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学习心得体会七篇.docx
《政法干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学习心得体会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法干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学习心得体会七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新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1995年国务院颁布信访条例,信访工作正式被纳入规范化轨道。该条例2005年作出修订,对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对信访条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整个条例共有七章五十一条,内容科学详实,贴合工作实际,我利用业余时间通读学习,受益良多,现浅谈几点体会:一、畅通信访渠道,倾听民众心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的“耳朵”,倾听群众心声,决不能闭眼塞聪。条例
2、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于信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畅通信访渠道,既方便了人民群众,也加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二、善用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条例明确信访办理流程,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
3、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办理时限,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工作中,没有良好的工作方法,必将举步维艰,只有科学健全的工作制度,才能形成整体联动
4、,有效运转,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维护好一方的和谐稳定。三、压实信访责任,增强工作使命感。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强调信访问题以事发地处理为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办理;明确因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导致信访事项发生的责任人的责任,以督促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履行职责,从源头上减少此类信访事项的发生,保障信访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明确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直接转送、督办信访事项的责任,重点突出督查、督办等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作用;强化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的责任,以提高信访事项的处理效率,强化源头管控责任,加大领导包案力度
5、,限期化解稳控。基层不稳,地动山摇,作为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使命必达,每每看到信访人来反映的问题被妥善解决,心中总是满满的成就感,信访人心暖了,我们也就暖心了。四、自觉维护信访秩序,推动解决到位。条例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基本要求,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从我做起,走街串巷向群众广泛宣传信访条例,在信访过程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明确告知权利和法律责任,引导群众合法、理性、逐级上访。对待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善待上访群众,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在实际
6、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信访事项,一时得不到解决,信访户变成了老访户,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我们不仅要规范办理流程,更要注重时效,在办理的过程中,及时跟踪进度,反馈结果,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多学、多做、多思,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一份满意答卷。政法书记学习信访工作条例体会交流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做好信访“明白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信访的各项工作中。通过“红
7、领工作站”“局长驻点工作室”“政法干警进网格”等平台,推进条例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深入群众解读条例,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二是健全机制建设,做好矛盾“化解人”。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完善工作网络,切实将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同时整合信访部门与职能部门工作力量,发挥好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作用,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努力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访一次。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群众“知心人”o我们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
8、表达、利益协调通道,努力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全面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信访干部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信访工作条例的制定出台实施,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坚持人民至上、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切实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使命的重要保证,对于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效能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基层一名信访工作者,我将坚持“三个始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锤炼过硬本领、弘扬严实作风,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新
9、局面。一是始终绝对忠诚,做到主动谋事。始终把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根本立场、领导体制、功能定位、重点任务、改革方向、方式方法、发力重点和组织保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信访问题化解当中去,在履职尽责中取得新业绩新成效、展现新作为新形象。二是始终敢于担当,做到务实干事。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工作理念,以开展“强省会、勇担当“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访工作条例 政法干部 信访 工作条例 实施 周年 学习心得 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2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