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编号:DAJDHJYA202201预案版本号:2022年第一版预案颁布日期:2022年12月8日预案实施日期:2022年12月8日编制单位: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人民政府(加盖公章)第一章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21.5 应急预案体系31.6 事件分级51.6.1 社会联动级(I级)51.6.2 街镇级(级)51.6.3 村社级(In级)5第二章街镇基本信息62.1 街镇基本情况61.1 .1地理位置71.2 1.2自然环境72.2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保护目标92.2.1 移动环境风险源92.2.2 固定环
2、境风险源92.2.3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102.2.4 水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10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123.1 常态下日常管理机构123.2 事故状态下应急组织机构123.2.1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123.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13第四章预防与预警174.1 预防174.2 预警174.2.1 预警条件174.2.2 预警分级174.2.3 预警方式与内容184.2.4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184.2.5 预警行动19第五章信息报告与通报215.1 报送途径215.2 报告内容215.2.1 信息初报215.2.2 信息续报215.2.3 信息通报225.2.4 信息上报22第
3、六章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236.1 应急响应236.1.1 响应条件236.1.2 响应分级236.1.3 响应程序236.2 应急启动276.3 应急措施27631现场污染处置286.3.1 转移安置人员306.3.2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306.3.3 市场监管和控制316.3.4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316.3.5 维护社会稳定316.4 应急监测316.4.1 开展应急监测程序316.4.2 监测一般原则326.4.3 监测方案336.4.4 监测信息报告及评估336.5 应急终止336.5.1 终止条件346.5.2 终止程序346.5.3 终止后的行动34第七章善后处置35
4、7.1 现场保护357.2 污染物处理357.3 生态恢复357.4 善后357.5 事件调查情况通报357.6 奖惩367.7 经验总结36第八章应急培训和演练378.1 应急预案培训378.1.1 应急人员的培训378.1.2 对社区、村居或周边人员及相关方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378.2 应急预案演练378.2.1 演练方法378.2.2 演练频次398.2.3 演练要求398.2.4 演练内容398.2.5 演练参与人员398.2.6 演练总结40第九章保障措施419.1 通信与信息保障419.2 应急队伍保障41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19.4 经费保障419.5 交通运输保障419.
5、6 技术保障42第十章应急预案管理4310.1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4310.2 应急预案备案4310.3 应急预案的发布与实施43第十一章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完善计划44第十二章附录4512.1 附图4512.2 附件45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规范应急程序,明确职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
6、月2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口);(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8)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9)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0)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17)11号,2018年7月26日修正);(I1.)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2)9号);(12)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0月1日)
7、;(13)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3月29日);(1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21);(15)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但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以及但渡镇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但渡镇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包括:(I)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由于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2)工业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装置、污染物防治设施、设备等发
8、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3)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周边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的突发环境事件;(4)其它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等。本预案不适用于辐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辐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作为专项预案另行编制。1.4 工作原则(1)坚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的原则坚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充分结合本镇实际,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情况和现有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2)坚持救人第一,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措施,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群众,组织疏散撤离和采取措施保护受侵
9、害环境内其他人员安全,同时,在环境事故面前,环境优于财物。(3)坚持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的原则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4)坚持快速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应急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能力,依法规范应急工作。确保施救方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事故应急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镇安全建设,提高公众整体素质,增强但渡镇的安全保障能力。(5)坚持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
10、、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资金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充分利用专业应急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力量的作用。1.5 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属于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不适用于辐射类),主要包括但渡镇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但渡镇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但渡镇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原则、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基本程序与要求,各类事件情景下的污染防控措施、责任人员与工作流程等。本预案与其他预案衔接关系如下:(1)与辖区企业和长寿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突发环境事件一般会对外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权限、职责、工作范围的不同,上级预案应该在指挥、措施、
