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3篇.docx
《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同志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央视热播,讲述“当代愚公”黄大发战天斗地,率领群众凿水渠、开山路、造粮田,改变草王坝贫困面貌的故事。剧中,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掷地有声,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做出最轰轰烈烈的成绩,作为青年干部,更应传承和发扬黄大发精神,用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解锁”为民服务密码用苦干实干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进取心,奋起速成“多面手”,解锁为民“初心”。修水渠遇到技术难题,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文盲的他,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
2、,最终成了“水利专家”。作为青年干部,要有“不会则学、不知则问”的进取之心,要把群众当“心上人”,破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无为思想、“前怕狼后怕虎”的畏难情绪,敢于“啃硬骨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做“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青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力,奋起练成“好把式”,解锁为民“真心”。开凿九千四百米的长渠,黄大发只能靠着简单的工具、如铁般的意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悬崖峭壁上铸造渠壁,终于水通了,他又带领群众修路、通电作为青年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
3、对标“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始终保持“赶考”状态,时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练就为民服务“好把式”,才能回答好不忘人民幸福使命这份民生“答卷”。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鱼水情,奋起勇当“蜘蛛侠”,解锁为民“决心”。当技术人员面临万丈深渊望而却步之时,黄大发二话不讲,就将缆绳直接系到了自己身上,“一双手”抓住绝壁险石,翻下悬崖为施工队伍打前路、做示范,除了心怀梦想和不懈坚持,他更可贵的是率先垂范,像“蜘蛛”一样绳拴腰间下悬崖的先锋精神。作为青年干部,要树立心中“红绿灯”,橹起袖子、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想民所想、
4、忧民所忧,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真抓实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攻坚克难,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持之以恒带领群众在风吹浪打中尽情奔跑,“跑出”群众幸福加速度。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近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凭借用心的制作、精彩的故事、丰富的细节和传神的人物塑造赢得全网关注,备受观众好评,其中黄大发修渠引水的故事更是真实感人,引人入胜。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一生只为修一渠”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断、舍、离”的榜样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担当作为。“断”心浮气躁,常怀敬畏之心。老支书黄大发36年如一日,从青丝到白发,最终在绝壁
5、上开凿出了一条9400米“生命渠”,撕掉了草王坝村贫穷落后的“标签”,摆脱了长期缺水的困境。通水后他紧锣密鼓张罗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想方设法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始终秉持“村子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榜样为“旗”,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发扬苦干、实干、加油干的硬作风,克服简单的事情不想干、复杂的事情不能干、艰难的事情不敢干的懒散思想,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时刻鞭策自己,努力用好心态、好思维、好方法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舍”麻痹大意,绷紧纪律之弦。黄大发总是把修渠的水泥当作“宝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山清渠 2022 电视剧 高山 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