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
《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推动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泰州市质量发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全市以品质泰州建设为目标,树立全面、全程、全员的质量观,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品质、社会文化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立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系统思
2、维、市民满意,致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质态明显提升,质量综合状况稳中向好,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已逐步建设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其中医药、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实现销售收入3676.8亿元。在国内首创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发布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制定实施泰州市标准化条例,2018年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自2016年以来,泰州市在每年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均获评优秀等次。2018年度和2020年度先后获省政府督查激励,2019年度被国
3、务院表彰为全省唯一的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一)发展基础1 .质量强市建设持续深化。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坚持以标准引领品质城市建设,以质量变革推动经济发展,以管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运用质量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城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7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品质泰州建设大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建设品质泰州为追求。2018年,以市委“一号文件”出台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泰发20181号),明确实施“五大品质”提升工程。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泰发20208号),进一步深化升华品质泰州建设。2 .标准化战略富有成效
4、。在全省率先出台泰州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试行)(泰政办发(2018)89号),大力扶持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全国率先推进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2044号),大力发展专利+标准”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2018年5月,泰州市正式获批建设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成为江苏省唯一、全国第5个获批城市。全市累计研究制定国际国内标准1000多项,其中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项,建有国家、省级标准化试点99个。培育专利标准创新型企业56家,推动299个专利转化为标准。3 .质量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持续加大质量投入
5、,统筹推进品牌价值提升工程、知名品牌培育工程,市政府先后两次修订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扩大评选范围,增加奖励名额。首创推出泰州“名企、名品、名匠评选活动,为全市各行各业树立标杆。创新开展“泰州品质”认证评价活动,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出一批被社会认可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上下共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项、江苏省省长质量奖7项、首批“江苏精品”认证3项O4 .质量基础建设成效显著。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建成不锈钢制品、精细化学品、特种安全防护产品等3个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墙材、泵阀、减速机、磨料磨具和测绘仪器等5个省级质量(计量)检测中心;推动减速机、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小
6、提琴、儿童用品和学生用品等9个国家、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落户泰州;创新建立“泰检易质量基础“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以“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为载体,充分激活、利用、整合、优化系统内外检验检测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企业与检验检测机构间仪器、人才、技术互享互通。5 .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全面完善市场安全监管体系,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创新构建地下管线工程质量监管“123”制度体系(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强化两个主体责任,制定三项管理制度),全面强化住宅小区配套工程和成品住宅室内装修工程质量监管,工程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保持100%,工程质量投诉持续减少。在
7、全国率先推行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泰发20207号),将食品安全纳入对各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全市主要食品种类追溯信息上传率达100%,食品药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持续呈现“双下降”的趋势。创新开展消费品质量“随点随检”活动,消费品安全指数持续提高,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6 .质量共治格局日趋完善。秉承祥泰之州,品质为尚”城市质量精神,推进品质城市、品质乡村、品质社区、品质家庭建设相融并进,实现质量治理向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市民生活等领域延伸。制定全面落实从严
8、治党,两个责任”工作规范,在全国率先发布农贸市场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城市港湾建设与服务规范,在全省率先发布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在全国首创开展品质家庭”推选活动,深入开展卓越教育泰微课”、透明物管“泰优居”、农贸市场“星级提档”等质量治理活动,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质量工作多元共治格局日趋完善。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全市质量工作基础更加夯实,质量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质量治理成效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质量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对于质量技术基础的投入明显少于研发投入和生产投入,中小微企业尤甚;少数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理念缺失,对质量工作的认识程度、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部分企业
9、尤其中小企业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过程管理、出厂检验等方面把关不严,质量难以保证;服务业质量意识淡薄,服务质量短板成为制约服务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瓶颈;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增多、责任链条加长,质量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二)面临形势1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要全面加强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高度重视解决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各领域质量供给水平。2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大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10、局,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战略基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提升质量供给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深化质量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3 .推进市域现代化发展之路需要持续深化质量变革。“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窗口期、市域治理迭代升级的关键期,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要塑造新时期泰州竞争优势,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以标准提档、品牌增效引领价值链重塑,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11、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念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秉承“祥泰之州,品质为尚”城市质量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持续深化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致力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1 .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品质城市建设
12、,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2 .坚持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推进品质泰州建设,推动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3 .坚持标准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突出高标准引领高质量,注重发挥标准在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以标准引领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4 .坚持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
