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
《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一、“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总体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壮大农业特色增长极,加快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突出抓好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
2、、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XX打造“汉襄肱骨、神韵XX作出三农”新贡献。(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农民主体。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维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 .坚持一体推进,全面发展。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谋划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布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农村现代化为体现,农民现代化为核心,推进XX农业全面升级、
3、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3 .坚持市场主导,效益优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推进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协同。加快推进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规模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4 .坚持补齐短板,城乡融合。加快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 .坚持绿色引领,持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
4、线,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深入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降低生产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6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畅通科技成果下乡通道,纵深推进“三乡”工程,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市“三农”发展总体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建立。聚焦九个重点”: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乡村空间发展体系科学有序
5、,乡村经济多元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推进“八项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实施“十大工程”:粮食安全稳保工程、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建设工程、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工程、精品名牌培育工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
6、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45万吨以上,优质稻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香菇种植量达5亿袋,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实现出口10亿美元,“XX香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年产量50万吨以上。培育产值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1个,建成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1个,培育产值超60亿元香稻、油茶、畜禽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产值超500亿元的XX香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畜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渔业产值达到21.5亿元,水产苗种总产量达到30亿尾。农产品加工业产
7、值达到1000亿元,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8%以上。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全域化。二、“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任务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推动现行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行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持续巩固“两不愁
8、三保障”成果,完善饮水安全保障机制。从发展基本产业、解决基本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分类、确权和管理,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内区域协作机制的相关决策部署,立足神农架发展需要和资源优势,加大项目资金、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帮扶力度,增强结对帮扶实效,推动两地资源互补、互利双赢、协同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参与乡村振兴,实施“百企兴百村”行动,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巩固深化我市与其他地区劳务协作
9、机制,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做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本地企业优先招用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落实就业相关补贴政策。有效利用光伏收益,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促进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定就业。2 .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省负总责,市州协调,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领导工作小组作用。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立市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要确定乡村振兴联系点。县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管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坚持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
10、定的前提下,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中央和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聚焦支持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3 .健全农村低收
11、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利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返贫致贫户和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行常态化监测,开展针对性帮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政策精准性,对有劳动力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对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供养范围。健全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制度,提高救助服务质量。
12、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4 .支持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发展香菇、香稻、油茶、生猪、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业,扎实推进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工程,引导农业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支持企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集中连片、全体受益转变,由支持种养环节向
13、全产业链拓展转变。强化产业发展服务支持,优化销售平台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建设现代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培优壮大“XX香菇XX香稻”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企业品牌。(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1 .种植业发展布局。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结合油菜轮作试点项目逐年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持续稳定中稻生产,扩大“XX香稻”面积,重点以随县安居、新街、浸潭为核心,打造“香稻小镇以唐县镇、厉山镇、长岭镇为中心,扩大马铃薯发展种植规模,推广优良品种,提
