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方案.docx
《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依法取得用于建造住宅及附属设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宅、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是指农村村民在新增宅基地或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个人住房的行为。为加强我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保障村民合理居住需求,引导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提升新建农房风貌,全面建立健全以“一户一宅”为基础的农房管控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民建房和宅基地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
2、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坚持规划引领(一)编制村庄规划镇人民政府依法组织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根据农村人口数量和变化趋势、宅基地现状和使用标准等情况,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范围和宅基地建设范围,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预留空间。(二)严格选址管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使用I级保护林地;不得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不在已确认的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危险区范围;不占用高压供电架空线走廊,符合公路、铁路规定的退让距离,符合各类工程管线安
3、全退让距离,符合河道防洪要求,不得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不得占用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不得占用法律、法规禁止建设的其他区域。(S)强化分区管控本实施方案适用于贵阳市辖区范围内。1 .城市规划范围外。由镇人民政府在实用性村庄规划划定的农村宅基地建设范围内,审批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村庄建控线外原则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用于农村村民零星分散建房,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农村村民建房申请使用宅基地,应优先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2 .城市规划范围内。原则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用于农村村民建房,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解决村民住房需求,
4、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城市规划范围内村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和保障,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由城镇建设负责部门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城镇低效土地再开发利用,通过集中安置或货币化安置,解决村民住房刚性需求。二、规范审批流程(一)宅基地申请条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本集体所有宅基地资格权,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得申请宅基地建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每户村民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村民,可以以户为单位向本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级组织)申请一处宅基地:(1)无宅基地的;(2)符合分户条件,原有宅基地不能解决建房需求的;(3)原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限额标准的70%,
5、且住房面积未超过240平方米,改建、扩建住宅需增加宅基地面积的;(4)实施村镇规划建设或项目建设占用原宅基地,根据征收方案,明确可以另行选址建设的;(5)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迁建的;(6)村民住宅纳入文物保护需迁建的;(7)夫妻一方为村级组织成员且双方均无宅基地的;(8)其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二)宅基地及住宅面积标准农村村民建房申请使用宅基地(包含住宅、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面积标准为:1 .每户宅基地用地面积限额为:区辖各镇每户宅基地面积最高不超过13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最高不超过240平方米。2 .农村村民住宅原则上不超过3层,首层层高原则上不超过3.6米,标准层层高原则上不超
6、过3.3米。3 .合理分配住宅及附属用房、庭院占用宅基地面积,住宅占地面积与宅基地面积应比例适当,预留空间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S)简化宅基地审批程序1 .村民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村民,以户为单位向所在村级组织提出宅基地用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提交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后,村级组织对村民申请条件进行初审,并会同村民做好宅基地初步选址和相邻权利人意见,由村级组织提请镇人民政府进行实地选址。2 .实地选址。镇人民政府收到村级组织关于村民建房实地选址的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由镇级承担农业农村职责机构会同承担自然资源规划、村镇建设职责等机构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
7、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和选址要求。符合要求的,现场绘制宅基地宗地图,载明宅基地的具体位置、长宽、四至,并标明与永久性参照物的具体距离。3 .村民选定住宅图集或提供设计方案。根据实地选址确定的宅基地范围,村民可选用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编印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通用图集,或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在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范围内的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选用的农村村民住宅通用图集或委托设计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需经区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定。4 .村级公示。村级组织收到村民提交的农村村民住宅通用图集户型或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后,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8、并将村民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村级组织审查意见、住宅建设相邻权利人的意见(相邻权利人意见不一致的,由村委会形成是否同意其建房的决议)、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拟建房用地位置和面积、拟建房层高和面积等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日。无异议的,由村级组织签署意见,报送镇人民政府“一站式”审批服务窗口。5 .镇审批。镇人民政府收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申请的相关材料后,实行“一站式”农村宅基地建房联审联办审查。承担农业农村管理职责的机构主要负责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面积标准、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是否经过村级组织审核公示等进行审查,并综合各部门意见提出审批
9、建议。承担自然资源职责的机构主要负责对拟用宅基地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要求,农房建筑面积标准、建筑层高、间距等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审查。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承担住房城乡建设职责的机构负责审查村民是否选用农村村民住宅通用图集,对委托设计的农村住宅方案是否符合功能配套、抗震设防和乡村风貌等要求进行审查。涉及文物保护、林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由镇人民政府牵头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镇人民政府可依据省、市、区相关文件规定和自身机构设置情况等明确具体机构及职责。(1)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的,镇人民政府收到村级组织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应根据审查
10、情况,对符合法定条件及标准的,予以批准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法定条件及标准的,不予批准并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且说明理由。(2)需办理农用地转用的,由镇人民政府按批次用地方式向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农用地转用审批用地申请;对不符合农用地转用审批规定的,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并及时书面通知镇人民政府。对符合农用地转用审批规定的,由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件报区级人民政府批准,区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村民住宅建设农用地转用审批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收到区级人民政府农用地转用批复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转发镇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宅基地 审批 村民 住宅建设 管理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0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