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1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docx
《XX县2021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1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进一步提高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水平,挖掘农村电商潜力,提高城乡双向流通效率,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探索电商兴农共同富裕新模式,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我县电子商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提
2、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商业体系转型升级,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政府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聚焦短板,巩固提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用好现有设施设备,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商贸流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现代化水平。因
3、地制宜,鼓励创新。尊重乡土文化特点和农产品流通规律,挖掘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立足区域实际,大胆开拓创新。加强统筹,抓好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体系。结合实际确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指导监督和绩效管理,层层抓好落实。二、实施目标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使电子商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扶贫攻坚、便利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实现以下目标:到2022年底,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建成1个电商产业园,升级改造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
4、商服务站点行政村(社区)100个;建设1个县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实现快递物流、村级电商服务全覆盖,脱贫村电商服务全覆盖,有效降低快递成本;农村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初步实现物流共享统配;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培训3000人次以上(电商培训转化率20%以上),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10名,培育一批能够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的电子商务主体;建设本地优质农产品供应链,打造1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个具有较高美誉度和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电商优质品牌,有力带动农村产品上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三、实施内容(一)完善
5、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改造公共服务中心软硬件配套设施水平,完善现有电商大楼孵化、培训、直播、路演、摄影、大数据、展销等公共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免费开放创客空间,定期举办互联网+乡村振兴论坛、电商技能或创业比赛、电商创业沙龙、产销对接等活动,鼓励企业、专业机构直播带货常态化;制定并广泛宣传电商产业园入驻优惠政策,吸引本地电商企业聚集,重点培育引进专注农产品上行的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完善电商产业园服务配套,提供资源对接、业务咨询、行业统计、人员培训、视觉文创、创业孵化、人员招聘和金融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本地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鼓励网络开发、美工设计、法律咨询、会计代办、网红直播、
6、新媒体、电商代运营等类型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本地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赋能,提高基层政府、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电商产业园新增孵化入驻企业20家以上,一对一重点服务培育电商企业不低于30家。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的培训。针对乡村干部、工业企业负责人、电商微商户、合作社负责人、创业青年、农村经纪人、电商站点负责人等群体,持续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围绕拓宽农村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完善产品包装、摄影美工、直播带货、网点运营等课程。注重对培训效果的实效性考核,重点加强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培训力度,提升网络主播个性
7、化设计和技能,推动电商直播与产品供应链建设协同发展,支持主播与品牌资源深化合作,力争培育一批优质主播。对接就业用工单位,强化跟踪指导电商创业、网购网销等,提升培训效果。力争到2022年底,完成各类电商人才培训3000人次,培育10名电商创业带头人,5名本地优秀主播。强化培训转化机制,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创业就业的辅导支持,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基础,切实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短板问题。完善培训后服务机制,避免“一锤子”培训,详实记录培训对象和服务内容。培训工作要符合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和地方关于培训的相关规定。改造升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体系。整合供销、邮政、农村淘宝等电子商
8、务服务站点,统一布局,多站合一,盘活资源,补齐短板,改造升级村(行政村)级服务点,优化整合农村物流站点,提高村级物流及服务站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站点管理制度,激励优质站点,加强对站点负责人的培训力度,提高操作熟练度,提升服务水平;由公共服务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开展业务指导,建立台账制度,加强服务站点的信息管理和原始凭证等档案管理,完善数据报送制度;巩固提升站点服务及盈利能力,提高站点存活率,在提供代买代购、农资、缴费、物流等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基础上,叠加金融、旅游、教育、供应链、行政代办等公共服务,结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打造集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二)
9、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XX县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打造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完善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智能分拣、车辆运输、仓储管理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中心按照“统一分拣场地、统一调度运力、统一分拣流程、统一配送模式、统一客服售后、统一服务标准”的“六统一”模式进行运营管理;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加速商贸、货运、仓储等物流资源集聚发展,促进快递、电商协同发展,推动快递企业拓展仓储物流业务,为电商企业提供商品存储、打单、包装、发货及配送一体化服务,提高共同配送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改造、升级现有农村电商
10、物流服务站点,加强县级物流中心与站点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形成“一站(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建立12个乡(镇)级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中心,100个村级(社区)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点。通过多业融合、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探索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建立快递进村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客货运站场、村村通客运班线等资源,优化物流线路,乡村服务站点配送服务覆盖率100%,解决从乡镇到村“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实现“乡乡有网点”,争取“村村通快递工(三)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
11、型升级,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的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鼓励本地商贸流通企业嫁接社区团购、移动支付、新零售等资源,促进业务流程改造,形成本地化、连锁化、信息化的商品流通网络。依托乡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网点等现有资源,支持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供应链下沉,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销直供等业务,丰富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商品供给。依托社区电商团长、电商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发起社群营销,拓展产品社区团购、预售、配送等服务,创新消费模式和供给方式。推进线下消费加速“触网”,鼓励区内传统商贸、菜市场、农贸市场、住宿、餐饮、工业
12、企业以及农村食品经营店等实体商业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发展“云逛街”等新模式,采用“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中央厨房+线下配送”“无接触配送”“餐饮+零售”等方式进行经营;鼓励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经纪人等,拓展线上商城、社群营销、社区团购、众筹、预售等业务,完善集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畅通本地内部循环,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鼓励“中华老字号”“荆楚优品”等企业改造升级,拓展电商渠道,促进传统企业产品流通提速、品质提升、品牌升级。(四)打造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强化XX农产品供应链基础,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手工
13、、旅游、民俗等特色产品及服务)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制定网销农产品加工、分级、包装流程规范,为本地农村产品开展流通许可、生产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培育、品控溯源和质量认证等综合服务,提升初级农产品的标准化、品质化、网货化、品牌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村产品质量检测“多检合一二围绕“两茶”“两竹”“一药”、食品加工、水果等特色产业,以小麻花、红薯汁、雷竹笋、茶叶、豆制品、腌菜、米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培植一批家庭工坊、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
1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XX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打造1个电商区域公共品牌,2个优质农产品电商品牌。通过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创立、统一品牌形象、品牌推广和品牌维护等工作,建立授权使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及产品目录,将XX、XX、XX白茶、XX豆腐、XX米酒、XX等名特优、“二品一标”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公共标识体系,统一宣传、保护,为企业品牌和商标提供政府背书;发挥以小麻花为代表的食品产业品牌优势,反哺公共品牌,带动XX特产出XX;运用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结合线下互动广告宣传等多种营销手段开展产品、品牌宣传。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开展“二品一标”认证,积极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2021 电子商务 农村 国家级 示范 项目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