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开发方案.docx
《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开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开发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开发方案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应答人:日期:1 .项目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依据11.3. 技术标准依据22 .现状分析23 .总体设计方案33.1. 基本设计原则33.1.1. 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33.1.2. 技术先进和系统开放33.1.3. 数据集中和资源共享33.1.4. 实用性和易用性33.1.5. 安全性和可靠性43.1.6. 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43.2. 总体目标43.3. 总体设计思路53.3.1. 五大标准体系53.3.1.1. 平台标准体系53.3.1.2. 对接标准体系53.3.1.3. 服务标准体系53.3.1.4. 据标准体系53.3.
2、1.5. 障标准体系63.3.2. 项目周期规划63.3.2.1. 项目准备期63.3.2.2. 目建设期63.3.2.3. 项目运行期63.3.3. 管理体系73.3.3.1. 标准化管理系统73.3.3.3. 开发梅架管理73.3.3.4. 日志管理73.3.4. 运维高效83.3.4.1. 统一部署运维83.3.4.2. 统一数据运维83.3.4.3. 一日志分析83.4. 总体架构设计83.5. 总体技术架构设计103.6. 总体安全架构设计113.6.4. 安全建设目标123.6.5. 安全建设标准133.6.6. 安全设计思路133.6.6.1. 通过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分析等级保护建
3、设差距143.6.6.2. 设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总体安全策略143.6.6.3. 设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143.6.7. 安全技术体系153.6.7.1. 物理层安全153.6.7.2. 网络层安全153.6.7.3. 区域边界访问控制设计163.6.7.4. 网络边界恶意代码防范163.6.7.5. 基础网络设施安全163.6.7.6. 主机层安全183.6.7.6.1. 操作系统安全183.6.7.6.2. 强制访问控制193.6.7.6.3. 服务器安全203.6.7.6.4. 保护控制213.6.7.7. 数据层安全223.6.7.7.1. 数据完整性223.6.7.7.2. 数据
4、保密性233.6.7.7.3. 备份和恢复243.6.7.8. 安全管理平台243.6.7.8.1. 信息资产集中管理243.6.7.8.2. 设备状态实时监控253.6.7.8.3. 异常状况及时预警253.6.7.8.4. 故障根源快速定位253.6.7.8.5. 安全事件统一存储、监控分析253.6.8. 安全建设内容263.6.8.1. 边界防护263.6.8.2. 访问控制263.6.8.3. 防病毒273.6.8.4. 入侵防御273.6.8.5. 审计273.6.8.6. 负载均衡283.7. 数据库设计283.7.4. 数据库选型293.7.5. 数据库高可靠性293.8. 存
5、储备份系统设计303.8.4. 设计原则303.8.4.1. 开放性303.8.4.2. 资源集中管控313.8.4.3. 灵活性扩展313.8.4.4. 高可用性313.8.5. 存储系统技术选型313.8.6. 存储可靠性与高性能保障323.8.7. 备份系统设计343.8.7.1. 备份策略343.8.7.2. 数据恢复验证344 .项目实施内容354.3. PC端统一门户应用集成354.3.4. 第三方应用管理354.3.5. 集成门户管理354.3.6. 消息发送354.3.7. 权限管理354.4. 移动端功能统一门户364.4.4. 消息发送364.4.5. 集成应用364.5.
6、 能力支撑服务对接364.5.4. 能力支撑364.5.5. 数据对接374.5.6. 第三方开发平台能力对接374.5.7. 数据迁移374.5.7.1. 数据迁移转换流程374.5.7.2. 数据迁移策略374.5.7.2.1. 数据迁移原则374.5.7.2.1.1. 资源保护性原则374.5.7.2.1.2. 强调实施手段的实用性和可靠性384.5.7.2.1.3. 强调风险意识384.5.7.2.2. 数据迁移步骤381.1.1.1. 2.1.前期准备381.1.1.2. 22数据整理394.3.4.223. 数据校验404.3.422.4. 数据转入414.5.7.2.3. 数据迁
7、移后续处理414.3.424.数据迁移实施步骤424.5.8. 应用对接424.6. 基础资源实施434.6.4. 证书434.6.5. 公网IP434.6.6. 网络资源435 .项目管理方案435.3. 项目需求管理435.4. 项目变更管理435.4.4. 1.登记和筛选变更申请445.4.5. 变更申请的审批阶段445.4.6. 变更实施阶段445.5. 项目进度管理455.6. 项目风险管理455.6.4. 项目人力资源风险455.6.5. 项目进度风险465.6.6. 项目质量风险465.7. 项目质量管理465.7.4. 质量规划465.7.5. 质量保证475.7.6. 质量控
8、制475.8. 项目沟通管理476 .组织架构476.3. 组织单元指责内容476.4. 各阶段工作的双方职责497 .服务质量保障517.3.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政策517.3.4. 技术后援支持517.3.5. 技术后援支持方式521.1.1.1. 务范围521.1.1.2. 应时间531.1.1.3. 服务方式531.1.1.4. 服务标准531.1.1.5. 维保服务537.L2.5.L服务范围537.L2.5.2.响应时间541.1.1.5.3. 服务标准548.培训方案548.1. 项目培训体系548.2. 项目培训管理558.3. 培训目标与方法568.3.1. 培训目标568.
