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扎(强直性脊柱炎)壮医诊疗指南.docx
《令扎(强直性脊柱炎)壮医诊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令扎(强直性脊柱炎)壮医诊疗指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令扎(强直性脊柱炎)壮医诊疗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的定义、流行病学、壮医诊断要点、壮医辨病与辨证结合、壮药选择、壮医外治疗法、调摄护理等。本文件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壮医临床诊断和治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令扎Anky1.osingSpondy1.itis令扎壮文为IingZCah,缘于
2、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正气亏虚,邪毒客于筋骨关节,阻滞龙路、火路,导致以腰舐部或下腰背部疼痛、僵硬、屈伸不利,或伴有四肢关节肿痛,重者可出现脊背强直或弯曲为特点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1.osingSpondy1.itis,AS)。3.2壮医ZhuangEthnicMedicine以中国壮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通过壮族特有的医学理论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4流行病学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约为03%,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3:1,发病年龄在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本病发病与H1.A-B27密切
3、相关,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5西医诊断5.1 诊断标准根据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或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诊断标准或2009年ASAS推荐的中轴型SPA的分类标准(附录A)。5.2 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要与椎间盘突出、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1.SH)综合征、骸骨致密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5.3 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5.3.1 壮医证候疗效判定壮医症候疗效的判定评价(附录B)。5.3.2 西医疾病活动度(BathAnky1.osingSpondy1.itisDiseaseActivityIndex,BASDAI)评估西医疾病活动度(BASDAI)评估方法(附录C)。5
4、.3.3 疾病疗效评估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附录D)。6壮医疾病诊断如下:- -主症:腰舐部或下腰背部疼痛僵硬,或四肢关节肿痛,重者可出现背脊强直或弯曲;- -兼症:脊背僵困,膝腿乏力,喜暖畏寒,遇寒加重,得热则舒,或关节经筋肿痛,目赤、低热、喜触凉爽等;- -目诊征:勒答上龙脉脉络曲张,或见龙脉末端有瘀点;- -甲诊:甲色淡红、深红、青紫或苍白,月痕暴露过多或过少;- -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常有家族史,H1.A-B27阳性;- -DR/CT/MRI:单侧舐骼关节炎或双侧舐骼关节炎;- -活动期血沉、C反应蛋白可增高。7壮医证候诊断及壮药内服治疗7.1阳证阳证诊断及壮药内服如下:主症:1)腰舐或脊
5、背疼痛、沉重、僵硬不舒; 髓、膝、肩等关节疼痛、肿胀、灼热; 关节经筋疼痛、肿胀、灼热。-次症: 低热; 目赤; 喜触凉爽; 口渴或口苦; 小便黄; 大便干。- -舌脉:舌质偏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目诊征:勒答上龙脉脉络弯曲、红活。- -甲诊:甲色红,月痕暴露过多。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目、甲诊可诊断。- -治法:清热毒,除湿毒,壮筋骨。- -壮药推荐:肿节风、忍冬藤、桑枝、伸筋草、透骨草、两面针、藤杜仲、骨碎补、桑寄生等。7.2阴证阴证诊断及壮药内服如下:主症: 腰舐疼痛,或兼见髓、膝等关节肿痛,遇寒加重,得热则舒; 腰部不能转摇,俯仰受限,脊背弯曲。
6、次症: 肢冷,或畏寒喜暖; 乏力易困; 口淡不渴; 大便澹。-舌脉:舌淡或暗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细。-目诊征:“勒答”上白睛浅淡,龙脉脉络弯曲、延伸、有瘀点。- -甲诊:甲色青紫或苍白,月痕暴露过少。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目、甲诊可诊断。- -治法:祛风毒,散寒毒,温经脉、壮筋骨。- -壮药推荐:壮药方剂推荐:黄花倒水莲、牛大力、五指毛桃、藤杜仲、鹿胶霜、姜黄、藤当归、宽筋藤、伸筋草等。壮成药选择:双蚁祛湿通络胶囊。8壮医外治疗法1.1.1 药物竹罐疗法1.1.2 1.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1.1.3 药罐方药红杜仲
7、、当归藤、海风藤、宽筋藤、鸡血藤、伸筋草、肿节风、大风艾、丢了棒、两面针等。1.1.4 操作方法将相应的壮药用布袋装好,加水煮沸后,投入药罐煮20min左右,取出药罐趁热在痛处或穴位拔罐,5min10min后取出,可在相应的罐印处浅刺13针,再重复在原处拔罐5min-10min,然后用药巾热敷1次,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1.1.5 注意事项注意甩干水珠,以免烫伤皮肤,如果出现烫伤,涂万花油即可。拔罐部位当天不能洗冷水,以防感染。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不易止血者、合并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精神病患者、身体极度虚弱者,不宜拔药罐。8.2壮医药浴疗法8.2.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
8、(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8.2.2药浴方肿节风、藤杜仲、藤当归、两面针、伸筋草、宽筋藤、海风藤等。8.2.3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煮沸后20分钟30分钟,滤取药液置浴桶内,浴桶为特制专用木桶,深60Cm80cm,直径75Cm80cm,药液量以使药液恰能淹没浴者腋下(取坐姿)为宜,放至适宜温度,一般为38C42C,根据浴者耐受程度及季节变化提高或降低,以能让皮肤发红、全身发热、汗出为宜,温度不够时需添加热液。一边浸泡一边揉搓或按压全身或患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药物吸收。洗浴时间一般为15分钟30分钟,时间太短不能发汗,药物不能通过皮肤而被吸收,时间太长易致脱水。每日1次
9、,10次为1疗程。8. 2.4注意事项洗浴后要注意及时补充体液,喝温开水300m1.500m1.,并及时更衣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洗浴后24h不能冲澡。8.3壮医药熨疗法8.3.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8.3.2药熨方药杜仲、当归藤、宽筋藤、山霸王、伸筋草等。8.3.3操作方法将上述壮药粉碎后装入布袋中包好,先浸入水中30min,然后加热煮沸15min,将药袋趁热(以能适应的热度为宜)反复熨患处,15min后再用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min30min,10次为1疗程。8. 3.4注意事项药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皮肤化脓感染者,不宜行
10、该疗法。8.4 壮医敷贴疗法8.5 .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阳证患者。8.5.2 敷贴药方阳证用肿节风、忍冬藤、山慈菇、虎杖、透骨草等,阴证用伸筋草、透骨草、当归藤、藤杜仲、宽筋藤。8.5.3 操作方法将相应的壮药共碾成粉末,阳证方用米醋调,阴证方用10-20米酒和生姜汁调,敷贴患处,每次2小时6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8.5.4 注意事项皮肤化脓感染者,不宜行该疗法,敷药后过敏者停用。8.6 壮医火针疗法8.5.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8.5.2操作方法选好患病关节周围压痛点,常规消毒,用一次性12寸毫针,右手持针柄,将针
11、尖置于酒精灯上烧红直至发白,迅速将针尖垂直刺入压痛点皮肤,直达病灶点后快速出针,并在针刺部位拔罐,留罐6min10min后除罐,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8. 5.3注意事项选取合适体位以防晕针;进针时避开动脉、静脉。8.6壮医火攻疗法8.6.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8.6.2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用加工炮制的药枝,点燃熄灭明火后,用两层牛皮纸包裹,熨灸患者关节疼痛的部位或穴位,每个部位熨灸510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8. 6.3注意事项注意温度防止烫伤。8.7涂擦疗法8.7.1适应症适用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阴证和阳证关节肿胀灼热不甚的患者。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直性脊柱炎 诊疗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