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材料、零件、成品的出入库管理规定.docx
《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材料、零件、成品的出入库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厂仓库管理制度材料、零件、成品的出入库管理规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江超联机械有限公司仓库管理制度一、目的1为了保证仓库管理的完善,数据核算的准确、及时,防止物资进出仓库管理过程中的损坏、变质,确保材料、产品满足要求特制定此制度。二、MS:适用本公司的材料(零件)仓库、模具仓库、包装物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等的进仓、出仓、贮存、保管等业务的运作,存卡、单据、帐簿、报表的编制管理。三、职责1、仓库管理员物资的进仓、出仓、公存和保管,存卡、单据、帐簿、报表的编制。2、其他人员管理制度的遵守。四、管理内容I1、仓库管理的通用要求k1仓库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了解各种材料的品种、名称、规格、型号、性能。1、2上架保管的材料,应做到分门别类按
2、行次一层次一位置排序摆放,标志明显,易于存取和保管。1、3仓库应按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一物一卡准确标设,存卡应逐笔登记材料的收、发、存,各项内容应填写齐全、准确。1、4为保证材料物资的安全,材料仓库人员应注意防火、防盗,并掌握基本消防知识,严禁有火险隐患存在,如明火、吸烟、非法用电,易燃易爆品、烧焊维修火花等。1、5经常巡视材料仓库物资,注意防潮、防变质等防护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1、6物资存放,进出环节注意防止渗、漏、变质等浪费行为,并保持材料仓库现场整洁整齐。1、7仓管员每日下班前应认真检查,确认无人滞留材料仓库后,关好水源,电源,关好门窗,方可离开,以确保材料仓库材料物资安全。
3、1、8无关人员只能在本仓相关或负货人员陪同下才可进入本仓。1、9气体、液体易燃物品的包装容器应牢固密封,安全可靠。如有破损、残缺、变形或物品分解变质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安全处理消除事故除患。1、10仓管员应熟悉消防基本知识,注意消防器材的有效期限。2、材料(零件)入库的管理2、1仓库收到供应商的材料(零件),仓管员根据质保部检验合格的验收单及已审批的“请购单”的材料品种、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项目认真核对点收,并开具入库收,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采购部保存。如验收项目不合格,或超出合理损耗的材料,不予验收,并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2、2因体积过大或重量
4、过重不宜进仓,而再接搬运到现场的物资、设备,仓管员应到存放地点核对验收。2、3因生产急用而来不及进仓,即由使用部门领走的材料、设备,事后仓管员应督促购物经手人、领用部门到材料仓库办理进仓和领料手续。2.4入库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零件)而退货,仓管员应根据相关单据开具红字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采购部保存。2.5为了保证退还材料(零件)资产的安全,严格要求在发货时要求对方在由我们开具的退货证明上签字确认。其相关证明单据仓库应妥当保管不得遗失3、材料(零件)出库的管理3、1生产、管理领用:批注I微软用户小在使用软件的前提下,电脑录入的 只有入库
5、单与出库单了,只不过类型不一样.如入葬单 有采购入库、完工入库等而填写的单据相当于证明材料,要与相关电脑单据进 行比较.A、各车间、部门领用物资,须持有该部门负贲人巾批的领料的办理领料手续。B、仓管员核对无误方可发料。由发料人、领料人在领料单上签名确认。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领用者保存。3、2退料:A、使用部门退回原领出的未用全新材料或由于各种原因退回材料仓库的材料,仓管员核对无误,按退回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填制退料单,并经质枪员确认,冲转原领用数,并由仓管员和退料人签名确认。B、对退回材料管理与库存材料管理相同。但如退料原因是由于材料不合格,则应立即与采购
6、部联系,与供应商协商解决,不得拖延不报造成积压。4、委外加工出库管理4. 1发料领用:A、仓管员根据生产部提供的委托加工协议等相关收据发货,并开具出库单(委外加工专用),出库取(委外加工专用)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生产部保存。5. 2退料A、在委外单位未进行加工处理前,发现产品有问题而不能进行加工而退回,则仓管员应开具红字出库单(委外加工专用),出库单(委外加工专用)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生产部保存。4. 3为了保证委外加工产品资产的安全,严格要求在发货时要求对方在发货单等有关单据上签字确认,如不便在发货单上签字确认,应要求对方在收货
