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委书记理论文章: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docx
《某某省委书记理论文章: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委书记理论文章: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莫某省参书汨理论立童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区展抓手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勉励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总书记今年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作为全国的创新型省份之一,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位,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过去五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级台阶,达到4.5万亿元,居全国第十位,实现了“总量居
2、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多年来,安徽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建强创新平台载体,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全力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承担11项国家级“全创改”任务、总数居全国首位。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每年实施IOO项左右
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总书记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安徽坚持把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支撑上,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6家、总数居全国第五位,去年平均每天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11家,总量超过L5万家,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4.7%提高到41.6%。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沿途下蛋”机制,目前安徽科创板上市公司20家,居全国第七位。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去年全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七位。探索建立
4、企业科技人员在高校院所任教、专家学者在企业兼职的双向交流机制,推进132家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突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总书记强调,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安徽坚持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创新环境,高标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建设。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52.7万辆、居全国第七位,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全球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人工智能产业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健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产业园等相互衔接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完善科技金融、科技经纪等科
5、技服务产业集群,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场景应用示范工程。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突出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安徽全力创造拴心留人的发展条件,去年新增人才84万、总量突破IloO万,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第八位。以感情留人,组织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强化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保障。以待遇留人,完善安家补贴、住房保障、科技分红等激励制度,对标沪苏浙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以环境留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以
6、事业留人,建好大院大所等平台载体,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在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安徽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2022年经济形势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了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了今年重点任务。李强同志作了
7、总结讲话,对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为目标指引,抓好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奋力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一、深刻认识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切实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从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中增强自信、保持定力。2022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
8、安全”的重要要求,有效应对多轮多地新冠疫情和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天气等冲击,推动全省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退减缓税等因素后增长6.6%,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4%、7.8%.3%左右,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精准有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执行“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三个高地”建设汇聚新动能。“3+3+2”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新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数字经济规模突破L3万
9、亿元。“四大实验室”建设全面推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得到攻克,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o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和湘江新区管理体制改革、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省属国企改革等顺利推进,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IOOO亿美元。三是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能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进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有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双碳”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粮食产量超600
10、亿斤,生猪产能创近六年来最高水平,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省本科录取人数较上年增加2.86万人,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从生动鲜活的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对于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大原则、大道理,我们要全面落实、长期坚持。从湖南看,2022年经济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上下发扬经验、团结奋斗的结果,有以下几条值得总结:一是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11、,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南落地见效。二是必须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增进民生福祉。三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巩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发展势头。四是必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始终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五是必须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行动指南,瞄准打造“三个高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践行“四新”使命强
12、担当、善作为、走在前。六是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于整体性、关联性,既努力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又尽量稀释风险这个分子,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从错综复杂的发展大势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既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困难挑战。从机遇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重构;党的二十大极大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气神,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叠加国家政策持续加力,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提升;湖南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态势延续,区位、科教、人力、产业、市场等
13、方面优势明显,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出现触底反弹迹象,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新产业有望快速增长,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体制、国企国资等改革释放发展动力活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支撑良好、潜力巨大。从挑战看,世界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等影响经济增长;湖南产业整体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阶段,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市场“天花板”和转型升级压力,房地产、政府债务、金融、疫情防控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总之,我们要
14、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勇于识变、应变、求变,善于发现、抓住、用好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原则,努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
15、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定为6.5%左右,主要考虑:一
16、是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着眼实现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党中央要求优势地区走在前、经济大省挑大梁。湖南作为全国经济十强省份,过去四年年均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以上,有必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势,以湖南一地一域发展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贡献。二是衔接落实湖南中长期目标。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2026年人均GDP达到10万元和“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6%目标,综合人口增长与价格指数变化,2023-2026年需年均增长6.3%左右,同时实现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现代化新湖南远景目标,也需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三是有利于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疫情防控三年来,湖南经济年均增速为5.5%左右,今年增长预期目标高
17、于三年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四是具备合理增长的支撑条件。今年中央“五大政策”协同发力,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与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完全可能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统筹”要求,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二是坚持扩大内需。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把深化供给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省委书记 理论 文章 创新 省份 建设 质量 发展 抓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