13、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关键环节,凝聚各方力量,完善质量治理体系,以质量变革提升城市质量治理水平,推动品质泰州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O(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增进人民福祉为着力点,质量创新为驱动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行业组织规范自律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质量治理体系。1 .质量发展成效更加明显。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95%,公共服务满意度达82%,建筑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人居质量持续改善,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的泰州品牌,拥有省级以上品牌数
14、150个,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不断增强。2 .质量创新能力更加增强。围绕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并举,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共同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质量创新投入,建立产业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平台,在一些产业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取得1200个质量攻关创新成果,产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8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0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o3 .质量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质量主体责任不断落实,管理体系持续升级。重点产业企业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
15、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组织达150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80个。超过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优秀企业积极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争创省级以上质量奖12个和泰州市市长质量奖45个以上。4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扎实。各类计量、标准、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和功能进一步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深化融合发展,不断适应新兴产业和新发展趋势的需求。围绕新兴产业和本市重点优势产业,推动建设5个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8个省级以上质量检测中心和4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分别达到15项和500项力争新设立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
16、技术委员会(工作组)12个以上。5 .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准入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质量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质量发展资金持续投入达5000万元。质量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企业首席质量官达3300名,力争企业质量人员占职工总数比达9%以上。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推动建立追溯体系、监控体系。广泛开展质量宣传,全社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表1泰州市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目标分类指标目标质量发展成效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5%消费品质量合格率95%公共质量满意度82%省级以上品牌数150个质量创新能力质量攻关创新成果数1200个省级以上企业
17、技术中心数28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数230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数4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68%质量主体作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180个规上企业通过质量等体系认证占比90%省级以上质量奖获奖组织数12个市长质量奖获奖组织数45个质量基础设施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数5个省级以上质量检测中心数8个省级以上计量测试中心数4个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数15项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数500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数12个质量发展环境政府质量发展资金投入5000万企业首席质量官数量3300人企业质量人员占职工总数比9%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十四五”时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18、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质量提升、质量监管、质量基础、质量文化、质量治理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深化升华品质泰州建设,推动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走在前列、争做示范。(一)聚焦质量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 深化先进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聚焦医药、化工、装备等支柱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生物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引导企业积极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引导产业和服务质量提升。支持骨干企业将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标准化、供应链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
19、加强质量、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指导。深化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建立产业集群质量提升服务体系,突出质量、标准、技术、信誉、效率和效益等要素,培育一批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专栏1:推进医药健康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抓住用好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培育“泰州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医药产业,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建设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紧扣建设“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名城目标,坚持产业化、特色化、资本化、国际化战略,结合泰州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推进泰
20、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开展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工作,探索示范区建设评价标准,完善医药创新链、价值链,建设自主可控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产业化为龙头,打造“科创+产业”“资本+产业”“头部企业+产业”“改革创新+产业”,构建创新动能更强、要素配置更优的产业生态系统。健全城市功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承载能力,建设引领长三角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更大区域提供示范。2 .推动专利标准融合创新。深化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总体要求,完善产业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州市 十四 质量 发展规划

文档标签
- 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 二十大高质量发展
- 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
- 党支部质量提升标准化达标自查报告4篇
- 功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专题党课
- 青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
-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 2023年10月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学习感悟17篇
- 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空间行动计划
-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 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
- 创美江苏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
- 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
- 县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助力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首善之区
- 新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领导讲话稿
- 海口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投资基金拟参股子基金申请表
- 什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