7、时开具有关单据确认收货。其相关证明单据仓库应妥当保管不得遗失。5、委外加工入库管理5、1在委外单位加工完华后,仓管员根据质保部检验合格的验收单及相关单据认真核对点收,并开具入库单(委外加工专用),入库取一式三联,一联材料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生产部保存。5、2在生产中发现验收入库的委外加工产品有质量问题而重发委外单位进行加工处理,仓管员应根据有关单据开具红字入库单(委外加工专用),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仓由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生产部保存。并发货I返工5. 3为了保证返工加工产品资产的安全及加工费的正常核算,严格要求在发货时要求对方在由我们开具的返工发货证明上签字确认
8、。其相关证明单据仓库应妥当保管不得遗失。6、半成品|入南的管理6、1仓库收到生产完成的半成品,仓管员对半成品品种、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检员检险合格答名等项目认真核对验收,并开具入库单,入库单式三联,联仓库自存,瞅交财务部记账留存、联由相应车间保存。6、2因生产急用而来不及进仓,即由使用部门领走的半成品,邪后仓管员应督促经手人、领用部门及时到仓库办理进仓和领料手续。6、3经验收合格,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若验收不合格应及时通知车间处理。7、半成品出库的管理7、1半成品的生产领用:A、每天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要求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填写领料单交半成品仓库领料。B、各车间、部门领用物资,须持有该
9、部门负责人审批的领料单和生产通知单办理领料手续。仓管员根据生产产品数量与领用材料数量符合本公司材料消耗定额后方可发料。发料时由发料人、领料人在领料单上签名确认。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自存,一联交财务部记账留存,一联由领用者保存。C、若领料单请领材料生产车间无法次领用,可分次领用,发料员于领料单上注明。7、2退料:批注Iwt软用户21:、第个郃分,就是你说的咋房 管理.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产品,库房管理都应一视同 仁,部分产品的返工,对摩房仅仅意味着产成品退 库,原来收了 IOO件,现在有20件退回,因此仓库 方面应开具红字入座单:第二部分,你担心对方不认账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 问SfL那你为什么不
10、担心你的委托材料发出后对方不 认黑呢?这说明我们在业务环节必然还存在着一些控 制手段.仓库开具红字入库单,业务还需仅此批产品 办理运输发货手续,还需对方加工人员进行签收,费 任明确到业务人员,自然也就规避CH多问曲.总之,财务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但另一方 Ifri.也不能一味的做保姆,把很多不是自己的何遨都 拿来包办了,这也不行。二、开具红字入库单的好处:1、在进行查询中可以 在版本中就知道了返工的多少。2.账本上的数量也好统计三、在委托加工中还要注意对方加工完之后发货给我 们,如发货是IoOO个,而我们检脸入库是800个, 200个的是我们当时就返还给他r,这个时候我们就 需要证明发货
11、200个给了他,而H.是退货返工.四、外发加工是ERP系统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很多 系统对于外发加工考虑得都不野详细,有常见1;* 批注3:什么是半成品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 半成品仓底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带 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不包括从一个生产车间转给 另一个生产车间维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 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这类白制半成品属于在产 品,半成品存货受损价值的A定方法半成旦存货受损价佗确定方法如下:半成品的受损价值与产成品受损价值的计算方法 相同,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也按“料”、“工、费三项 成本核算.半成品在评估操作过程中,要正确计算其实际成 本比
12、较更杂,因为半成品为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 品,实物形态及完工程度各不相同,应分别不同完工 程度进行核尊.1、“料”为直接材料,有的半成品材料是一次性投 入的,有的半成品材料是根据工序分批投入的,应按 所完成的工序实际的投料进行核算,材料单价与原材 料中的主要材料造价相一致。2、工”为直接人工,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及产JA、使用部门退回原领出的未用全新半成品或由于各种原因退回仓库的半成品,仓管员核对无误,按退回半成品名称、规格、数量填制退料服,并经质检员确认,冲转原领用数,并由仓管员和退料人签名确认。B、对退回半成品管理与库存半成品管理相同。但如退料原因是由于质量问题,应立即与半成品生产车间协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厂 仓库 管理制度 材料 零件 成品 入库 管理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2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