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精选六篇范本).docx
《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精选六篇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精选六篇范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J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地域广博,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水平、风俗文化等千差万别。浙 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其中重要 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重要指示,特别 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学习浙江经验,就要 牢牢把握这一要求的精髓,不简单照搬城镇规划,不搞“一刀切”, 区别不同情况,科学准确地把握乡村的多样性,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浮现于广袤的农村大地。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好的村庄规划是凝固的
2、艺术、历史 的画卷。浙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就是先搞规划、后搞建设,科学 绘制蓝图。各级政府要像重视城镇规划一样重视乡村规划,要从实际 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 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 要树立全域一盘棋的规划理念,城乡一体、因村制宜编制规划,更要 下气力执行规划,不能把规划搞成墙上挂挂的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引 领发展、指导建设、优化布局的作用。要坚持尊重实际、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注 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 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
3、 我国各省、各市甚至各县农村情况都不一样,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的内容可以各有侧重,不能不顾体型一个尺码裁衣。条件比较好的地 区,建设整治内容可以丰富一些,建设标准也可以适当高一些。中西 部一般地区要瞄准农民群众感受最强烈的问题,集中解决垃圾处理和 改水改厕等突出短板。贫困地区要以干净整洁作为基本目标,做好环 境整治这件惠民实事。要坚持遵循规律、突出特点。农村人居承担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 使命,重在与自然的协调,既要考虑生活便利,也要考虑生产需要。 要突出地域和民族特点,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保护好历史文化村 落,坚持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发 掘继承创新雅俗共赏、兼容
4、并蓄的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只要我们 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发展、黝力同心,必能走出 一条适合各地农村特点的环境整治之路,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的亮丽乡村图景。“浦江经验”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浦江经验”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谋划、 亲自下访接待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也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 经过20年的发展,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 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依然 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并且不断彰显出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 和真理光芒。“浦江经验”是我们
5、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信访工作、 推进信访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指引。深学细悟笃行“浦江经验”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对信访工作的深邃思考和系统谋 划,深学细悟笃行这一宝贵经验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重要遵循。深学细悟“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担当。通过下访倾听群 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心愿,维护群众权 益,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党和政府同人民 群众的感情,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领导干部下访的 初心使命和逻辑起点。深学细悟“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 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群众信访问题,领导 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
6、面地做好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 访,“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排忧 解难,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茎是领导干部 下访的价值追求和基本判断。深学细悟“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的务实作 风。领导干部下访,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这样 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解决一批阶段性的信访问题。到矛盾多的地方去, 化解矛盾,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这是领导干部下访的首要 目的和本质要求。深学细悟“要挂牌、出公告,做到家喻户晓,扩大接待面”的管 用办法。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访,要求下访的时间、地点要提前10 天在浦江广播、电视、报纸公告,下访前
7、3天再次发布公告,让全县 上下都知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事先提前公告、做到家喻户晓, 这是领导干部下访的重要方法和倒逼手段。深学细悟“不能含糊,竭尽全力,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的严谨品格。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 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真心 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必须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对群众反映的 事项认真梳理、逐件交办、集中调处、分级包案、联合会商、严格督 查,把每个问题解剖至最小细节,在解决难题中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把“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这是领导干部下访的首要责任和 核心要求。深学细悟”领导干部下访,不是替