9、3.2. 培训方法:578.4. 项目培训安排578.4.1. 培训地点、时间安排578.4.2. 培训对象的确定578.4.3. 培训老师的确定578.4.4. 培训内容588.4.5. 培训通知下达58L项目概述LL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及普及,各政府部门通常已经有了许多应用软件系统,而在各信息系统建设分析过程中都采用“按需建设”的思路: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建设不同的子系统,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各子系统都是针对特定应用设计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功能设计重复、信息存储冗余甚至互相之间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面对这些应用系统,如何充分挖掘
10、数据资源,使之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人员、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政府部门所思考的问题。本次“兰州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统一门户”项目的建设是为了通过将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网络资源集成在统一的信息门户之下,实现统一的“人的集成、界面集成、流程集成、业务集成、消息集成、应用集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人员、社会公众提供统一信息资源访问入口,并根据用户的角色不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8.4.6. 2.项目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年4月28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2日;(3)X
11、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甘政发(2021)18号),2021年2月220;(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9)57号,2019年12月30日;(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2017年01月12日;L3.技术标准依据(1)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编程指南(GB/T38674-2020)(2)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9)(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存储安全技术要求(GB/T37939-20
12、19)(4)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终端安全保护技术要求(GB/T35278-2017)(5)“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6)国家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指南2.现状分析面对当前不断增长的海量信息,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兰州市生态环境信息中心内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系统,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想要为组织内人员及相关企业办事人员提供一个随需应变的协作工作环境无法实现,整体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以下多方面的问题:(1)展示界面不统一、不规范,应用操作性差(2)资源分散,没有统一的、个性化的资源,工作效率低(3)多个系统访问点,多个用户管理、口令,导致用户体验差(4)应用层面的代码重复开发,无法实现资源
13、重用,重复投资(5)相关部门人员缺乏协作,工作效率较低(6)知识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资源浪费(7)系统灵活度、扩展性较低,无法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8)没有统一的、有效的、个性化的服务途经,使得服务水平低3.总体设计方案3.1. 基本设计原则3. LL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统一业务政策、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统筹安排统一门户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细化各应用系统对接内容,明确阶段性目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项目建设。3.1. 2.技术先进和系统开放项目建设前瞻性地考虑各项建设因素和未来服务需求,加强对技术路线、技术方针、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分析比较,对标技术的最
14、新标准,采用先进设计理念和系统架构,通过系统开放设计,实现对兰州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统一门户的开放管理和个性化支持。3.2. 3.数据集中和资源共享完成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数据对接以及数据迁移,实现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互联,做到标准统一、业务协同、信息共享。3.1.4.实用性和易用性系统能够适合各类用户的实际环境和工作状况。通过第三方应用的对接,实现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经办业务服务,服务对象能够充分感受到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务;系统通过搭建良好的人机界面,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系统易学、易用、易维护。3.1.5.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系统建设采取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系
15、统开发层面,避免安全漏洞和隐患,做好用户隐私的保护和防泄漏。系统建设充分考虑信息安全对系统的重要性,具有必要的信息安全保护和信息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对非法侵入、非法攻击和网络计算机病毒应具有很强的防范能力,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应能保证整个系统正常高效的运转。3.1.6.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各个部分应有明确和完整的定义,使得局部的修改不影响全局和其他部分的结构和运行;并利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或产品管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管理数量庞大的组件。系统建设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小,采用微服务架构支持快速迭代,按需扩展,以确保系统的易维护
16、性和易扩展性。3.2.总体目标通过统一协作搭建信息整合与人员协作网络环境,构建一个统一的、动态的工作环境。将兰州市生态环境信息中心各应用系统整合构建一个统一门户,并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机制,实现各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实现组织内部人员及组织外部的互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进企业与组织内部员工、员工之间以及其他员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提供全面集成的协作功能以及人员集成平台。3.3.总体设计思路依据“深化应用,强化服务;立足实际,适度超前;数据集中,服务下移;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原则,结合领域驱动设计,总结出本次兰州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统一门户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如下几点:3.3.1.五大标准体系3.3
17、.LL平台标准体系平台标准体系是平台支撑建设的标准,包含Ul规范、开发技术规范、日志设计规范、业务协同接口开发规范、应用系统集成测试规范、应用系统验收流程管理规范、硬件系统集成测试规范等内容。3.3.1.2.对接标准体系结合本次统一门户建设制度,梳理第三方应用对接标准体系,包括对接程序标准、接口材料标准、统一授权标准、岗位职责标准等内容,驱动对接标准化。3.3L3.服务标准体系伴随统一门户系统的建设,对服务对象的服务质量也需要有相应的提高,通过对接各个第三方应用程序,实现统一的办事入口,通过制定标准的服务体系使企业办事人员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3.3.
