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docx
《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实XX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决定实施XX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改革创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为我省转型发展瞠新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资源
2、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需要,对接我省传统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六新”突破,按照科教强省、人才强省的新要求,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做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重点支持建设60所左右基础能力强、校企合作深入、办学质量高的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到2023年,列入计划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引领带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质培优,使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建设原则一一坚持产教融合。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拓宽校企合作内容和途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互惠共赢,
3、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坚持扶优扶强。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引领高水平建设、开展高水平办学、聚焦高水平育人,积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特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立足XX实际,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我省产业走向全国、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重点任务(一)高标准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各方面全过程,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
4、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高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5、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打造思想政治示范课堂,形成德育特色案例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创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校企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持续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三)高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实训
6、基地、创新基地,协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合作开发岗位规范、教学资源。施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政校行企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质量评价机制。牵头组建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行模式,促进集团成员间深度合作、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四)高水平建设骨干特色专业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2-3个高度对接产业的骨干特色专业,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融入教学内容,每个骨干特色专业建设6-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实现教材、教
7、辅、实习实训项目、课件、主题素材库等有机融合,创新教材形态,助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推动“课堂革命”,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和学生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按照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1-2个以产业链为基准的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共享共建教育和培训资源。(五)高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8、,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第一标准,提升教师思政工作、专业教学、实训指导、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全面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实践以及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优化教师结构,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兼职任教,“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不低于75%,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名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助推教改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六)高效力提升治理水平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构、管理制度、标准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 建设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