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征求意见稿).docx
《荣成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成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征求意见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荣成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荣成市农业农村局二。二三年五月近年来,我市以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推广生态循环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家肥生产加工等新技术,全市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动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由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荣成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本规划,作为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一、现状与问题(一)工作基础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得到巩固发展,生猪、奶牛、肉牛、山羊、家禽存栏21.13万头、0.68万头、0.093万头、0.02万头和475.26万羽。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2家,威海市级标准化示范场52家;65家规模养殖场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认证数量在威海市名列前茅;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全部实行TMR饲喂、秸秆青贮、标准化挤奶厅等现代养殖技术,大型奶牛养殖场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奶牛和生猪良种率达到100%,初步实现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生态畜牧业示范建设
3、目标。表12021年全市畜禽养殖存栏量单位:头、只、羽序号镇街生猪奶牛肉牛山羊家禽1埠柳镇14830013501090002成山镇805033700911003城西街道27000001520004斥山街道20500602001150005大瞳镇32703000002410006东山街道82500004805007港西镇75020001000008虎山镇23213044003250009崂山街道83000005000010俚岛镇96619630024900011宁津街道28733098024000012人和镇3114000070846013上庄镇345000017900014桃园街道241000
4、065000015滕家镇145254500025200016王连街道37000003400017夏庄镇243800004000018寻山街道161800007750019崖头街道9609002300900020崖西镇329011000057800021荫子镇144000072000总计21128267709632004752560注:表中养殖量为规模养殖场与养殖户养殖量的加和,港湾街道无畜禽养殖。畜禽养殖布局进一步优化。2011年,荣成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完成治理养殖场(户)2000多家。在治理方式上,根据不同畜禽种类的养殖特点和养殖规模因类制宜,形成了
5、大型猪牛养殖场、中小型猪牛养殖场、鸡养殖场和毛皮动物养殖场的治理模式,按照“一控两分三防两配套一基本”的要求,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建设配套三格式化粪池”等污染治理设施,对养殖过程产生的粪污进行初级处理。其中雨污分流: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采取加盖防护板等措施,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干粪堆积场:根据养殖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溢流”的堆粪场所;粪污收集池:配套建设足够容积的粪污收集池,池体建有可移动的盖板(膜),周边有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语。同时,养殖户与周边种植户签订粪污消纳协议,确保经处理的粪污还田。2017
6、年,集中开展了禁养区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禁养区内养殖场(户)关停或搬迁工作。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畜禽养殖生产布局,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根据国家、省、威海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荣成市政府制定了荣成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是初级处理还田。全市共有规模养殖场223个,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建
7、,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二是生产加工农家肥。部分规模养殖场建设肥料生产车间,购置农家肥生产设备,利用自身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生产生物农家肥。我市博海禽业、桃园种禽、淼海实业等养殖企业已开展生产。三是建设大型沼气工程。以大型养殖场粪污为原料,采用厌氧发酵池等技术,对粪污处理后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利用,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恒大大瞳奶牛场、埠柳华育养殖公司、威海纯家牧业等养殖企业已完成大型沼气建设。四是奶牛发酵床养殖。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对养殖产生粪污喷洒菌种,对粪污进行发酵处理,经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将粪便直接分解为可利用的有机肥,用于农业种植。成山红君奶牛养殖场已采用此
8、项技术,并取得良好的实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建立禁养区关停搬迁养殖场(户)常态化的巡查机制,禁养区内无复养现象发生;畜牧部门、各镇街定期对辖区内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回头看”检查,重点加大对群众生活影响大、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河流等养殖场(户)污染巡查力度,保证养殖污染处理设施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养殖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021年全年共计巡查养殖场(户)16000多次,下达指导意见书800余份。畜禽养殖模式进一步探索。我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选择了10家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大型规模养殖场作
9、为先期治理试点,对治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污染治理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畜禽种类的养殖特点和养殖规模因类制宜,采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治理方法,通过建设“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建设配套三格式化粪池”等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粪污“零排放”的生态畜牧业建设目标。(二)存在问题1 .养殖异味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从近年来各级环保督察反馈及群众投诉举报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来看,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养殖异味污染,原因是畜禽养殖场(户)距离村居较近。2 .粪污处理不彻底从全市养殖粪污处理方式
10、看,只有少部分规模养殖场通过生产有机肥、建设大型沼气等,对粪污进行有效处理,其余大部分养殖场(户)仅仅是对粪便、污水进行简易物理方法处理。3 .粪污处理消纳渠道窄部分养殖场(户)自有土地有限,养殖粪污,特别是养殖污水处理难,这在一部分无消纳土地的中小型养殖场、专业养殖户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粪污消纳渠道单一,少量养殖场(户)存在污水溢排、漏排现象。4 .粪污治理设施有待进一步规范虽然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已达到100%,但部分畜禽养殖户仍存在配套治理设施不科学、配套消纳设施不全的问题。养殖户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主要是粪污储存设施,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大部分采用堆肥方式,但堆肥处理程序不规范。多
11、数养殖户对技术细节掌握不到位,堆肥时间不够,致使粪污没有腐熟充分,没有达到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与寄生虫卵的目的,不能发挥应有肥力。5 .粪污收转运系统有待进一步健全由于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还未有效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种养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足,且田间配套设施和粪污收集输送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粪污收转运体系不健全,粪肥资源化利用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6 .种养结合有待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不够紧密,主要体现“三个”分离。一是主体分离:种的不养、养的不种,发酵后的粪肥多由附近种植户到养殖场取用。虽然部分养殖企业与种植单位签订了协议,但尚未形成有效、成熟的市场化运营,且缺乏社会服务机构,粪肥
12、合理利用及调配面临困难。种植户大多是无偿或者低价取用,养殖场没有经济效益,养殖场对粪污变有机肥动力不足。二是空间分离:很多养殖场远离大田,田间配套设施和粪污拉运输送设施还不完善,还田运输成本高。粪污收转运体系尚不健全。三是时间分离:畜禽粪污每天产生,而作物施肥有很强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存在粪污产生的连续性与粪肥施用的阶段性的矛盾。同时,粪源有机肥施用机械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粪源有机肥推广施用。7 .环境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兼顾畜牧产业发展、防疫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标准、技术体系还有待深入探索,涉农经济补贴与污染防治无法形成合力。全链条管理体系不完善,还田计划和还田
