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整改方案定稿.docx
《xx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整改方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整改方案定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整改方案2022年4月21日一、项目简介1.1 项目简介XX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55m3d,分两期建设,分别于2005年和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采用“生化+膜过滤”处理工艺,调节池出水经反硝化和硝化两步生化处理后,再经超滤、纳滤及反渗透三步膜法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限制。工艺流程图如下:清洗装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1.2 原水指标及出水指标要求表1.原水指标及出水指标要求PHCrmq/L氨氮mq/L总氮mq/LSSmg/L色度倍TDSmg/L氯离子mg/L原水指标8-921008508803300出水指标6.5-8.510
2、1.0105101000出水其他指标均满足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307-20221中A排放限值要求。1.3 现有工艺各阶段出水水质指标分别取调节池出水、硝化池出水及超滤出水进行水质分析,结合场区监测数据。现工艺各阶段出水水质指标如表2.表2.现工艺各阶段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项目CODmg/LTOCmg/L氨氮mg/L总氮mg/L调节池出水2100832861840硝化池出水195081524.8775超滤出水10004788.03755纳滤出水323.11.4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 .调节池出水直接进生化系统,无预处理工艺由于调节池出水色度、CO
3、D、氨氮均较高,在进生化系统之前,普通需对其进行预处理,消减部份COD、氨氮、色度,并去除部份重金属等。传统的预处理大多采用PACPAM混凝工艺去除COD,其对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出水COD去除率为20%摆布;采用吹脱或者膜法脱氨等工艺去除氨氮,以降低生化段生物脱氨负荷。(2) .硝化、反硝化系统运行效果差由于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出水的BOD与COD比值(B/C比值)较低,可生化性差,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份。其直接进入硝化、反硝化系统,拟制微生物对COD的去除,导致该系统对COD的去除效率较低,难以达到处理要求。.膜过滤系统由于超滤进水COD、色度较高,且COD大多以胶体形式存在,导致膜过滤系统运
4、行负荷偏大。高浓度COD、高色度进水,必须采用高错流比的超滤方式,超滤膜进水流量为550m3h,而滤出水流量仅为18m3ho造成能耗过大,膜损耗严重,且经超滤、纳滤两级膜过滤后,出水COD仍无法达到预期要求。针对以上问题,结合XX垃圾填埋场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特提出本整改方案。二、设计依据与原则2.1 设计依据2.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1.2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307-20222.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2.1.4建造中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5室外排水设计
5、规范(GB50014-2022)2.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1.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2.1.8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2.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2.1.10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1.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1.13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138:2002)2.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JB50
6、21794)2.1.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1.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JB50052-95)2.1.4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2.1.5 我公司有关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成果和设计资料。2.2 设计原则2.2.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2.2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建设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设备管理方便,运行可靠,处理成本低的废水处理技术和适应于本工程的先进设备和材料。2.2.3 平面高程布置满足总体布局的要求,与周围建造风格相协调。2.2.4 尽可能减少污水,污泥在采集,输送,处理,排放过程中对
7、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2.2.5 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小,价格适中。2.2.6 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227尽量减少废水提升高度和提升次数,以节约能源。三、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3.1 工艺设计原则3.1.1 技术先进性原则所使用的工艺和技术应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被淘汰,避免重复改造。因此在选择水处理工艺上应首先考虑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3.1.2 低运行成本低能耗、低处理成本应作为技术方案选择的重
8、要原则之一。3.1.3 少占地原则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还应考虑占地面积小,运行效率高的设备技术。3.1.4 污泥产生量少,二次污染小的原则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较高,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在选择工艺时,应首选污泥产生量小的工艺,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3.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工程设计的技术关键,不仅关系到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还影响到工程设计费用、工程占地面积、处理成本、管理、运行等方面。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的要求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条件,并考虑上述因素以及采取的措施,本方案在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工艺,选用“垃圾渗滤液专用高效复合混凝剂+等离子催
9、化氧化+复合滤池过滤”工艺对调节池出水进行处理,并对该工艺进行充分的论证。四、整改方案4.1 工艺路线本方案主要对调节池出水进行预处理,依据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及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结合现有成熟工艺、经验、案例以及部份高效处理技术。特提出本整改工艺,工艺路线如下:复合混凝剂PAM等离子发生器4.2 工艺说明主要选用“复合混凝剂混凝沉淀+等离子催化氧化+复合滤池过滤”工艺对调节池出水进行预处理,大幅度降低垃圾渗滤液的COD、色度,减小后续生化系统和膜系统的负荷,确保NF出水满足排放要求。4.2.1 复合混凝剂混凝沉淀工艺选用垃圾渗滤液专用高效复合混凝剂对调节池出水进行混凝处理。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
10、特征,该复合混凝剂以无机矿物质为主要成份,其份子结构庞大,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无毒、无害。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有毒有害成份,脱色、除臭效果好。对所取调节池出水水样进行混凝试验,原水COD2100mgL,混凝后上清液CODa50Omg/L、色度30倍、PH值为6.6。4.2.2 等离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在填埋场内及调节池内均经历了长期的厌氧过程,其中易生物降解组分大多已被降解,剩余COD多为难生物降级物质,BOD/COD小于0.1,可生化性级差。导致后续的硝化、反硝化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极差。等离子发生器所激发出的等离子与专用催化剂接触,可释放出具有强氧化性能的O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垃圾 填埋场 渗滤 处理 系统 整改 方案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