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docx
《泰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泰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根据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环境“十三五”时期,泰州中等职业教育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扎实推进“一高两强三突出”实践,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一)职教事业规模稳步提升。新增职业学校3所,高标准新建职业学校1所,改扩建3所。“十三五”末,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生22
2、566人,教职员工2261人(含民办),所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全市建成3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6个省现代化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5个省智慧校园、3个省领航学校建设单位、10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以省现代化示范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二)立德树人教育卓有成效。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双创通识教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有全省唯一的创新创业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班主任大赛成绩显著,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多人次在省
3、大赛中获奖。学生管理工作见成效,机电高职和泰兴中专被评为全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30强。(三)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和专业建设论证,指导各职业学校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做强品牌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13个、省品牌专业20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现代化专业群12个。全市6所公办学校均成为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特色。全市组建了8个职业教育集团,合作企业达310余家,建成了31个校企合作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8个大类专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制。进一步畅通人才培养通道,共计培养“3+4”项目87
4、3人,“3+3”项目2839人,五年制高职3646人,职业中专22462人,对口单招本科865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五)“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践有序推进。培育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省级名师31人,省级名师工作室8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专利118项。获得省教学大赛一等奖5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59个。省技能大赛累计获得16金49银240铜。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初级工通过率为100%,中级工为98.05%o(六)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中职学校共培养4231
5、8名技能型人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承接江苏省“百千万”人才培育计划,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实现“职教扶贫,创业富民”。累计完成156029人的社会培训任务。17157名学生接受了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4255名学生接受了跨境电商或者互联网+双创”实训培训。“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是面临新形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
6、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二是面临新挑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小而散”,与“做强产业、做强城市”需求差距较大,职业学校布局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布局发展。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课程开发与企业需求衔接不足,难以满足当前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未建立起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类型的预测和发布机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缺乏有力依据。三是面临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泰州将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构建“一轴三极三城”新
7、格局,厚植水城水乡生态优势,呈现,幸福水天堂,的美好图景,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与自信,拓展祥泰之州的时代内涵。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紧扣全市主导产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要求。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上,服务为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支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紧紧围绕“职教高考,着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紧紧围绕“产教融合”,着力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
8、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探索适应泰州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二)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就业相适应,结构合理,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紧密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互补,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符合泰州实际,具有泰州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 .具体目标(1)扩大事业发展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职教资源建设力度,满足职业学校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技师学院和机电高职整合,提升
9、主城区职业教育容纳力,支持技师学院创建省重点技师学院;重点打造省中职领航职业学校、做优做强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扩大学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十四五”期间至少新增1所五年制高职分院,全市五年制高职年招生规模控制在同期中职招生总规模的35%左右;加大普职融通力度,开设综合高中班;加强对民办职业学校指导,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2)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完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发挥思政联盟效能,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一批思想政治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培育一批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继续打造泰州“双创教育品牌特色,突出养成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深化体育艺术教育,培
10、养学生良好品质习惯。围绕“六个一”(帮助学生制订一份个性化成长方案、养成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参加一次校级以上竞赛、参加一类志愿服务或者创新创业活动、树立一个养成教育品牌),推进“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工作。(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职业学校教师招聘力度,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一支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文化课教师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80%o发挥好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作用,新增2-3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依托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保证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参与企业实践。(4)加
11、大产教融合力度。夯实专业根基,打造专业品牌。紧扣大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干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健立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建成2-3个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产教联盟;发挥好机电高职5个现有产业学院的示范辐射功能,建设2-3个依托中职学校、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的示范性校企合作共同体;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建设,培育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2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进一步提升全市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建设水平。(5)提高职教高考质量。打通与高职院校对口升学通道,落实好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教高考”成为学生升学
12、的主渠道。依托在泰高校,统筹推进“3+3”中职与高职衔接、“3+4”中职与本科衔接以及“5+2”高职与本科衔接项目。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教职20207号),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中职学生升入全日制高校深造比例达90%,本科录取率大幅提升。(6)扩大国际合作渠道。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江苏职业教育郑和计划”,建设“一带一路”培养合作联盟,将职教师资、学生国际学习、交流纳入学校教育总体安排。引进国外优质的资格认证机构,引进高端职业培训课程。职校开展境内外合作办学项目3-5个,推动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高质量项目。鼓
13、励学校在境外开展学历培养、师资培训、员工培训等。(7)彰显职教服务功能。构建政府统筹指导、社会共同参与、学校自主发展、学生多元成长的新机制。到2025年,确保学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省内领先,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承担社会培训人次与在校生数比保持在2:1以上。3 .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实现值2025年目标属性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4100约束性2.在校生规模(万人)2.53预期性3.省中职领航职业学校(个)03预期性4.五年制高职分院(办学点)(个)34-5预期性5.“双师型”教师占比(%)7280预期性6.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4预期性7.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710预期性8.中职
14、学生升入全日制高校深造比例(%)74.4390预期性9.国际合作高质量项目23-5预期性三、重点项目与任务(一)夯实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1.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聚焦泰州“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合作、高效能治理发展理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目标,加强学校发展的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将整合泰州机电高职校和技师学院两所职校,建设新校区,并且同步建设全市公共实训基地,整体提高主城区中职教育的容纳力、吸引力。中职学校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达标。全市中职在校生人数突破3万人,专任教师数量达标,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在15%左右,每个专业校内不
15、少于1个实训场所,校外不少于2个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设备值生均达1.4万元,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学校设施设备、场地等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校园安全有保障。2,完成领航学校建设计划。按照省统一部署,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组建督查评估团队,有效推动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泰兴中等专业学校、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三所学校省领航学校建设工作。统筹五年制高职教育基础性投入,加强综合能力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3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加快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智慧教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构建多维教学环境,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州市 十四 职业教育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