13、台账管理制度不健全,养分平衡管理没有落地,对利用不规范、超量利用等问题缺少有效监督手段。环境执法队伍相对数量多、分布广的畜禽养殖污染源有较大的缺口,环境监管基础能力薄弱。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统筹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综合考虑畜禽粪污环境承载力、畜牧业发展需求、农业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14、等因素,科学规划畜禽养殖总量和空间布局,统筹推进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2 .种养结合、协同减排以养分平衡为核心,通过优化种养布局,协同推进畜禽粪肥还田与化肥减量增效。结合种植规模和结构,科学测算养分需求,优化肥料结构与施肥方式,削减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负荷,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3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统筹考虑自然环境、畜禽养殖类型、空间布局、种植规模、耕地质量、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探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路径。4 .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完善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畜
15、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扶持力度,推动第三方治理等社会化运营模式健康发展。(三)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2021年,规划期限:2022-2025年。(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荣成市行政区域,规划对象包括辖区范围内的全部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三、目标与指标(一)规划目标到2025年,建立起空间布局合理、种养结合紧密、粪污高效利用、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污染排放有效控制的畜牧业发展与污染防治格局。建立起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维持100%,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稳定在100%,达标
16、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达到100%。(二)规划指标规划指标体系见表2。表2规划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现状目标值指标属性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约束性2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100约束性3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100100约束性4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100约束性注: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指设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四、主要任务(一)坚持分区管控,引导优化养殖空间布局1.严格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规定。依据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要求,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
17、育科学研究区及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划定的区域划定为禁养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禁止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巩固畜禽禁养区退养成果,加强对禁养区内已关闭搬迁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巡查和监管,严防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反弹和“复养”现象发生。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加强对养殖场(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与帮扶,畅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渠道。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清理代替治理,严禁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2 .加强畜禽养殖场准入管理严把项目选址关,对照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
18、感区,避开禁养区,且应当符合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符合城乡规划,地势、水源、土壤、空气符合相关标准,严格按照山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养殖场建设选址进行审核备案,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必须要流转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农业用地进行消纳。根据最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审查、审批同意后方可建设,未经批准同意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处理。新建、改建、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配备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并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
19、污消纳用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要落实“三同时”制度,严格项目验收,确保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效果。3 .引导优化畜禽养殖业合理空间布局根据畜禽养殖禁养区方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水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等进一步优化养殖业布局。各镇街要整合零散养殖用地,抓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合理布局适养区,解决影响畜牧业发展的用地瓶颈问题,为畜牧业发展预留合理发展空间。统筹好畜牧产业发展、畜产品有效供给、耕地地力改善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确保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功能区布局规划、禁养区划定方案和土
20、地承载力、资源禀赋等,进行种养平衡分析,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要求,促进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引导畜禽养殖向承载潜力大的区域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域适当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桃园街道、宁津街道畜禽养殖量已超载,应严格控制新增畜禽养殖规模;东山街道、崂山街道、夏庄镇、寻山街道、崖头街道土地承载潜力小,应重点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上庄镇、王连街道及荫子镇土地承载力余量较大,引导养殖产能向土地承载力余量大的镇街转移。促进畜牧业从沿村沿河向农业生产区转移。(二)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1 .推广畜禽粪污利用模式深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一控两分三防两配套一
21、基本”标准化建设。在源头减量上,推广干清粪、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等技术模式,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在过程控制上,推广发酵床、微生物处理、臭气控制等技术模式,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在末端利用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推广全量收集还田、水肥(有机肥)一体化、能源化、基质化、清洁回用等技术模式,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加快适宜模式在当地复制推广,全面提升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水平。深化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因地制宜采取资源综合利用、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方式处理畜禽养殖粪污,支持规模养殖场采用现代化设施装备。按照省级要求探索开展畜禽规模
22、养殖场碳排放核算。积极探索氨减排技术模式,鼓励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氨气治理设施,建立氨减排治理设施运行台账。加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培育畜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将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纳入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同推进。2 .推进粪污肥料化利用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集成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型饲料产品和微生物产品,引导矿物元素类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减少重金属污染和异味排放。强化技术培训,加强粪肥还田技术指导,确保科学合理施用。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荣成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征求意见稿 荣成市 畜禽 养殖 污染 防治 规划 文本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