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docx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分析调研报告投资管理部编制(2012年8月)目录一、城市概况11.1 地理区位11.2 行政划分213人文环境21.4 交通情况3二、广州市宏观经济分析42.1 经济总量分析42.2 产业经济分析52.3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72.4 居民消费力分析7三、广州市城市战略与规划93.1 城市进展战略93.1.1 城市定位93.1.2 以广州为核心构建珠三角一小时都市圈,引领区域进展103.2 城市规划战略143.2.1 人口规模163.2.2 用地规模163.2.3 城镇体系173.2.4 片区划分183.2.5 交通体系203.3 重大经济项目动态23四、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分
2、析254.1 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分析254.2 房地产市场消费分析264.3 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274.4 房地产政策29五、广州市土地市场分析335.1 土地交易情况分析335.2 土地市场分析35六、广州市五证办理前提条件37七、广州市品牌开发商分析37八、我司进驻广州市场分析38一、城市概况1.1 地理区位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东莞市,西邻佛山市、中山市,北通清远市、韶关市,南濒南海
3、。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与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与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与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21%。其中,市辖10区面积3843.43平方千米。2010年末,广州市户籍总人口为80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IL5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64.29万人。困山壮跃IM=L uS Z 遍&X)兴亍4梅工梅州W上It于 ww*.lvoull4om广州市空间区位图1.2 行政划分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后
4、,广州市的行政隶属关系与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与调整。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与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市辖10区面积3843.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1.7%;2个县级市面积3590.97平方千米,占48.3虬美1.3 人文环境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秦汉以来,广州就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的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19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9个。广州宗教历史源远流长。佛教、道教
5、、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广州宗教文化底蕴深厚。至2010年末,经政府批准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72处,还有1处外国人宗教活动临时地点。最为特别的是在广州旧中轴线上分布了五大宗教近10间重点寺观教堂,勾勒出宗教文化与广州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特殊人文景观,增添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1.4 交通情况广州为华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拥有海陆空全方位畅通无阻的交通条件。空运海运铁路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铁路交通发达,拥有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广州西站五个客货运站,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广茂铁路、广珠铁路、广深铁路、广九铁路、广梅汕铁路交汇与此,此外,武广高铁、广深港高
6、铁、南广高铁穿境而过,西部沿海高速铁路也正在建设中。广州地铁线网 TF 意图 Guangxhou Mtro Sytm Map广州地铁是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开通了1、2、3、4、5、8号线、广佛线、APM线,6、7、9号线也正在建设中。为打造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轻轨系统也正在建设中,其中广珠轻轨的广州南至珠海北段已开通。公路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国道,贯穿广东省内98席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四条内环路放射线、珠二环等。高速公路二、广州市宏观经济分析2.1经济总量分
7、析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11:广东省各市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进展速度一直位于广东省前列,2011年,广州市的GDP总量为12303.12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一。2011年广东省全年GDP增速为10.0%,全国GDP增速为9.2%,广州市全年GDP增速为11.0%,尽管较上年有所放缓,但GDP增速稳固,增势好过全国与全省。广州市历年GDP及增长率数据来源: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市GDP总量一直都保持增长,在2010年突破万亿,达到10748.28亿元,GDP总量也一直都保持有10席以上的增长速度,说明经济进展平稳,经济运行良好。2
8、.2 产业经济分析广州市历年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三大支柱产业历年产值及增速(单位:亿元)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人.II二乂I20072008200920102011U.UV7汽车制造业产值1622.261849.922280.62878.443066.32I=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837.231023.351334.061802.752024.75I=I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1408.071635.641628.431968.372489.28T-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速3
9、7.40%8.10%30.40%21.20%3.40%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速1.70%17.70%32.10%32.80%11.50%IT-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增速26.70%15.20%1.70%18.50%23.80%数据来源: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市产业结构逐年优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不断上升,在2009年达到60乐并持续上升。2011年,广州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8:37.2:61.0调整为1736.8:61.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虽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但是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较大,增速起伏大。2011年,三大
10、支柱产业受日本大地震冲击,增长放缓。全市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7580.35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3066.32亿元,同比增长3.4%;电子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024.75亿元,同比增长11.5%;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产值2489.28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10.9个百分点O2.3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数据来源: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直保持增长,但增速呈现倒U型。在2010年亚运累积高基数的条件下,2011年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0年呈现
11、大幅度回落,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3413.5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低于全国(不含农户,23.8%)与全省(17.6%)平均增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6.74亿元,同比增长32.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8.28%。2.4 居民消费力分析数据来源: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且每年保持在500亿元以上的增长额,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3.02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高于全省(16.3%),与全国持平。2007年至2011年间增速有所欺负,但都保持在15%以上,消费需求依然旺盛。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T一增速数据来源:
