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试.docx
《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试.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湖南省环境爱护厅二O一四年四月为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国家、湖南省关于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法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规定,规范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提高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的预防、应急响应、事后处置的实力,有效降低涉铅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事务的危害,削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定本技术指南。本技术指南规定了编制湖南省涉铅企业
2、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作为湖南省涉铅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时运用的技术规范。本技术指南由湖南省环境爱护厅于2014年4月8日起实施。本技术指南由湖南省环境爱护厅负责说明。1、目的和意义12、适用范围13、规范性引用文件14、术语与定义25、基本要求46、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6.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46.2 制定工作支配46.3 基本状况调查56.4 环境风险评估56.5 应急预案编制66.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备案76.7 应急预案的实施77综合应急预案基本内容77.1 总则77.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97.3 环境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与环境风险等级划分107.1
3、4预防与预警机制117.5 应急响应127.6 .后期处置167.7 应急保障177.8 预案管理197.9 附则197.10 附件208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基本内容218.1 总则218.2 环境风险分析218.3 预防措施218.4 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218.5 保障措施22附件:涉铅企业环境风险辨识范例231涉铅企业生产工艺232涉铅企业环境风险源项识别293涉铅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分析304涉铅企业环境风险限制措施311、目的和意义为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暂行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突发环境事务“三级防控体系”的理念,规
4、范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切实增加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2、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程序、内容、文本格式等,主要适用于以铅矿石、粗铅及含铅物料为原辅材料的铅矿开采、铅冶炼、二次铅物料综合利用等类型企业(以下简称“湖南省涉铅企业。再生铅、铅酸蓄电池及铅酸蓄电池拆解等类型企业未纳入适用范围,可参照本指南编制。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
5、环境质量标准GB5087.3危急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7.7危急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1560-1995常用危急化学品贮存通则GB18597-2001危急废物贮存污染限制标准GB18598-2001危急废物填埋污染限制标准GB18218-2009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辨识GB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512-2009清洁生产标准粗铅冶炼业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298
6、-2007危急废物鉴别技术规范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24日)湖南省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方法2013环发10号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看法稿)(环办函2008324号)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010号)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一粗铅冶炼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环发201引39号)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发2010130号)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企业水污染应急防控技术指南(2001年1月5号实施)尾矿库平安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8号)国家危急废
7、物名录(2008年)(环境爱护部、发展改革委令第1号)铅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7)(环境爱护部2012年第4号公告)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爱护部2012年第18号公告)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发展改革委2007年第13号公告)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湖南省涉铅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4.1、 危急物质指危急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4.2、 危急废物指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或者依据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危急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急特性的固体废物。4.3、 环境风险源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务的污染
8、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运用、运输危急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涉铅企业典型环境风险源项范例详见附件其次节。4.4、 环境敏感区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爱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殊敏感的区域。4.5、 环境爱护目标指在突发环境事务应急中,须要爱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4.6、 环境事务指由于违反环境爱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行抗拒的自然灾难等缘由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宝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务
9、。4.7、 次生衍生事务某一突发环境事务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环境事务。4.8、 突发环境事务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逼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平安的环境事务。涉铅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分析详见附件第三节。4.9、 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事务发生时,实行的消退、削减事务危害和防止事务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务损失的措施;涉铅企业环境风险限制措施详见附件第四节。4.10、 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状况下,为发觉和查明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4.11、 复原指在突发环境事务的影
10、响得到初步限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复原到正常状态而实行的措施或行动。4.12、 应急预案指依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务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料,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务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刚好、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务应急救援行动。4.13、 分类指依据突发环境事务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务划分的类别。4.14、 分级分级指依据突发环境事务严峻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务划分的级别。4.15、 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打算的完善性、应急响应实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依据所涉
11、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联合演练。416、三级防控体系针对涉铅企业污染物来源及其特性,以实现达标排放和满意应急处置为原则,建立污染源头、过程处理和最终排放的“三级防控”机制;即在车间、厂区和流域三个层级设防布控,防止涉铅企业发生污染事务。一级防控是指在有毒有害原料仓储间和生产车间设置防渗围堰以收集车间泄漏的有害物质;二级防控是以厂区整体为单元,按污染物最大泄漏量设置事故应急池;三级防控是在进入江、河、湖、海的总排放口前或污水处理厂终端建设终端事故缓冲池,作为事故状态下的储存与调控手段,将污染物限制在限定的区域内,防止重大事故的物料泄漏和消防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对主
12、要包括拦截坝、滞污塘等,配置防控所需材料的物资储备库。规模较小、区域环境敏感性低、装置较少或装置较集中的企业,其次级和第三级防控措施可以合并实施。5、基本要求企业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2)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务应急工作实际;(3)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务应急实力相适应;(4)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5)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6)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意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8)与相关
