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融合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一)贯彻落实纲要与“核心素养”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根与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小学生的学习,教师施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是小学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目前我国存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要寻求改善途径,可以从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入手,融入现代手段提升学习效率,切实推进
2、素质教育。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发布会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入手,培养学生的能力(二)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需要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融合创新、坚持系统推进、坚持引领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可以实现有效育人、创新,并实现学校教育的系统推进、实现引领发展。(二)学生发
3、展的需要小学阶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既是我们人生启蒙教育的初始,又是长远教育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讲,品德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力度,在学生幼小的心里埋下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民族宝贵财富的继续流传并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互动课堂等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去了解传统、探索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二、课题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
4、化形态,包括优秀古典诗词、古典散文、古代历法、古代习俗等。信息技术是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教育教学中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教育学技术。融合,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实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无痕合一。三、国内外研究述评通过检索知网资料以及查阅相关论著,我们了解到,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比较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美国教育比较注重在学生学习的课前、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到查资料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中。并摸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
5、,但整合方式的层次比较低,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未见大的提升。英国最早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国家课程明确除了体育以外的其他科目,必须为学生提供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的机会,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来支持他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英国利用集成学习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教师反映便捷性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稳定性不强。澳大利亚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是以高等教育为主阵地的,注重的是对未来教师的职前培养,注重整合研究的时效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得还不广泛,成果也不多。通过三个国家的现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发达国家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当重视,也为师生创造
6、了便利条件,但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并未得到实质的提升,整合理论还未能解决实际存在的教育问题。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就有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与网络技术研究院王静、李葆萍教授有关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市的中小学教师也有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及问题的研究。但是目前成果较少,也未深入到学科的腹地,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
7、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亘古未有。源于此种现状,要重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目的。(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习得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该课题可以为此提供方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必备品格的锻造有帮助,现代信息技术则是新时代学生应掌握的关键能力之一。(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学习经典古籍、传统技艺,在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挖掘出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因素,可促进教师的生命成长。现
8、代教学技术则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通过课题引领更能促使去学习,去更新已有的知识。五、课题理论依据(一)夸美纽斯提倡的实物教学与直观教学理论。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育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就在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感知,让学生能在直观教学中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二)卢梭的教育过程思想。卢梭认为,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只要很好地引导,就能激起儿童求知的兴趣,成为寻求知识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落实好教育过程。(三)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思想。他主张“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
9、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39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就是去保留令人兴奋的部分,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积累。六、研究目标(一)形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理论认识,教师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有一定的认识,以及学习的紧迫感。(二)探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策略与模式,典型案例,为巩固现代化学校创建的成果提供理论支持。(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以及现代化技术掌握能力的学生,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四)锻造一支作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信息技术 课题 申报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融合 实践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