14、高单产水平。积极推动食用菌、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创汇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建设洪山镇一长岗镇一三里岗镇、高城镇殷店镇草店镇、吴店镇郝店镇蔡河镇3条标准化、规模化香菇种植走廊,重点建设裕国菇业、品源现代两个香菇产业园,建设三里岗镇、洪山镇、殷店镇、草店镇、万和镇、洛阳镇、吴店镇等10个特色鲜明的香菇小镇,推进随县香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蔬菜以安居镇、均川镇、万店镇、长岭镇、蔡河镇为重点,在稳定城郊露地蔬菜生产基础上,以康华农业、怡佳生态、腾龙、添程等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优质桃产业以尚市镇、唐县镇、吴山镇、蔡河镇为重点。茶叶以洪山镇、武胜关镇、草店镇为重点,以中兴食品、神农茶业、
15、杨林沟茶场为龙头,加快茶产业提质增效。2 .畜牧业发展布局。确立“猪牛羊禽齐发展,肉鸭乳鸽在广水,肉鸡工程在曾都,牛羊产业在随县”的优势畜产品生产区域,巩固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依托随县桐柏山脉、大洪山脉和吴山山场草地资源优势发展肉牛羊草食畜牧产业带,以及大力发展地方优良品种洪山鸡养殖。曾都区以湖北正大的亿只鸡工程和科宝(湖北)育种有限公司发展肉鸡养殖,延长产业链,打造成中南六省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广水市以中粮集团、新光生态为龙头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王鸽产业发展。坚持区域推进,突出产业发展。有效利用畜禽屠宰企业现有产能,提高生猪和肉禽屠宰、分割、冷冻和冷链物流水平;重
16、点建设高新区、随县开发区等畜禽加工产业集中区,提高畜禽加工产业集中度。3 .水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建设小龙虾、甲鱼、生态花鲤、黑斑蛙四大水产养殖版块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以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优化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区域布局,打造XX乃至鄂北地区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加工产业板块。以广水市宝荣甲鱼养殖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鳖模式,在广水蔡河、郝店、长岭和随县安居等乡镇发展生态甲鱼养殖版块5000亩,在全市推广稻田养甲鱼8000亩。以生态花鲤为重点,在大中型水库建设生态鱼养殖基地。在广水长岭镇、曾都区北郊办事处、随县安居镇建设黑斑蛙集约化养殖基地。加快冷鲜、干腌制水产品深加工发展。加快四个
17、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全面实施水资源生态保护。4 .乡村休闲旅游业布局。重点发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建设茶叶、果蔬综合性休闲园区,建设炎帝神农等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不断满足城镇居民休闲需求。打造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基地,推介一批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积极创建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深化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建设。(三)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1.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
18、制度,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设施农业用地和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80万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推动农田建设向绿色生态转型。抓紧实施一批农田水利重
19、点工程,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贮备能力建设,确保种源安全。2 .持续发展现代种植业。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深入推进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和马铃薯、玉米高产栽培研究,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和优质粮比例。提升粮油作物品质,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优良玉米、“双低一高”油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促进农作物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现代粮食加工,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加快推动“XX香稻”产业园建设落地落实,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依
20、托香菇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香菇产业发展,努力把XX建成全国重要的香菇科技研发中心、香菇精深加工中心、香菇产业交易中心、香菇文化博览中心。3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按照“稳定猪禽发展,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突出发展特色养殖”要求,持续推进结构调整,维持猪、鸡发展速度,改善品种,加快牛羊草食型、节粮型畜禽发展,提高其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健全良种推广体系,强化疫病防治,控制药物残留,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以开放的理念、工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发展草食畜牧业,新增现代化大型肉牛养殖场1个,建成肉牛屠宰加工企业1个。新增5个现代化肉羊规模场,力争建成一个肉羊屠宰加工场。
21、结合精准扶贫,保护和利用好地方品种洪山鸡资源,壮大全省具有影响力的“雪花牛肉”、枣北黄牛养殖基地。培育3家全链条畜牧龙头企业、10家“新六产”园区、10家规范化合作社、5家绿色美丽牧场。4 .大力发展现代水产业。坚持连片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5万亩低产精养鱼池改造,不断提高精养鱼池综合生产与抗自然灾害能力。通过提升硬件设施和良种繁育能力,扩容改造5家省级良种场,确保亲本更新率达到7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产苗种总产量达到30亿尾以上。加快“稻一虾”“稻鳖,“稻蛙,等稳粮高效增收模式的推进,力争全市“稻渔,等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推进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建设,实现重
22、点养殖区全覆盖。推行健康养殖,创建部级健康养殖场5家以上。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水产业的融合发展。5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度,加强农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属地管理,加强乡镇农产品监管机构建设,配齐监管人员、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科学制定年度抽检计划,实行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加强农产品质量日常监督,加强投入品、检测、运输等各环节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从“产得出”到“管得好”的无缝对接。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督促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记录,开展自律性检测,推行合格证制度,督
23、促农产品生产主体注册登录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1.打造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立足XX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全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机遇,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个重点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全市培育10家以上细分行业领军企业、3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18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产品加工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6%以上,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5:1;食用菌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他四个产业
24、链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15件。全市五个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2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园区资源要素聚集,积极打造镇域“小老虎”,推动重点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随县、广水市、曾都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250亿元、200亿元以上。围绕五个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到2025年,全市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过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30家以上、过亿美元企业3家以上、过3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推进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