18、1.4.数据标准体系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对接及数据迁移,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指标命名规则监管标准体系的指标体系规范和指标集及代码集,通过数据管理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设计,实现对于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进行分级保护;在基础数据入库、校验、调用、共享等数据操作时,提供风险防控措施,增加授权访问机制。3.3.1.5.保障标准体系建立包含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应用系统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库安全管理规范、项目安全运维规范的安全标准体系和包含运维管理制度规范、机房管理规范、系统监控管理制度、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的运维标准体系。3.3.2.项目周期规划3.
19、3.2.L项目准备期标准体系需要在全项目声明周期中发挥作用,在项目准备期需要规划总体标准体系,制定标准体系的“标准”。包含标准规范总册,基本术语和主题词、项目软件文档编制规范等内容,为后续标准体系开展提供依据。3.3.2.2.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随着项目范围、技术选型、需求调研、分析设计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的标准体系也逐步浮出水面,UI规范、开发技术规范、日志设计规范、业务接口规范都在这个阶段发挥作用。3.3.2.3.项目运行期项目运行期,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业务标准体系,包含经办标准、服务标准、监管标准和运维标准,确保项目在运行期的稳定。3.3.3.管理体系3.3.3.L标准化管理系统支持对制
20、定的标准规范文档进行统一登记、统一分类管理、统一维护管理,统一版本控制。通过实现文件检索功能,方便对已有的标准体系文件进行随时查看和访问。3.3.3.2.数据库指标管理系统按照标准规范设计的各类数据项,通过元数据管理的方式展现各数据项的名称、含义、大小、类型等属性,通过版本管理监控各数据源中的数据项的变化情况,为后续运维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3.3.3.3.开发框架管理本次兰州市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统一门户系统采用微服务的设计思路。后端使用SPringBOOt搭建微服务框架,前端使用VUE等最新的框架,同时充分对接云平台PAAS(PIatformASASerViCe)能力。复杂的技术开发框
21、架需要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开发管理:前端使用统一的UI规范,前端js框架可从Angularjs,Vue.js,ReacLjs中选择(推荐VueJs,且后续新增应用系统前端需基于VueJs开发)。开发工具前端开发工具推荐ViSUalStUdiOCode,后端开发工具统一使用STS(SpringToolSuite)o3.3.3.4.日志管理在标准体系中需要明确日志信息输出策略、关键业务日志采集、备份与保存机制等原则,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ELK对访问日志、应用日志、系统日志的记录进行收集、数据分析、错误日志查找及日志数据预警。3.3.4.运维高效3.3.4.L统一部署运维将日常运维中大量重复性工作通过
22、自动化模式进行运维,将手工执行转为自动化操作。应用运维自动化不仅仅是一个维护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维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提升的过程,提高运维层次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应用运维管理操作自动化调度、一键式处理。对操作结果进行验证,持续关注运维执行结果。3.3.4.2.统一数据运维为了规范化数据维护过程和数据查询过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针对每个用户都进行数据源访问控制和业务表查询控制,只有具有权限的数据源才可以进行脚本维护操作,只有具有权限的数据业务表才可以进行数据查询操作。管理员定义维护数据源或查询数据源,并分配数据源的访问用户,以及可进行业务表查询的用户。对于每次脚本维护都需要
23、通过申请、审批的重要过程控制,同时记录数据维护执行结果日志,可以进行日志查询。3.3.4.3.统一日志分析进行统一的日志收集,将所有节点上的日志统一收集、管理、访问。分布式部署架构,不同的服务模式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问题出现时,大部分情况需要根据问题暴露关键信息,定位到具体的服务器与服务模块,提高定位问题效率。3.4.总体架构设计本项目逻辑架构按照设施共建、技术衔接、信息共享、应用协同、服务集成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以及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两类技术支撑体系。1、基础层。基础层是支撑各类应用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集成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及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 管理 平台 开发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