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指南、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管理指南.docx
《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指南、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管理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指南、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管理指南.docx(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指南江西省交通运输厅2023年X月前言1弓I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3.1 两区三厂33.2 标准化34总体要求44.7 驻地及场站建设方案管理44.8 信息化建设44.9 污水处理要求45规划选址55.1 规划55.2 选址55.3 和生活区建设管理76.1 一般要求76.2 驻地建设76.3 用房要求86.4 安全管理116.5 文明建设及管理Ii7钢筋加工厂建设管理127.1 一般要求127.2 场地建设127.3 机械及设备要求137.4 安全管理147.5 文明建设及管理148拌和厂建设管理158.1 一般要求158.2 场地
2、建设158.3 机械及设备要求168.4 安全管理178.5 文明建设及管理189预制厂建设管理189.1 一般要求189.2 场地建设189.3 机械及设备要求199.4 安全管理199.5 文明建设及管理2010小型构件预制厂建设管理2010.1 一般要求2010.2 场地建设2110.3 机械及设备要求2110.4 安全管理2110.5 文明建设及管理2110.6 不良地址判别初筛表22附录A.1滑坡识别表22附录A.2不稳定斜坡识别表23附录A.3崩塌识别表24附录A.4泥石流判别表25附录A.5地面塌陷识别表26附录A.6地裂缝识别表27附录A.7地面沉降识别表28附录A.8洪水识别
3、表29附录A.9水库坍岸识别表30附录A.10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31附录A.11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3210.7 “两区三厂”检验记录表33附录B.1生活区和办公区检验记录表33附录B.2钢筋加工厂检验记录表35附录B.3拌和厂检验记录表37附录B.4预制厂安全要点验收3910.8 标识标牌参照表41附录D.I驻地建设主要标识、标牌制作标准4110.9 “两区三厂”定期安全检查表44附录D.2试验室标识标牌标准46附录D.3钢筋加工厂标识标牌标准47附录D.4拌和厂标识标牌标准48附录D.5预制厂标识标牌标准49附录D.6八牌一图标准50附录D.7工程施工告示牌5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
4、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引言为了规范江西省高速公路“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改善高速公路参建人员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工厂化、集约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环水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结合江西省高速公路工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规划选
5、址、办公和生活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预制厂、小型构件预制厂的建设管理入手,对一般要求、场地建设、硬件设施要求、机械及设备要求、安全管理、文明建设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使得“两区三厂”建设管理标准化,进一步明确“两区三厂”建设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相关标准和文件编制。“两区三厂”建设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负责解释。江西省高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建设标准化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富速公路工程两区三厂标准化建设要求。本
6、文件适用于经依法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江西省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的两区三厂建设,其他等级公路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GB12523-2011GB 50194-2014GB 50204-2015GB 50300-2013GB 50720-2011GB 50009-2001GB 8978-199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
7、全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7808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300-20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171-2005徽粗直螺纹钢筋接头DZT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CIP“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两区三厂twodistrictsand
8、threefactories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和预制厂的统称。3.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4总体要求4.1 为了规范高速公路工地建设管理,改善高速公路参建人员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工厂化、集约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环水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结合江西省高速公路工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文件。4.2 本文件主要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与工地建设相关的文件、标
9、准、规范、规程、指南和行业内采取的成熟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编制。4.3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的工地标准化管理,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临建设施管理标准化主要包括驻地、工地试验室、施工场站、施工便道便桥等方面建设标准化内容。4.4 驻地及场站建设应满足安全、环保、实用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永临结合、节约资源。充分利用服务区、养护工区等永久用地,尽量减少临时用地的征用。4.5 驻地及场站建设应坚持按照选址、规划、制定方案、审批及核备、建设等程序组织实施。临建工程建设临时用地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进行复垦,并验收合格。4.6
