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
《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地理位置优越。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同时也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是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道路结构和布局问题严重阻碍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景洪作为西双版纳州的首府,目前已形成以旅游景点、旅游地产、旅游服务为主体的旅游
2、产业体系。但是与同等级中心城市以及国际型旅游城市相比,在缺少轨道交通的引导、小汽车需求迅速膨胀的条件下,城市空间呈现出蔓延、工业与居住混杂、斑块状集中的特征,其交通基础设施已出现配套不足以及相对低端的问题,大大影响游客的出行安全性、舒适性与便捷性。城市总规下的空间结构优化和规模拓展强烈需要轨道交通的支撑,因此,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西双版纳旅游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设想。根据该规划,建设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根据可研,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线路全长36.75km。线路全高架敷设,设置车辆段一座(劫罕车辆段),位于勤罕镇
3、北侧420m,占地约16.1h不建设HOkV以上的主变电站,供电从市政引IOkV的供电线。(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按照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胶轮有轨电车制式,双轨双线轨道。车辆采用胶轮有轨电车的2编组(初期)和3编组(近期、远期)形式。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线路全长36.75kmo线路全高架敷设,共设车站20座,换乘站3座,分别为火车站(与2号线换乘)、桥头广场站(与2号线换乘);告庄站(与野象谷线换乘);平均站间距约1934m,最小站间距约655m(澜沧江路站一曼各站),最大站间距约4932m(景坑站一曼贺宽渡口站)。全
4、线设置车辆段一座(劲罕车辆段),位于勘罕镇北侧420m,占地约15.9hm20不建设UOkV以上的主变电站,供电从市政引IOkV的供电线。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起自机场站,沿机场公路敷设后西转入规划沙河路,至火车站前设站(与2号线换乘),至么龙路口设大曼么站;向东转沿么龙路、宣慰大道敷设,至王震路口设王震路站,民航路口设白象湖站;之后沿民航路敷设,至动浙大道路口设庄洪路站;继续沿勘湖大道敷设,至老桥头广场设桥头广场站(与2号线换乘);然后沿澜沧江大桥西北侧上跨澜沧江后右转进入景亮路敷设,依次设澜沧江路站、曼各站、港口路站;后东转入宣慰大道,至曼湖路路口设江北站、景洪市
5、汽车客运东站前设告庄站(与野象谷线换乘);之后线路向西上跨昆磨高速转入景宽公路并沿道路敷设,依次设曼外新村站、团山老寨站、阿克站、景坑站、曼贺宽渡口站、劫罕北站、劲罕站;最后线路向东转入劭罕镇澜沧江边规划路,至傣族园景区停车场南侧设终点站傣族园站。(2)建设周期和投资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5年。本工程总投资433421.61万元。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
6、订本)中鼓励类项目。(2)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西双版纳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及傣族园线工程属于西双版纳旅游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规划的项目,其走向、敷设方式以及车站设置等,与该规划一致。(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项目区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项目区地表水主要为流沙河、澜沧江。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流沙河、澜沧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n类水质标准。环境空气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15190-2014)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7、0962008)的有关规定,“将交通干线边界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确定为: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5m;“若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位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60dB(A)、夜间按50dB(A)执行。因此线路两侧除4a类区域范围外,声环境质量执行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2)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8、明,流沙河、澜沧江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HI水体功能要求,总体水质较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中TSP.PMoNO2、SO2、PM日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对声环境现状的调查与监测结果可知,部分敏感点出现超标的现象,主要是受现有交通噪声的影响。振动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振动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V1.z1.O昼间、夜间监测值,对照GB1.(X)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居民、“混合、商业中心区”以及“交通干线两侧”相应功能区的标准,振动评价标准均为7572dB(A),均可
9、满足标准要求,说明沿线振动环境现状良好。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结合本工程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确定本工程的评价范围见下表6。表6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本工程线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向外延伸IOOm范围。地下水评价以项目所在的小型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评价范围,取线路中心线向外扩展200m的范围声环境地上线外轨中心线两侧150m各车辆段场厂界外1m,有敏感目标时扩大到敏感目标处。环境空气施工期评价范围为施工场界IOOm范围,运营期评价范围为车辆段厂界200m以内的区域。(三)建设项目环境
10、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拟建轨道交通地表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表7。表7地表水体环境保护目标水体名称与工程位置关系涉水工程水体功能执行标准流沙河1号线(桩号AK8+870-AK8+900)跨越流沙河,高差+2Om桥墩不涉水饮用二级,工业用水、农业用水III澜沧江1号线(桩号AK13+508AK13+705)跨越澜沧江,高差+27m,1号线(桩号AK1.9+620-AK42+704)长23.084km,沿江边敷设。涉水桥墩2个饮用二级,工业用水、农业用水III(2)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共涉及87处声环境敏感点
11、和空气环境敏感点。动罕停车场声环境敏感点1处。运营期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和4a类标准。2、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1)生态环境施工期临时用地主要为施工营地,少量施工料场、施工渣土堆场等对土地的占用。项目工程施工所占用的土地将使道路周边的土地资源遭受一定损失,植被及田地被破坏而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生态功能,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或农业生态环境改变为以运输为主的人工生态环境。本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工程施工期。在施工期由于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地面土层结构以及植被,建设前,主要为荒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工程建设后,原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双版纳 胶轮 有轨电车 傣族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