生,而在损益表上列为营业外支出等项目,例如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 造成的损失。四、支 出成本与机会成本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成本 的两种主要类 型。支出成本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现金流出。机会成本是指 由于选择 最优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上的 收益。会计系统 的特征是记录支出成本 而不记录机会成本。但是,管理者为了保证所作的
4、决策是最优的,在进 行决策时应考虑机会成本。五、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 和战 略成本会计四个阶段。成本会计 的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发展 阶段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 1920)随着英国产业革命完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工厂制代替了 手工工场,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 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簿之 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从成本会 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 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 售成本。所以,初创阶段的
5、成本会计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 194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制造业中发展起来 的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 管理,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准成本法的出现使成本 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成本会计进入了一个新 的 发展阶段。近代成本会计主要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预测,为生产过 程的成本控制提供条件。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 1980)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 国家 的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随 着管理现代化,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 成本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成本会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成 本会计发
6、展重 点已由如何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 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了新型的 以管理为主的现代成本会计。4、战 略成本会计阶段(1981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产 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大大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 与市场竞争模式。成本管理的视角应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和重股 东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使 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关注产品的顾客可察觉价值;同时要 求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尽可 能地消除各种增加顾客价值 的内 耗,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此时,战略相关性成本管理信息已
7、成为成本 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六、成本会计信息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计算及提供成本信息 的会计方法。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 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程序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 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对 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评价,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同样,成本会计所提 供的成本数据,往往被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决策的依据或用于对企业内部 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七、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
8、它实 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 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 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 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的,并 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八、成本会计的种类成本会计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按成本会计制度分类,可分为实 际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和估计 成本制度。(1)实际成本制度。实际成本制度,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 计算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2)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制定的产品标准成 本为基础,用实际
9、产量的标准成本同实际成本相比较并记录和分析成本 差异的一种成本制度。(3)估计成本制度。估计成本制度,是在产品生产前预先估算单 位产品成本,凭以确定售价,然后通过复式记账将算出实际产量的估计 成本与账上实际成本比较,据以修改估计成本的一种历史上曾采用过的 不完整的成本会计制度。按成本计算模式分类,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和变动成本计算模 式。(D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又称“吸收成本” 计算模式,它是按照传统的成本观念,将包含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内 的所有制造成本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用来进行存货的估价和确定已 售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模式。(2)变动成本计算模式。变动成本计算模式,是指
10、产品成本中只 包括变动制造成本而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九、新经济环境与成本会计新的经济环境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竞争的加剧;2、产业结构的变化;3、生产环境的进步;4、适时生产系统的出现;5、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6、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应用。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一、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分类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除了满足考核企业耗费水平、正确计算 企业损益 的需要之外,还必须为企业 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加 强企业成本管理。为此,按成本在经济工作 中的作用,可以将企业成本 划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1 .财务成本财务成本是指根据 国家统一
11、的财务和会计法规及制度核算出来的, 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成本。财务成本也称法定成本 或制度成本,目前,我国会计核算都是按这种成本入帐的O正确计算企 业的财务成本,对于保证合理 的价值补偿,正确计算企业期末存货价值 和盈利,考核企业成本 费用水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利润,交纳税金, 具有重要意义。财务成本在企业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按各类企业 的经营 目标不同,可以将财务成本划分为生产性成本和劳务性成本两大类;在 生产性企业中,财务成本还可进一步分为购储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成 本(又称经营管理 费用)等。2 .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成本的总称,是根据财务
12、 成本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不同的归类、分析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是对 财务成本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决策成本(如差别成 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和重置成本等)和控制 与考核成本(如标准成本、定额成本、责任成本、可控成本、计划成本 和可比成本等)两类。二、成本对象及其特点成本对象是为了计算经营业务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经营费用的各个 对象,也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对象可以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位 顾客、一张订单、一纸合同、一个作业、或是一个部门。成本会计的一个中心目标是计算产品成本,为对外财务报告服务。 产品成本的具体含义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管理目标。产品有有形产品和无 形产
13、品两种。生产性企业生产有形产 品,如电视机、计算机、家具、服 装和饮料等。劳务性企业提供无形产品,如保险服务、旅游服务、咨询 服务等都属向顾客提供 的服务;汽车租赁、电话 出租和宝龄球等都是由 顾客使用组织 的产 品或设施。与有形产品相比,无形产品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特点:无形性、瞬时 性、不可分割性和 多样性。无形性是指某项服务的购买者在购买之前无 法直接感觉到该项服务 的存在,因而服务是无形产 品。瞬时性是指顾客 只能即时享受服务,而不能储存到未来。不可分割性是指服务的提供者 与购买者通常有直接的接触,以使交换得以发生O多样性是指服务的提 供比产品的生产有着更大的差异性,提供服务的工人会受到所
