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四川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4月23日四川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年4月23日四川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题:材料分析(20分)材料: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失衡的区域公共政策,不少地方的县域普通高中已经或正在遭遇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这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继而引发教师和学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让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有人说:部分地区的“超级中学”、民办学校、省市级中学跨地、市、县区争抢生源,“掐尖”招生的行为愈演愈烈。有人说,现在优质教师和学生流失,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导致形成“县中塌陷”现象;有人说,上级出台了政策,政府管理太多,政策制定前没有向教师征求意见,专业人事很多是有很
2、好想法的,但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不落实,甚至纵容违规招生;超级学校掐尖招生,给补助,减学费,还涉及违规宣传;县域中学基础设施差,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照搬套用。军事化管理过于严格僵化,学生厌学;有人说,2008年以来,学校新进教师都是由县人事劳动局负责通过考试招聘的。报考者多是女性,即使有少数男性,也缺乏竞争实力。这样每年被录用的基本都是女教师。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常常会因为结婚成家后,履行繁重的为妻为母的责任和义务而冲销而减弱。老师甲说,县中老师收入低,没有补助,还没有乡村教师高。教师编制不够正式编制30%,空编招的临时教师,临时教师考走,再招还是临时教师,学生多班级多,但是编制少,只有流动性大的
3、临聘教师,形成恶性循环;不少人反映,这十几年来,县中的师资力量是严重削弱了。有人举例,某县一中,班主任为语文教师,在黑板上写激励学生的语言,“持之以恒”写成“持之一恒”,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还有一位班主任开家长会,把“掷地有声”说成“郑地有声”。还有学生反映,借读学校好,教室明亮操场大要上体育课学校有文化社、校报。接到对比有些县中,教师面积小,宿舍没风扇、电脑设备少。有人说,教师教学直接网上搬PPt,用现成资源讲课,质量底下。学生和家长利益驱动。也有三地学校取得良好效果。A地学习开展“三苦两乐”教育、B地采用教育均等化做法、C地学习校园文化丰富,活动内容多样。问题:县中塌陷的原因分析,300字
4、左右,20分。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归纳和分析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叙述的内容,从材料中关于县中塌陷的表象及原因进行梳理,从而分析出深层次的因素。具体来说,县中面临的困局总结来说有五大方面,也就是一一“生源之困、师资之困、硬件之困、保障之困、质量之困”五大困境”。参考答案1(249字)原因:(一)县域经济没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县城与大中城市差距拉大,生源、师资来开县中。(二)政策制定。一些地方纵容超级学校掐尖招生、给补助、减学费、违规宣传,公共政策不合理。(三)办学质量不高。一些县域中学基础设施差、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照搬套用,军事化管理过于严格僵化,导致学生厌学。(
5、四)师资结构不优。女教师数量多、又被家庭生活牵排很多精力,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部分地方教师工资低、缺编制难以招到高水平教师。(五)理念存在误区。一些地方官员、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理念存在,部分家长也唯成绩论。参考答案2(247字)原因:一是管理政策存在漏洞。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深度、偏离实际,导致各学校在教师招聘、招生考试等方面存在过多自主性,因资本利益导致超级中学掐尖学生、虹吸师资。教育部门管理动力不足、手段缺乏,无法有效遏制塌陷发生。二是县中自身基础较差。县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教学模式不优、教学管理不力,导致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恶性循环。三是激励引导力度不够。对县乡教师待遇保障不到位,导致人员流
6、失和资源紧张,进而影响县中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荣誉宣传不够,导致在岗教师没有激情、招聘考试缺乏热情,人才补充严重不足。第二题:小作文写作(30分)材料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就严防耕地“非农化”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耕地保护是关乎14亿人吃饭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闪失。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为加强耕地保护,先后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材料2:S省t市以前存在一些问题,举例1:一个是说t市以前部分耕地没有用来耕种,用来种树种林。举例2:一个农民,拿耕地来种雪梨。现在几个区县通过分级分层制定方案、
7、制定市县乡村四级制度,开展宣传引导政策解读之类方法解决部分问题。但再整改中还存在的问题,如:茶产业链完整,恢复耕地化,茶农们难以接受;基础设施差,灌溉设施是70-80年代建设的,漏水严重;农民缺乏动力;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手段,治理摸排人员和技术不足,统计不充分,统计工作基本靠人工;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流转;县政府财政资金不足,还耕补贴XX万土地流转XX万技术升级还是设施升级XX万,给不起钱;到技术手段不足,人工排查效率低,相关信息资料不完善,资料遗漏。浙江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问题:请以s省农业农村厅处室工作人员身份写一篇关于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提纲,不超过600字。30分。深度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归纳分析以及调研报告提纲的写作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耕地“非粮化”,通过材料全面分析及查找耕地“非粮化”的表象以及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具体来说,关于耕地“非粮化”的原因主要是有三个,1、种粮经济效益低是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种子、农药、化肥、薄膜、机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而粮食收购价格却还是比较低。再加上农户一般是呈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种粮收益下降甚至出现种粮亏损的情况,这时耕地“非粮化”就会出现。2、工商资本下乡也会推动耕地“非粮化”。工商资本在成本倒逼、市场引导的机制下,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后一
9、般会种植经济作物。同时,传统的农地流转大户也会由于社会资本进入,从而引起土地流转租金上升而导致种粮收益降低,这样会严重削弱种粮的积极性,甚至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从而加剧耕地“非粮化”。3、个别地方政府对有关政策的理解过浅助长“非粮化”。一是“景观工程”过度化,二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政策上鼓励农地流转“非粮化”种植。比如规定流转的土地用于发展苗木花卉、畜禽和特种养殖等农业项目,并从经济上给予一定补贴等,这些政策都会推动耕地“非粮化”。参考范文1(594字)关于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提纲调研组对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T市
10、耕地“非粮化”的表现()耕地搭荒。T市有一些耕地没有种植任何作物。(二)耕地种树。T市很多耕地种的是树。(三)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很多农民为增加经济收入,补种粮,种植经济作物。二、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中遇到的困难(一)触动农民利益。茶产业链完整,恢复耕地化茶农觉得难受。(二)种粮收益低。因为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民种粮积极性差。(三)整治力量薄弱。缺资金、技术、人手,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导致整治不力。(四)资金支持不够。耕地补贴、技术升级、人员工资都需要大量资金,地方财政入不敷出。三、推进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一)加强对粮食产业综合扶持。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完善农业生产
11、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生产用水、用电等保障倾斜力度,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保障,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提升粮食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休闲食品等产业,提升粮食附加值,大力推广“农户+合作社+企业”生产经营共同体,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三)加强整治工作力量建设。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说政主要同志主抓,加大在人员、经费、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召开工作推进座谈会,总结成绩、分析问题、交流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促进工作上水平。参考范文2(605字)关于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提纲为深入了解T市耕地情况,厅专门组建调研组前往T市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
