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docx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本文系统阐述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认为古希腊朴实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是建构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指向,则来自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志向的展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解决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供应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关键词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自然灾难、疾病和生态失衡等危机越来越威逼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逆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重
2、新谛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引发了人们对以往“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深刻思索与批判。在反思与批判中,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却又逐步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环境中心主义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无休止的掠夺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峻破坏,人们当今所面对的生态问题都是因人而生。在他们看来,存在和价值是密不行分的,它们都是自然的属性,正如罗尔斯顿所阐述的那样,“事实上,一旦某处充溢了事实,也就有了价值,而且无论是价值还是事实,往往是与系统的性质相同的J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地位的观念已然过时,应坚持“自然中心”的原则,强调一切生命的价值和地位都应当是同等的,因为
3、全部生命都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二很明显,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联系被割裂开来,人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这明显有悖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统一的核心理念。而随着现代生态哲学探讨的深化以及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来自环境主义的严峻挑战。马克思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思想,诸如自然、劳动、生产力等,都成了环境主义的批判对象。甚至有人断言,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哲学。正是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探讨和解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挖掘和探究长期以来马克思理论中被遮挡和忽视的生态思想,才能有力地消解来自各方价值观中各执一词的偏见,才能更好地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
4、境危机的化解供应科学的理论指导。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无产阶级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扬弃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必须要追溯建构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西方哲学史上,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影响较大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古希腊朴实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从古希腊时期起先,古希腊哲学对西方的哲学、自然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古希腊人信任,自然界是一种困难的生命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命机体,它在被创建同时,也在不断创建自身。无论从泰
5、勒斯的“世界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都源于一种简洁的元质”、毕达格拉斯的“万物皆数”,到赫拉克利特用“火”来说明世界发展的思维图景,还是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它们均体现了朴实的自然观。其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以被看作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理论成就。他认为,世界是由多数不行分割的微小粒子一一原子构成的,它们在空气中运动,它们相互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他提出了原子是以一种自由自主地运动的形式存在。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还是具有机械论和单向确定论倾向的。此后,伊壁鸠鲁丰富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提出了“原子偏斜说”的理论。伊壁鸠鲁认为“原
6、子规律”就是“排斥”,是原子间的碰撞,它完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固定不变”。伊壁鸠鲁进一步相识到了偶然性、意外性和自由的可能性,在这里,德谟克利特的单向确定论被超越了。马克思由此认定伊壁鸠鲁强调的“原子偏斜说”已使他创建了一个偶然的王国和脱离单向确定论的可能性,他也因此赞扬伊壁鸠鲁为“最先打倒众神和脚揣宗教的英雄”。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具体分析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差异,并通过确定伊壁鸠鲁对宗教目的论的批判逐步起先形成了唯物主义。正如美国闻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JB福斯特所认为的那样:“对马克思来说,伊壁鸠鲁象征着带来了光明或启示,这种启示就是对自然宗教观说不,就是一种唯物主
7、义,也是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一种形式。伊壁鸠鲁哲学重视感觉和阅历世界,也看到了理性在说明这一世界中有其作用,从而在用理性在对世界做出说明时无需在世界之间的夹缝中生存着的诸神。”可以说,虽然古希腊朴实自然哲学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从自然本身的规律去理解自然的本质属性及其运动的这种思维模式,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最初理论来源。随着16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一种与古希腊朴实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一一近代机械自然观逐步兴起,这种自然观坚持根据自然界的原来面貌来相识世界,坚持以科学真理来说明世界,要求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所具有
8、的某些特性来说明自然界,重视对在视察和试验中获得的感性阅历进行归纳、总结,克服了古希腊朴实唯物论直观性、揣测性的缺点。因此,无论从哥白尼到牛顿,还是从笛卡尔到拉美特利,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必定带有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特征。因为当时人们的相识,更多的只是通过已知去探究未知。当时力学在说明自然现象时已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导致了人们在相识其他未知领域时,无一例外地都是用力学理论去说明,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去阐释其他困难的物质运动。1618世纪哲学家们的观点,更是干脆受此理论的影响,如笛卡尔就从机械确定论的观点动身,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都是机器。拉美特利更进一步特地撰
9、写了人是机器这部著作,宣称“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极其奇妙的钟表J这种从机械力学的观点去描绘整个物质结构和说明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曾起过主动的作用,但它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说明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既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从来如此的,那么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起初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的种类是如何产生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持机械确定论者明显是无法作出回答的,他们最终只能求助于造物主的才智。如牛顿就用神的“第一推动力”来说明地球和太阳系之间最初的运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科学再一次被深深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了
10、这种自然观的历史局限性所在,他认为这种自然观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彻底割裂开来,最终在社会历史领域会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因而其根本无法正确说明生态问题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在批判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是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影响最深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自然观上所完成的哲学革命,正是建立在对黑格尔的人化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和扬弃基础之上。与机械自然观相比,黑格尔的自然观则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自然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扬弃自然的外在性和异己性,同精神特性相分别,使精神能够相识自己在自然内的本质。他认为近代机
11、械自然观的一个主要的缺陷就在于:过于单纯机械地去相识自然界,尤其是有机自然界,完全不顾这些机械范畴与朴实的直观之间的冲突,因而阻碍了获得正确学问自然的道路,机械性乃是“一肤浅的、思想贫乏的视察方式,既不能使我们透彻了解自然,更不能使我们透彻理解精神世界。”但是,黑格尔所述的是没有历史的自然,自然的起源和发展都根植于一种概念世界里的逻辑后果,人自身完全被抽象化了。因此,黑格尔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机械自然观的统治地位。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费尔巴哈充分相识到了这一点,在批判宗教神学的同时,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创立了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宣称:“新哲学将人连同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
12、学惟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一一因而人类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J可是,由于费尔巴哈停留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客观性和本原性,停留于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他过分突出了人对自然界的依靠性,却未看到人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依旧是一种直观唯物主义的机械自然观。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自然观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机械自然观的“基本内核”,从现实中存在的个人和现实的自然界动身,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形成了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意蕴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及科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生态 伦理 思想 科学内涵 现实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