14、从事工 作、工作伙伴、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可见,无形产品成本计算有其特殊性。三、成本对 象的构成要素企业 的任何经营成果都是依存于一定 的时 空范 围而产生 的。确定成 本计算对 象,不仅要认定计算什么产 品(或劳务)的成本,而且要认定 是什么地点、什么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因而,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一定 要有“时空概念通常,成本对 象由三个要素构成:1 .成本计算实体。2 .成本计算期。3 .成本计算空间。四、成本分配的方法把成本准确地分配到各成本对象上去,这是很关键的O歪曲的成本 分配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评价。成本分配 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追溯法、 动因追溯法和分摊法等。直接追溯法
15、依赖于可实际观察的因果关系,因而其结果最准确;动 因追溯法是依赖于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至各个成本对象,其准确性次 之;分摊法尽管有简单性和操作的低成本等优 点,但是三种方法中最不 准确 的,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提高成本准确性 所带来的 收益在价值上超过了与动因追溯相关 的额外计量成本。五、成本计算方法企业通常可采用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这两种基本方 法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批成本计算法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明确 件数或批别来计算产品 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简称分批法。分批法的成 本计算对象是产品 的批别(或定单)。采用分批法核算的产品或服务往 往有很大 的差异。分步成本
16、计算法是通过将成本分配于众多相似 的产 品 或服务,然后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简称分步法。分 步法 的成本计算对 象是产品 的生产步骤。当企业的产品是单步骤生产 时,其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品种。应该注意 的是,实际上,很多企业所采用的成本计算制度 既非分批 法,也非分步法。而是分批法与分步法的结合。在实 际工作中,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分类法、作 业基础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从计算产 品实 际成本的 角度来说,这些方法都不是必不可少 的,因而通称为辅助方法。六、成本会计系统成本计算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管理会计 的一个重要
17、组成部分。因此,成本会计系统应由两个部分组成。L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成本会计不管使用何种类型的成本会计系统,成本的结果都被用于公司的财 务报表,财务报告的要求将影响成本会计系统的设计。成本在损益表中列为销售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存货。2.以管理为目的的成本会计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计算是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决策,有 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的。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 的质量和效果 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管理部门为了实现有效经营,正确 进行经营决策,往往要从许多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优”的标准主要是 经济效果,而各种形式的“成本”,又是经济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七、资本化成本与非资本化
18、成本在编制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时,首先要区分资本化成本与非资本化 成本。资本化成本是指发生时首先被记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它被预 期为企业带来未来 的收益。例如,购买机器设备和材料等 的成本。这些 成本在资产提供有效服务的使用期间逐期转变为费用。非资本化成本是 指不经过存货阶段即作为费用被扣减的成本,发生 时即计入费用列入损 益表,如支付给营销经理的薪金和管理办公用房的租金。八、可记入存货 的资本化成本与不可计入存货的资本化成本商业和制造性企业的资本化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可计入存货的 资本化成本和不可计入存货的资本化成本两种。可计入存货的资本化成本(也叫做可计入存货 的成本),是指购进存货 的
19、成本,或者其他新增加的成本。不可计入存货 的资本化成本,是指那 些与存货无关 的资本化成本。可计入存货的 资本化成本将成为产品销售 成本的一部分。九、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 体依据。成本会计一般应遵循历史成本、分期核算、合法性、可 比性、 权责发生制和成本一效益等原则。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正确确定财 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建立健全成 本考核制度等。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一、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 费用汇总 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 分内容。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月、一年)发生的、能够用货
20、币表 现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中的耗费,称作生产经营管理 费用。生产经营管 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应计入产 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管理 费用、 财务 费用和营业费用等不计入产 品成本的 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一 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 费用 的总和,称做产品成本。生产 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一对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首先,产品成本 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 用,它是按照品种等成本计算对 象对 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所形 成的。制造业生产 费用发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其 次,生产 费用指某一期间为进行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并与一定的
21、期 间相联系;产品成本指为生产一种或几种产 品而消耗 的生产费用,它与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二、成本核算的内容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 费用汇总 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 分内容。生产 费用 的汇总,首先必须根据成本开支范围,对生产费用进 行审核和控制,然后采用一定程序将生产费用按其发生地点和用途进行 记录 归集,并采用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 间进行分配。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制造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 计算两种方法。制造成本计算,是指在计算产 品成本时,将产 品生产中所发生的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计
22、算,也称为直接成本计算,是指在计算产 品成本时,只包括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变动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 费用,而把 固定制造 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本期损益,作为产品销 售利润的减除项目。四、生产经 营管理费用的分类生产经营管理 费用 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的重要条件。生产经营管理 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劳动对 象、劳动手 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统称为制造企业的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O具体 可分为外购材料、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 与摊销费、利息支出、税金和其他支出等费用要素。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
23、内耗费了哪些经济 资源及其数额。生产经营管理 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生产 费用(即制造成本)与 经营管理 费用(即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亦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 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根据制造 成本的具体用途,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产品成本项目。非制造成本,亦称期间 费用或经营管理费用。它是指产 品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发生 的各项费用,是与企业 的销售、经营和管理 活动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管理 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等。生产经 营管理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反映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五、制造业成本核算要求在制造业的成本核算中,必
24、须符合的要求是:(1)加强对生产费 用的审核和控制;(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3)选择适当的成 本计算方法。六、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企业发生的费用,有的可以计入产品成本,有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应列入期间成本。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必须正确划分 以下五个方面的界限: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与其他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 间的产品成本 的界 限4、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产成品与在产品 的费用界 限。以上五个方面 费用界限 的划分,都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 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才 学院 成本会计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