13、应急预案相连接。6、应急预案编制程序6.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企业可自行组织力气编制应急预案,也可托付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或平安评价资质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担当编制工作。预案编制小组成员的专业可包括环境爱护、平安工程、化学工程、应急管理、工程技术、医疗卫生及现场管理人员等。6.2 制定工作支配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明确预案编制任务和时间支配,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6.3 基本状况调查6.3.1 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名称、具体地址、从业人数、产品等。6.4 .2企业环境风险源基本状况调查收集企业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企业近五年发生过的
14、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及环境污染事务;(3)国内外同类单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务资料;(4)地理与气象资料;(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6)生产废水、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危急化学品贮存与运用场所分布图;(7)污染物种类;(8)危急化学品与危急废物清单;(9)四周的受影响的环境区域和环境爱护目标等。6.5 .3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爱护目标调查(1)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岸边);(2)受纳企业废水的水域;(3)区域内环境敏感爱护目标,如受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或地下水系、饮用水源爱护区、人员聚集区、学校、医院和车站、码头等;(4)周边企业的基本状况。6.4
15、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的划分;(2)可能引发突发环境风险事务的危急化学品、设备和工艺;(3)危急化学品泄漏事务可能的影响区域;(4)火灾与爆炸事故的最大影响范围;(5)突发环境污染事务案例及可借鉴的阅历;(6)可能突发环境污染事务的种类及有效预防措施;(7)环境风险受体评估及突发环境风险事务分级等。环境风险分析过程中,可以实行干脆阅历法、比照法、事故树分析或危急性预先分析等方法,将企业潜在的紧急事务识别出来。针对环境污染事务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实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发觉不足并实行改进措施。6.5 应急预案编制在上述调
16、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务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信息报送、现场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支配。应急预案应与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上级主管部门及企业其他的应急预案相连接。基于可能发生的环境事务,保证预案整体协调以及实现共性与特性的结合,可将环境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即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综合预案指从总体上阐述环境风险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环境风险的综合性文件;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环境风险类别风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支配和方案,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应依据综
17、合预案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务的,企业应当编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务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综合预案内容详见第7章。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企业应当依据存在的重要环境风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务类型,编制相应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务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
18、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如生产废水(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危急化学品泄漏污染应急预案、火灾次生水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具体内容详见第8章。对危急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企业应当编制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务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留意事项等内容,具体内容详见第8章。具体操作上,依据湖南省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对于环境风险为一般的涉铅企业,可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合并编制;对于环境风险为较大及以上的涉铅企业,可将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合并编制。6.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备案预案编制完成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
19、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必需经过专家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后30日内按规定报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6.7 应急预案的实施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强化应急工作责任制,加强应急学问的宣扬、教化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7综合应急预案基本内容7.1 总则7.1.1 编制目的阐明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如“为了实行国家关于突发环境事务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突发环境事务时能高效应对,从而降低环境事务风险等内容。7.1.2 编制依据除依据本指南外,还应依据国家、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一般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
20、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务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突发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国办发2013101号)环境爱护部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暂行方法、湖南省突发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方法湖南省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等法规和标准。此外,省、市、区环保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也是重要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明确环境应急预案适用的单位和地点。7.1.4 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原则应体现企业的环境应急理念和指导思想,一般应包括:“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思想、快速响应、属地管理、依法办事二7.1.5 单位概况与环境爱护目标主要阐述本单位的概况、周
21、边环境状况及环境敏感点。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气(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气)事先熟识和驾驭单位的基本状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状况,以利于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当开展。同时为了明确应急行动的主要爱护目标。单位基本状况包括:(1)单位基本状况概述。包括本单位的地址/地理位置、产品与规模、从业人数、主要生产设备与产污环节等。(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企业各部门的平面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3)污染防治设施基本状况:生产废水处理站的工艺、处理规模;生产废气净化工艺、运行状态、分布和规模等;危急废物的产生与贮存环节;危急化学品的运用与贮存区域。描述企业周边环境爱护目标,主要说明本单位
22、周边环境受影响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对于湖南省涉铅企业,环境爱护目标主要包括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1)需特殊爱护地区:如饮用水水源爱护区、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爱护区、基本农田爱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历史文化爱护地等。(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自然渔场等。(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区、医院等。此外,还应说明四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平安状态的危急源)状况。7.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明确突发环境事务的预防、响应、结束、保障、善后处置等环节的领
23、导机构、现场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必要时,对于外部应急/救援力气的基本状况亦应阐明。领导机构企业环境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称之为“应急指挥部”或“应急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包括:(1)日常应急工作中,负责确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2)突发环境事务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须要外部应急/救援力气做出决策。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应急领导机构可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如“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领导机构的日常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对外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企业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编制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