12、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广州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连年增长,2011年突破一万亿元,但是从2008年开始,增速逐步放缓,到2011年放缓至10.4机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T-增速数据来源:广州市市历年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2011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元,同比增长12.3%,增速低于全国(14.1%);增长速度从2009年开始每年递增,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突破3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三、广州市城市战略与规划3.1 城市进展战略珠三角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列简称“纲要”)对广州市的城市进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13、“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与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优先进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与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根据广州城市总体进展战略规划(2010-2020),对未来广州市城市总体进展战略目标确定
14、为: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打造综合性门户城市、南方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大都市。3.1.1 城市定位广州的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一综合性门户城市、南方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 国家中心城市构建面向国际的中心功能,扩大国际影响,带动区域融入全球化。打造国际门户与综合交通枢纽,进展成为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心与交通信息服务枢纽。形成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国家长远利益与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突出高端引领与辐射带动能力,携领区域一体化进展。展示民族精神与现代文化,探索经济开放、体制改革
15、、社会与谐与生态文明的科学进展道路。 综合性门户城市强化在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的中心地位,强化在统筹珠江东西两翼产业进展与优质生活圈建设的携领作用,强化在泛珠三角地区的集聚辐射与综合服务能力。与周边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协同进展,构建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成为中国参与全球进展的世界级都会区的中心城市。 南方经济中心建设具有广泛区域影响的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资讯中心与南方生产服务中心,成为现代国际城市。 世界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国际交流活动的集聚地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
16、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3.1.2 以广州为核心构建珠三角一小时都市圈,引领区域进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进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形成“一脊三带五轴”的进展轴带体系。强化城镇、产业的轴线拓展态势,构建由一条环珠江口湾区的区域进展“脊梁”(“一脊”)、三条东西向分布的功能拓展带(“三带”),与五条南北向贯联的“城镇一产业”聚合轴(“五轴”)等共同构成的网络状进展轴(带)体系,以线(进展轴带)聚点(城镇与产业地区)、以点带面(都市区与城镇群),整合、优化城镇群空间结构,并形成向内陆与海外多方向强劲辐射的空间进展态势。在珠江三角洲区域进展“脊梁”中,广州主城区是高端服务中心,广州东部地区、南沙
17、、花都一白云等作为重要进展节点。广州主城区同时是北部城镇拓展带核心,与由广佛肇构成的中部都市区的核心地带。X以“快速轨道网”与“高速公路网”作为1小时都市圈的交通体系骨架,实现1小时城市圈与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交通时空圈“快速轨道网”要紧解决城际的公共交通,高速公路网”着重于私人轿车交通与货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快速干道网络,能较好地解决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连通,实现1小时轨道网与3小时高速网的都市圈目标。结合轨道网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网络。以“区域共享”与“珠三角同城化”理念为进展导向,以“双港双高”(以世界级的空港、海港为龙头,以内外衔接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为支撑)为核心建设
18、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小时都市圈将以世界级的白云机场、南沙港、铁路新客站三大枢纽为龙头,推进珠三角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城际铁路网络的建设(公共交通)与高速公路网络(私人交通与货运交通)的优化改善,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地区与邻近城市60分钟互达;广州中心城区至珠三角任何一个地级市不超过90分钟。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2小时全省轨道交通出行圈;构筑辐射省内所有地级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广州市区至广东省任一地级市与泛珠三角任一省会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直达。(1)建设“一环、七射、三联络”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区域城际轨道网络结构示意图规划以广州为中心的“一环、七射、三联络”的城际线路(城际轨道交通线在广州
19、境内长度约326公里)。 一环:广佛环线-广莞惠-穰莞深; 七放射:广清城际、广佛肇城际、广佛江珠城际、广珠城际、穗莞深城际、广莞惠城际与广惠城际; 三联络:广佛城际、肇顺南城际与中南莞城际。(2)建设“两环十五射”的高速公路主干网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示意图构建以广州、佛山主城区为核心,覆盖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的“两环八主七次”的环型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络。构筑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高速公路格局,成为华南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中心、公路客货运输枢纽;加强机场、港口、铁路枢纽与高速公路的联系,强化高速公路、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实现广州至广东省任一地级市、广州至泛珠三角地区任一省会城
20、市的高速公路直达,广州中心城区高速公路至广佛莞要紧地区不超过一小时,至珠三角任何一个地级市不超过90分钟。 两条环线珠二环高速-广明高速、珠三环高速-中江高速。 十五条放射线主干高速路:京珠高速、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广珠东线高速、广珠西线高速、广佛高速、新广肇-二广高速通常高速路:广清高速、机场高速-广州至乐昌高速、大广高速、广河高速、广江高速公路、广明-江罗高速、广三-广梧高速、广惠高速。3.2城市规划战略2009年,按照“继承、进展、创新、提升”的原则,结合新的进展背景与形势,制定了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战略目标:强调区域视角,主动谋划、不断加强区域服务职能,建设国际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带动
21、区域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产业、生态、交通等中心职能,凸显广东省省会与珠三角核心城市地位;推进广佛同城化,为区域协调进展提供示范。继续推进“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战略,同步实施“中调”,构建层级分明、职能明确的城镇体系,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形成舒展的紧凑型多中心网络型空间结构;识别重要的空间战略要点;提出从外延拓展战略向内涵提升战略转移,明确从“拓展”走向“优化提升”的城市总体进展战略。广州Ili市忠fl11规划(如口一202口)用道诵多空间他家理划图MRHHMaMRaBrIRaHWWv*WtnaMBRW3.2.1人口规模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广州市域适宜的总人口约1200T5
22、00万人。根据研究,在确保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基本满足人口增长需求的前提下,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速的前提下,广州市2020年城乡总人口适宜规模在约为1300万人。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规划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规模为12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1170万人,农村人口约130万人。3.2.2用地规模协调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操纵建设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广州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操纵在1772平方公里以内。构建由主城区一副城区一卫星城一小城镇形成的组团进展、相互协调的市域城镇体系。广州IS市总AH规划(如
23、0-2020)再回UI第IS系规辍篝组结初图 主城区主城区一个,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综合服务中心。 副城区副城区六个,包含番禺、黄埔-萝岗两个副中心,空港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荔城、街口两个片区中心,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 卫星城卫星城是位于主城区与副城区外围,专项功能鲜明、相对独立,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重点城镇。 小城镇小城镇是城镇人口规模小于15万的中心镇与通常建制镇,产业具有一定特色,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动乡村进展的前沿城镇。市域城镇空间体系构成类别数量名称及范围主城区1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白云白云五线及流溪河以南)副城区6番禺副中心黄埔-萝岗副中心空港新城南沙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房地产市场 研究 报告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