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行动计划(2021—2023).docx
《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行动计划(2021—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行动计划(2021—202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全面落实省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为目标,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为我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
2、实健康基础。二、工作措施(一)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建设1.加强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全面加强市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辐射闽西南的区域中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思明区、湖里区和集美区疾控机构设备配置基本达到设区市水平。推进区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配置一批急需基础的微生物检测和理化分析设备,促进提升体系能力水平。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市、区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特别是应急检验检测能力,包括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生化辐射防恐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持续加强市、区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配备。(责任单位:市
3、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2 .加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市疾控中心各专业技术指导服务职能、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执法职能、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协同功能、乡镇(街道)基层公共卫生网底功能。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市疾控中心各专业设置首席专家,打造省内一流专业团队,建立现场流行病学实训平台,重点加强疫情形势研判、传播规律研究、流行病学溯源等能力培训。打造6支卫生应急队伍,提升突发、新发传染病4-6小时内的快速病毒鉴别能力,2023年底完成。(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3 .加强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健全“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多层级突发传染病
4、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加强疾控机构、口岸、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检验机构、药店等协调监测和信息共享,完善监测哨点,完善市传染病疫情监测溯源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4 .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开展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按照发热门诊设置标准,新建、改扩建23个市、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发热门诊,并配置必要设施设备。2022年底完成。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设发热哨点诊室,有条件的机构按照发热诊室设置标准新建或升级改造发热诊室,配置传染病防控有关设施设备。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挥基层发热筛查哨点
5、作用。规范发热筛查哨点的改造建设、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实施传染病床位建设。依托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并整合院区北侧医疗用地,设立独立建制的市级传染病医院,编制床位800张,打造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区域医学中心。(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5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推进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和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突发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基地建设。2022年底完成。(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二)提升医疗服
6、务体系服务能力1.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呼吸诊疗中心,提升综合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建设,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力争到2023年底超过40%的基层医疗机构达至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2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复旦中山医院、复旦儿科医院、川大华西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院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推进复旦中山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期项目和科教楼项目建设,推进复旦儿科医院科研楼建设和落实岛外院区用地。加快川大华西医院筹
7、备及开业工作,2022年正式投入运营。加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院二期康复楼建设。积极挖掘争取新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3 .提升医疗水平建设。继续巩固加强全市5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4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根据省卫健委“创双高”方案的总体部署要求,遴选新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市卫健委、财政局、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4 .加强市、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大华西医院、环东海域医院、马銮湾医院等12个医疗机构基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5 .规范社会办医建设。落实监管责任,开
8、展“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督促各社会办医疗机构修订完善现有医疗规范和制度。加强市级医疗质控中心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控制督导工作,指导社会办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鼓励民间资本办医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厦卫规2021)1号),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每年的医保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进行补助,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新增床位,按文件标准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三)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推动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区建设。完善思明区、湖里区妇幼生育全程服务项目
9、,突出保健特色;鼓励各区完善条件,积极申报妇幼保健能力提升项目和省级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区;推动市妇幼保健院与区妇幼保健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妇幼医联体合作模式,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2 .提升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按照省卫健委制定的二、三级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考核要求,结合实际,依托产科质控中心、市围产协作组,开展妇幼健康提升岗位练兵,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三级社会办医机构)产科服务能力、产儿科协作、疫情防控等各环节进行点评。到2023年,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完成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有条件的区级中心参照执行。(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卫生 健康发展 建设 行动计划 2021 2023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