12、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T市按照关于耕地非农化的要求,积极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但是出现了部分耕地非农化的问题,当地政府主动开展整治,通过分级分层制定方案,开展宣传引导政策解读等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二、整治过程出现的问题一是农民产业难以转型。茶产业链等产业完整,经济收入较好,恢复耕地茶农收入减少,产业受到较大影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较差。耕地需要良好的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目前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满足种粮需要;三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县政府出台的还耕补贴、土地流转、技术升级和设施升级等财政资金补助政策由于财力不够,难以兑现,影响农户和企业积极性。四是技术和人
13、员力量弱。劳动力缺乏,影响耕种,同时农村的科技赋能方面还有差距,缺乏技术力量支撑,工作停留在原始人工阶段,资料整理不规范,效率低下。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农村产业布局。通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防止农民对耕地“动手”。二是强化农村水利建设。通过预算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政府资金保障。通过争取上级资金等方式,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农业投入。四是加强人员技术力量。做好人才引进文章,充实劳动力,依托科技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管理效能,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第三题:大作文(50分)材料1.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
14、,到2025年,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发展,是落实的发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2: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从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健全实施保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材料3:四川省“十四五
15、”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为主体、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为有益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便利。涵盖教育就业、养老育幼、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公平可及,“互联网+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适应,服务规模
16、和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得方式更加便捷,供给主体更加多元,服务价格更可承受,服务体验不断改善。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更加适应人民群众在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供给方式创新智能,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实现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材料4:城乡融合发展材料5:四川目前城乡基本公均等存在的主要短板,乐山市的优秀经验做法,乐山统筹谋划和多镇合一,重点说的修了哪些设施,如养老服务综合体,五网畅通;青神医疗、养老等各种资源互补,10分钟经济圈。材料6:四川标准2021年涵盖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17、、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写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策论文,1500-2000字。50分。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策理论的理解和对策性文章的写作能力,本题的解答,考生要从几段材料中读取到国家及四川层面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出的政策以及具体的做法,然后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出更有深层的解决对策。参考范文(1571字)关键在于把握四个度浅谈四川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四川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18、化。同时,也要看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更大实效,就必须把握好“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温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的发展思想。只有各级说员干部打心眼里铸牢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在推动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才干的更带劲。要带着人民至上这根弦,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多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民帮扶农民上下功夫,让城市的产业更好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让城市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更多地延伸到农村,让城市机会更多走向农村。要带着人民至上这根弦,谋划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持续推进
19、教育均等化,让更优质的教育照亮山村孩子的未来。要带着人民至上这根弦,谋划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要鼓励更多文艺团体,走进农村、走到一线,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要要带着人民至上这根弦,谋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让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高度。新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更高、更强烈了,已经从“有没有”发展到“好不好”,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上下功夫,除了要保障好群众的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让涵盖教育就业、养老育幼、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公平可及之外,还要坚持不懈、开拓创新。要在推进普惠性非基
20、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推动服务规模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让群众获得服务方式更加便捷,让供给主体更加多元,让服务价格更可承受,不断改善群众服务体验。要注重推进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创新智能供给方式,走好“互联网+公共服务”的路子,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实现公共服务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尺度。凡事过犹不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不能降低标准,又不能不顾实际地将标准拔的太高,在工作要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尺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方面,要兜住底线,均等可及,牢牢把握基本民生需要,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补齐明显短板,促进基本公共
21、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增强兜底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基本省情,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负担的可持续性,既关注回应群众呼声,明确政府兜底保障的标准与水平,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超越发展阶段,不过度承诺,不盲目攀比,新增公共服务项目内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进行充分的财力评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力度。为政贵在抓落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点再好、路径再好、方法再对路,不去抓落实,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到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下大力气抓落实。要强化规划执行抓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印发,它从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健全实施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要紧盯这四个方面的任务明确路线图、时间节点,挂图作战。要强化督查考核抓落实,要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之中,将此项工作与“帽子”联系起来,引起各级重视。要强化社会监督抓落实,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自媒体作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用社会舆论压力倒逼工作推进。有“为民”温度,提升工作高度,把握推进尺度,狠抓落实力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定可以取得更大成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