10、 驻地及场站建设除应符合本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规定。4.7 驻地及场站建设方案管理4.7.1 建设方案实行审查、审批制,实施完成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4.7.2 建设方案满足合同文件、规范及本细则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规划图、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排水设施、水电设施、消防设施及施工设备的型号、数量,设计验算书等。4.7.3 驻地及场站外观风格应结合地方风情,且全线基本一致。4.7.4 施工单位建设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项目办备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地建设方案,由项目办审批。4.8 信息化建设驻地及场站建设应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
11、资、设计变更和试验检测等管理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条件的项目应对特大桥、特长隧道、高边坡等重点工程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信息化管理要求。4.9 污水处理要求4.9.1 生活污水排放应进行规划设计,设置多级沉淀池,通过沉淀池过滤达到排放标准。4.9.2 场站废水、废油及污水排放应进行规划设计,设置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4.10 驻地及场站内消防设施应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在适当位置设置临时室外消防池和消防砂池,配置相应的消防安全标识和消防安全器材。4.11 场站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12、范的有关规定。5规划选址5.1 规划5.1.1 -一般规定5.1.1.1 “两区三厂”的规划应做到安全便利、因地制宜、生产有序、科学管理、永临结合。5.1.1.2 厂区规划应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组织的要求而定,应综合考虑以下要素:a)既有高速公路、铁路与施工现场的相互关系;b)周边的地形、地貌及地表附着物;c)沿线的便道、便桥、水源及电力设施。5.1.13“两区三厂”平面规划图中应包含排水系统、临时用电、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具体功能区划分如下:a)“两区”应包含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及卫浴间等相关内容,宜设置活动室;b)钢筋加工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及成品存放区等;c)拌
13、和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拌和区、试验室及车辆停放区等;d)预制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区、预制区和存储区等。5.1.2管理要求5.1.2.1 “两区”建设可自建或租用沿线合适的房屋,且应安全适用;自建房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应选用阻燃、防水材料。5.1.2.2 施工班组的驻地应按照本文件相关要求纳入施工单位的管理范畴。5.1.23“两区三厂”宜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规划,借助智能系统实施过程管理,达到工厂化建设标准,要求如下:a)合理分区,保证施工作业紧密衔接,互不干扰;b)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C)安装监控系统,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关键部位、重要工序进行监控,保证实时
14、动态管理,并储存一周内的监控影像,根据需要安装报警装置;d)设置信息化管控系统,对厂区人员数量、电力负荷、温度、噪声、粉尘浓度等进行实时监管;e)场站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5.2选址5.2.1 -一般规定5.2.1.1 选址应做到合法用地、合理避让、节约资源。5.2.1.2 存在1种及以上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选址工作应按照选址初筛、地质灾害评估两个阶段实施。5.2.13选址初筛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且至少有1名专业地质人员或岩土人员参与。5.2.1.4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应由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承担。5.2.2选址初筛5.2.2.1选址
15、基本要求a)应结合合同段的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便道设计、地形条件及临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开展选址工作;b)选址应避开崩塌、滑坡、危岩体、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区、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域;c)选址应调查和收集库区、泄(排)洪区、洪涝区、大型冲沟、河漫滩等区域的历史灾情,综合评估选择相对安全的位置;d)选址应收集和调查区域内的矿区尾矿、己有堆弃土场的危害或影响区域,并进行合理避让;对稀土矿区宜开展放射性检测,避免人员受影响;e)选址应收集和查明拟选区域埋地管线(电力电信、油气管线)、沿线矿区等资料,远离高频、高压电源及油、气、化工等污染源,距离集中爆破区不小于500m;f)“三厂”应远离
16、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场所,保证满足噪声及污染防治基本要求;g)选址应合理避让坡洪积扇、堆积体、沼泽地等特殊地貌或软土、松散填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区域,确实无法避让时,应对临建基础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h)选址前应收集建设项目前期专题研究报告以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查询报告,避开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一级林地保护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区、军事保护区、军事设施或其他法律法规不允许建设的区域;i)选址应充分考虑风沙、沙尘暴、台风等极端气候的影响,满足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要求,提高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j)选址应结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宜靠近施工现场关
