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3日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十二五”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十一五”发展成就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二五”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1、发展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2、面临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二五”规划总体构想错误!未定义书签。1、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2、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3、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4、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十二五”规划发展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区域协调发展12(二)重点区域布
2、局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七)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A)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九)着力保障与改善民生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切实保障规划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福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福鼎市主动
3、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性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五年。要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继续按照“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总体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十二五”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福鼎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
4、危机不利影响,用发展和改革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全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2亿元(下同),“十一五”年均递增14.7%(下同);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年均递增25.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7亿元,年均递增27.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07.9亿元,年均递增37.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3.1亿元,年均递增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8
5、.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42.3亿元,年均递增14.9%。2、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迅速,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围绕“工业立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延伸对接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主动承接浙南经济辐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发展商贸、旅游、房地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22.3:40.3:37.4调整为2010年的14.5
6、:52.4:33.Io3、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全力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建成温福铁路,实现与东南沿海主要经济区域的快速连接;完成国道104线福鼎至柘荣段、秦屿至杨岐疏港、八尺门至杨岐公路等二级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完成天湖路、江滨路、资国大道、福鼎火车站站前大道、滨海大道首段、山前北路、环城东路北段、普后大桥建设和改造;完成第二水厂“四扩八”工程,改造潮音岛、城东路、麻坑里片区供水管网,提高市民饮用水质达标率;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场和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继续加强桐山溪、龙山溪、后胆溪综合治理,改建普后防洪堤,结合桐山溪河口整治工程,延伸建设桐山溪两岸防
7、洪堤,提高城区防洪排涝水平。4、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按照城市“东扩、南移、面海”发展战略,加快拓展新城区,建成区扩大至16.5平方公里。同步实施百胜、海湾新城等新区和潮音岛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秦屿镇被列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点头镇、店下镇被列为宁德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在宁德市率先实现251个建制村全部通水泥公路;碳门柏洋、秦屿激城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佳阳乡“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5、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福建省化油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增强
8、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校舍9.54万平方米,促进教育质量、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城镇计生指导服务设施和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新建和改造卫生院1.27万平方米,完成市医院病房综合楼二期主体工程,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马栏山遗址研究等进一步推进,沙堤铁枝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阳西昆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9、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商品林采伐和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外经贸拓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仍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达42.2%利用外资结构日趋合理,累计利用外资(验资口径)4077万美元。发挥港口区位、白茶品牌、太姥山旅游资源等优势,扎实推进对台交流合作,拓展鼎台经贸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7、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78元、17294元,年均递增I1.8%、13.2%o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
10、保率达90%。住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建成和提供一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和谐福鼎、平安福鼎和依法治市、以德治市建设持续深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稳定。8、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围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坚持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全力攻坚,顺利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五年共新造工程林9.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55.6%,初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功能较为完善的生态绿色屏障,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
11、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结果,也为“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十二五”发展环境今后五年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1、发展机遇从国内外发展大环境看,全球经济已触底反弹,进入企稳向好的恢复增长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我国经济已实现企稳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将有效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动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国内
12、外经济发展趋势,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条件和可能。从省内市域发展环境看,福建省积极抢抓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宁德市正全面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北承南接、西进东出”的快捷交通网络,主动承接浙南地区、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打造新兴临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推动宁德市在海西东北翼的战略崛起。随着海西、环三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我市发挥区位、对台、产业、生态优势,深化鼎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我市全面融入海西建设与环三发展,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从福鼎市发展
13、环境看,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北邻浙南长三角,东临台湾,具有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沿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为我市主动融入、项目对接、观念对接提供良好的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东扩南移面海”发展战略,推进秦屿镇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继续实施回归工程,有序推进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我市实现赶超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面临挑战全球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对我市拓展国内外市场、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外向
14、型经济发展水平带来挑战;我市产业层次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强化,土地、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随着周边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区域间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呈现“群雄并起、竞相发展”格局,区域间竞争压力加剧;改革攻坚面临新的考验,迫切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消除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迫切需要消除导致分配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不到位、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等制度性障碍。此外,城乡建设面貌、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民生保障等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还有差距。“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加快科
15、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把握市情,顺应发展趋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二、“十二五”规划总体构想1、发展定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福建省“北大门”和海西东北翼的前沿区域,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继续按照“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的总体要求,发挥区位、港口、旅游等优势,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先行先试,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把福鼎建成特色突出、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
16、谐的新增长区域。(1)建成海西东北翼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抓住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契机,发挥沙堤湾深水岸线优势,整合临港产业资源,加快推进沙堤湾开放开发,积极承接临港产业,大力发展重化、临港工业、船舶修造、港口仓储物流。扎实推进核电、风电等能源项目及镁合金等临港工业项目;重点建设沙堤港集装箱、散货码头和石化储运中转三大作业区,推动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建成海西东北翼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及闽浙边界重要的区域性港口和物流配送基地。(2)建成承接浙南与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重点加强与浙南、长三角地区在港口开发、产业对接、通道建设、物流服务、商贸流通、旅游协作、经贸合作,主动接受区
17、外辐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引领海西东北翼向北拓展的前沿通道和发展走廊。依托沙堤港湾产业平台,与临近的浙南地区形成临港产业带和产业分工协作区域。(3)建成生态优美的宜居创业滨海旅游城市。发挥太姥山风景区、沙堤湾深水岸线等港口与生态优势,以太姥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以建设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为目标,打造太姥山生态旅游品牌,建成东南沿海地区较具活力的旅游观光目的地。实施“东扩南移面海”发展战略,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和“生态福鼎”建设,构建海西东北翼生态宜居创业滨海旅游城市。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18、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科技进步创新体系、城镇化建设体系和民生优先保障体系,显著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改革开放,注重统筹协调,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福鼎市建成特色突出、工贸发达、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3、基本原则坚持跨越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19、,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奋力赶超、力求突破,持续保持高质高速、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坚持先行先试。紧紧抓住当前难得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眼界,勇于变革、大胆创新,全方位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思维定式,不断增创参与区域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走出一条符合福鼎实际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路子。坚持民生优先。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责任,从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最
20、基础性工作抓起,着力解决住房、就医、上学、社保等民生问题,谋划建设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坚持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提升第三产业,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以企业为主体,依靠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扎实推进城区规模扩张、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
21、发展新格局。坚持环保优先,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区域发展与环境承接能力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发展目标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到2012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15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发展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到2015
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89.5亿元,年均递增16.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0:61.2:30.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达900亿元,年均递增34猊财政总收入达30亿元,年均递增21.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20亿元,年均递增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快速增长,年均递增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6%以上。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结构更加合理,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30万美元。社会发展目标。区域经济布局趋向合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到2015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23、,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2%o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生态环境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资源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全市森林覆盖率在59.6%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目标值以下,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民生改善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住房、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0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
24、12120元,年均递增1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三、“十二五”规划发展布局根据我市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分区,促进各区域之间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一)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发展基础较好、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等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人口与经济聚集程度。强化陆海统筹、山海联动,优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鼎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