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规划.docx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1 .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一唐山。在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黄骅港、曹妃甸港为依托,启动建设IOO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新区冀中南工业区、Iio万平方公里的曹妃甸新区冀东北工业区,推动钢铁、石化、煤化、化、重型装备创造等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力争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在唐山“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加快实施科教立市、以港兴市、人材强市三大战略,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创造业基地。地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高新技术的应用为依托,高
2、科技设备也需要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和操作。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正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材为目标,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是从事技术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推动新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 .职业岗位人材需求分析电气自动化属于能源、装备创造、钢铁冶金等行业范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这些行业的几十工种相关,对高职层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来说其岗位可大体归类为:电工岗位、仪表工岗位、自动化技术岗位、电气传动技术及相关设备管理岗位等,这些岗位都具有基本相同或者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2022年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家500强特大型企业中排名第91
3、位,近几年已实现提升自动化、生产调度自动化、安全检测自动化、洗煤自动化、供电系统控制自动化等,正在向元煤开采自动化、运输自动化、排水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材。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材还有相当大的缺口。3 .专业建设基础(1)专业建设概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省高职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现有在校生467人。(2)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10人,4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9人。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校外兼职教师5人。形成为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骨干结构、专兼结构
4、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3)实践教学环境简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由专业实训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三部份组成。已有PLC、传感器、单片机实训室等11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变配电实训中心和综合实训车间两个实训基地和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东欢坨矿业分公司等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情况本专业坚持以“校企全程双向介入、教学做一体”作为人材培养模式。增加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及钳工、电工基本技能实训的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环节以认知实习、阶段专项实训、鉴定综合实训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等形式体现工学结合;以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等
5、3门课程为突破口,尝试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编写并出版了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及电力拖动等教材。(5)为企业社会服务情况本专业教师先后为开滦集团各矿业分公司、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安达公司和京唐港煤炭码头等企业累计培训员工IOOO多人次。本专业老师为生产企业进行技术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提高了合作企业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和企业生产效率,老师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校企双赢。二、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1 .专业建设思路依托校企一体、中央财政支持、我院为河北省煤炭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办学优势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遇,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
6、作用,在开滦集团各分公司及环渤海经济圈的相关企业开展岗位人材需求调研,完善人材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过程的软硬件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扩大定单培养规模,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产学结合密切、适合高端技能型人材培养的特色专业,为自动化专业群的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O2 .建设目标(1)环绕地域经济发展,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重组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的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2)以服务煤炭、钢铁、创造等行业为目标,创建适合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材培养模式。(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5门课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完善3门校级精品课,新建2
7、门校级精品课,争取建成省级精品课2,建设1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库。(4)加强课程开辟和教材建设,完成校企开辟课程5门,编写并正式出版校企开辟教材5部。(5)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使校内实训1/实验室数量达到13个,并与企业深度融合,建设和扩展校外实训基地及实训功能,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3个。(6)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引进和培养企业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礼聘企业行业技术专家15人;打造院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7)成立自动化技术服务部,对社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消化和技术服务,实现产学研结合。三、专业建设内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要紧紧环绕推
8、进“五个对接”,做好“十个衔接”进行,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人材培养模式,从人材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建设环绕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和唐山发展规划,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为成员重新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目标的制定及培养过程的实施全方位指导,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总结培养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以保证专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开滦企业办学的优势。(二)人材培养规格、专业方向及人材培养模式改革本专业毕业生就业
9、于环渤海及唐山周边地区的能源、石化、交通、钢铁、冶金、电力、装备创造业等行业及其相关产业,主要在电工、仪表工、自动化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等岗位从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工业控制、机电技术应用等电气自动化专业必备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适应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生产和管理岗位的高端技能型、实用型人材。继续完善“校企全程双向介入、教学做一体”的人材培养模式,以教学做一体为切入点,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参预的共同育人模式,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10、对接。(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设计理念,完成电工、仪表工以及自动化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等岗位的电气设备、电气控制路线、PLC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电气测量与检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等典型工作任务(项目)的分析研究,构建符合培养对象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2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辟和资源库的建设为实现本专业人材培养目标,今后三年将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虚拟生产环境或者真实工作场景为载体,采用情景教学、生产过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形式
11、,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密切结合,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创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开辟课程的力度,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工学结合课程以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在巩固和完善原有3门课的一体化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辟电机及电力拖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等课程的新型教学手段,使本专业的5门课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现有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等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动画库和视频库,增加摹拟生产环境资源,同时新建机电及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等院级精品课程,并争取有2门精品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为适应目前高职教学的需要,还将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技术 专业 特色 建设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