17、键工点,严禁设置在高空落物、机械倾覆、起重交叉区域或占用独立桥梁下部空间;k)交通便利,宜靠近公路、运输便道,便于机械车辆进出,接近水源、电源,通信畅通,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5.2.2.2工作步骤a)结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初步选定13处区域,并在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标识;b)收集自然资源部资料,了解当地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位置、危险等级,避免“两区三厂”位于已经界定的不良地质点范围;c)对初步选定的“两区三厂”选址区域进行踏勘,调查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初步判别用地属性,记录、测量周边构造物分布情况,完成选址初筛,5.2.23判别方法初筛应对选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水文条件、
18、既有建筑、线路管道、社会影响及存在的危险源等做出综合分析,并按以下方法初步筛选判别:a)拟选址区域应采用填表法进行初筛,根据不良地质判别表(附录A.1A9)调查选址地质情况,并填写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附录A.10)、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附录A.U);b)松散堆积区或地质条件较差区可采取探坑法、承载力检测法、地形观察法及雨水浸泡后下沉程度观测法等综合判断;c)选址靠近乙烯厂、炼油厂、油库、天然气管线、易燃易爆仓库、加油站等地区,可依据测量确保安全距离满足要求;d)选址邻近化工厂、发电厂、采煤区、高压电塔等地区,可采用取样检测法检测以上地区危险源,避免大气、尘、毒、噪音、地下水等危及人员职业健康,
19、并通过测量判断安全距离及风向位置;e)选址临近自然、文物、水源保护区、军事隔离区、居民生活区、河道及债权纠纷区等,可通过文件查询、实地调查及测量等方式确保选址距离满足要求。5.2.2.4管理程序选址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初筛后满足条件;第二类为经过初筛和地质灾害评估后满足条件。a)第一类:根据不良地质初筛表(附录A),无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b)第二类:根据不良地质初筛表(附录A),存在1种及以上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地质灾害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5.2.3地质灾害评估5.23.1 评估要求
20、a)地质灾害评估应按现行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的规定及相关文件执行;b)地质灾害评估应对“两区三厂”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两区三厂”在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c)地质灾害评估的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区、地裂缝、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和地面沉降等;d)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简述选址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规划选址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危险性及适宜性评价结论。5.23.2 评估结论根据评估结果,
21、确定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a)风险等级为小,且建设用地适宜的,在合理的防护措施基础上,可确定选址位置,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b)风险等级为中,且建设用地基本适宜的,评估报告应给出地质灾害防护建议,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c)风险等级为大,且建设用地适宜性差的,可直接进行避让,重新选址;当多处选址后风险等级均为大,且建设用地适宜性差或选址存在唯一性,报告应明确地质灾害结论、防护措施的可行性,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评审,评估通过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并报建设单位备案,通过后办
22、理用地手续。6办公和生活区建设管理6.1 一般要求6.1.1 驻地建设主要指监理单位驻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驻地的建设。6.1.2 驻地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改善项目参建单位的生产、生活环境。6.2 驻地建设6.2.1 驻地用房可采用“自建”或“租用沿线房屋+自建”或“租用”的方式。自建房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活动板房采用结构加强型,结构设计满足荷载和抗震要求,结构能够自稳、隔音、阻燃、防水,搭建不宜超过两层,且必须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o并尽可能实现永临结合。6.2.2 办公用房门窗齐全,通风、照明良好。办公区内宜采用统一标准装饰,采用板房结构必须吊顶;
23、砖混结构墙面抹灰刷白,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破。办公楼大门正面应设置三根旗杆及基座,中间旗杆高8.5m,悬挂4#国旗,两侧旗杆高8m。6.2.3 驻地宜为独立式庭院,四周设有围墙,有固定出入口,出入口设置保卫人员。在门墩悬挂本单位的铭牌。6.2.4 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面积应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一般不低于表I规定。表I各单位驻地主要办公用房面积标准各室名称配置标准(m2)备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办公室66人均面积会议室80100具有多媒体功能档案室6040宿舍88人均不少于8m2食堂0.80.8人均不少于08婚,厨房与包间面积未包含浴室0.30.3人均不少于0.3n?,且总面积不低于30m2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高速公路 工程 两区三厂 建设 管理 指南 平安 百年 品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