11、程序等方面为下级预案留有“接口”,确保上下级预案有机衔接,下级预案服务于上级预案编修。(2)与长寿区龙溪河但渡镇水厂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在发生自然灾害、饮用水源污染等与环保共生的突发事件时,应结合相关预案,提出协同处置措施,保障人力、技术资源等及时到位。(3)与周边接壤街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与周边街镇应急预案从职责、内容到程序实现有机衔接,确保跨区域联动措施具体、及时、快捷、可行、有效。应急预案衔接体系见图I-Io图1.1.预案衔接体系图1.6 事件分级本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社会联动级(I级)、街镇级(级)和村社级(In级)三个级别。161社
12、会联动级(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社会联动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街镇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及以上群体影响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4)其他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辖区或辖区外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外部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紧急事件。162街镇级(级)发生在本辖区,且事故影响范围不会波及到周边街镇,需要调动全街镇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环境污染事件。1.6.3
13、村社级(In级)发生在本辖区,事故影响范围不大,只需调动村(社区)的力量和资源即可进行处置的环境污染事件。第二章街镇基本信息2.1 街镇基本情况但渡镇,隶属于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长寿区东部,东、南邻涪陵区李渡街道,西与凤城街道为毗邻,西北与长寿湖镇接壤,北与邻封镇为邻,距长寿区人民政府驻地6千米,区域总面积57.4km2o但渡镇基本信息情况见表2-1o表21但渡镇基本信息情况一览表街镇名称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行政区划代码地理位置长寿区东部行政区域面积57.4km2常住人口18343人下辖社区三堡石社区下辖行政村曾祠村、双河村、但渡村、升高村、龙寨村、兴同村、楠木院村、未名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14、龙溪河但渡镇水厂水源地保护区、龙溪河烟坡庙山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其中烟坡庙山水厂取水口位于凤城街道)交通道路G319、长涪高速、渝利铁路境内工业园区I所属管理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人民政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4529U类型党政机关办公地址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开发区正街1号邮政编码401251联系电话但渡镇区位图见图2-1。万顺镇洪湖镯葛兰镇渡舟街i1.八颗镇海棠侦云台镇石堰镇龙河慎双龙慎邻封镇但渡镇云集!长寿湖I图21但渡镇区位图2.1.1 地理位置长寿区隶属重庆市,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介于东经10649707。27,北纬29433012之间。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
15、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距重庆主城区50余千米。但渡镇,隶属于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长寿区东部,东、南邻涪陵区李渡街道,西与凤城街道为毗邻,西北与长寿湖镇接壤,北与邻封镇为邻,距长寿区人民政府驻地6千米,区域总面积57.4平方千米。下辖8个行政村以及1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为曾祠村、双河村、但渡村、升高村、龙寨村、兴同村、楠木院村、未名村、三堡石社区。(1)地形地貌地质长寿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坝为主,属川东平行岭谷弧形褶皱低山丘陵区。长寿区地貌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和
16、岩性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地貌以中山为主,地势波状起伏,高低相间。区域内出露分布的地层均属于深积岩类。长寿区地质构造上属于川东褶皱带的一部分,以褶皱结构为主。其主要构造是呈北东一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两者相间排列。大背斜紧凑、陡峻,向斜舒缓开阔。剖面上表现为“阻隔式”构造形式,平面上具有雁形排列特征。区域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川东褶皱带。位于明月峡背斜南段东翼,地层呈单斜造。岩层倾向85130,平均109;倾角1147,平均25。节理裂隙不发育,两组裂隙产状240oN63,67oN78,分布间距约13m,微张开,一般无充填物。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
17、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和断层。根据历史资料,该区无破坏性(灾害性)地震。但渡镇地处单面斜浅丘地带,地势南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地、丘陵;最高点位于倒庄天,海拔773米;最低点位于龙溪河,海拔199米。(2)气候长寿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云雾多,日照少,风速小等特点。根据长寿区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2.3C,极端最低气温-2.3C,年均相对湿度81%,年均降雨量1158.8mm,年均总云量8成以上日数223天,年均雾日数54天,年均日照时数1215.0时,多年平均气压970hpa,年均风速1.38ms,最
18、大风速22.7ms,主导风向为NNE风,频率33.0%o但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C,1月平均气温6.5C,极端最低气温-2.5(1975年12月);7月平均温度27.8C,极端最高气温42C(2006年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4(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1C(2006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1C;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330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280天;多年平均口照时数1182小时,年总辐射11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IIOo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2天,最多达172天(1982年),最少为129天(1966年);最大雨量1545亳米(19
19、98年),最少雨量730亳米(I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3)水文长寿区境内主要地表水系是长江。长江横贯长寿区西南部,由西南面扇沱乡入境,至南面黄草峡出境,流长20.9km。境内流域面积1442.65km2,成库前多年平均流量11500m3so水域面积18885亩,与境内12条小溪河构成灌溉网。长江寸滩水文站资料,长寿区境内历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97.16m,已建的三峡电站水库工程的常年蓄水位为175m,低于现有最高洪水位。长江最大含砂量10800gm3,最小含砂量为6gm3,平均含砂量806g长江长寿水文站资料表明其近年最高水位174.23m,最低水位为142.01m。最大
20、水位差为32.22m。但渡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龙溪河;河流总长度16.2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龙溪河,从北至东流经龙寨、但渡村,境内长度9.5千米,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1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南溪河、焦家河、河丰沟等。2.2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保护目标2.2.1 移动环境风险源危化品因其自身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运输的时候属于一个移动的风险源,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或是爆炸等情况,会使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事件。但渡镇境内公路有国道G319、长涪高速以及乡村公路,过境铁路有渝利铁路。境内危化品运输多为陆路运输,无水路运输。2.2.
21、2 固定环境风险源固定风险源包括:(1)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即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尾矿库;(4)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5)加油站、加气站等。以上企业(设施)若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违法排污等原因,可能导致环境风险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据调查,但渡镇境内各种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长寿区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