8、代当地工作,也不是信访工作 的唯一形式”的辩证思维。下访绝不是要替代当地的工作,让当地干 部产生依赖性,认为解决问题主要靠上一级领导,而是为了推动领导 干部下访制度的建立健全。豆要加强系统治理,坚持开展领导下访接 访活动,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坚持不断完善、 去虚存实、兴利除弊,又要加强源头治理,压实信访问题属地责任, 夯实基层基础,这是领导干部下访的重要观点和辩证思考。从盆景到风景再到全景20年来,浙江一方面以浦江县为领导下访接访发源地、示范点, 持续挖掘经验举措,另一方面注重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努力把点上 经验转化为面上举措。深耕“盆景”,推动形成县域信访治理样板。2003
9、年以来,浦江 以“创新发展、迭代升级”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带案下访、 重点约访、律师陪访、组团包村、进村入史等制度以及县领导带头下 访、乡镇(街道)领导随时接访、村(社)干部上门走访、“4+2”联 心服务团组团息访的“理级二一联动上访接访:机制,探索建立初信 初访提质增效、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等机制,创新 推出“红色台门里”“乡贤评理堂”“丰安微政事”“车轮上的调解室” “烦心事门诊”等基层治理做法,推动全县信访生态持续好转。打造“风景”,推动领导干部下访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 效化。2003年至今,省、市、县三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下访接待群 众共约15万人次,累计接待群
10、众20余万批、70余万人次,化解信 访问题20余万件,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省信访局精心组织实施 省领导下访接访活动,把成功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先后下发转变工 作作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县级 领导值守接访等制度。各县每月公布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安排,每天有 一名县领导在矛调中心座谈接访,以此真正推动形成“省级领导带头 下访、市级领导定期接访、县级领导值守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 村级干部上门走访”的“五级大接访”新常态、新风尚。着眼“全景”,推动省域信访工作现代化。省委、省政府 坚持领导干部下访20年不动摇,坚持层层签订信访工作责 任书19年不动摇,坚持主官办信、领
11、导包案、联合接待不 利轿,将“浦江经验”不断发扬光大。省信访局在原有基础 上创新建立了市县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班子领导信访事 项任期盘点和离任交接制度,倒逼“新官要理旧账”“现官少 留坏账”。完善“首接规范、首交精准、首办负责”的初信 初访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初次信访事项“双答至二二双史核 二:双见面二现场二.制度。以构建“民呼我为”工作体系为 抓手,大力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归集各类网上民意渠道3078 个,建立健全网上信访接诉即办、分类办理、评价反馈等机制,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网上力J实心实意办事“浦江经验”是对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对领导干部正确政绩 观的有力塑造,是对执政能力的全面提升。“
12、浦江经验”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的经验。“浦江经验”始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其本质 即通过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一竿子插到底,亲自接待群众、亲 自阅批来信、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查督办,以“一把手”带动各级 领导干部“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为民解难,真正把信访工作做 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浦江经验”是把信访工作融入群众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融入 发展大局的经验。“浦江经验”将信访工作定位为关系到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关系到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关系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和意义 去
13、谋划、去推进,促进党委、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不断夯实党执政 的群众基础。“浦江经验”是考验领导干部全局观念、担当精神、能力水平的 经验。“浦江经验”在目标导向上,将信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充分结合起来,为全党全局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在锤炼本领上,将做 好群众工作、接待上访群众作为提升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改 革突破上,充分激发各级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精神,着力推进源头治理、 系统治理、智慧治理,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浦江经验是与“枫桥经验”双向发力、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的社会治理经验。“枫桥经验”自下而上,重在预防,“浦江 经验”自上而下,重在破难,并且通过自上而下
14、破难促进自下而上预 防;“枫桥经验”是基层通过群防群治、自主发现,努力实现“小事 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浦江经验”是领导干部到矛盾 上交的地方去,并且通过下访解决基层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难题,发 现基层能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浦江经验”是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的经验。“浦江经 验”要求属地在领导下访前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摸清群众对党委、政 府的意见,广泛集中民智;在接访时对四大类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调 查研究,提出精准的处理意见;接访后更是加大督办力度、协调力度、 包案力度,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的建议。“浦江经验”是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方法,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 经验。事先
15、预告、上下联动、分类处理、跟踪督办等方法步骤、系统 设计,形成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问题解决系统性闭环.浦江等地的 “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理”成为“浦江经验”的 重要标志。争当传承实践发扬者浙江广大信访干部将不断传承好、弘扬好、运用好、践行好“浦 江经验”。高起点打造“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在学思践悟“浦江经验” 中铸就忠诚之魂。全省信访系统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使 命职责,健全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机制,完善“党建+信访”工作体 系,拧紧“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链,将党的领导贯穿信访工作全过 程。同时,扎实推进浦江经验“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系列活动, 开展“一个组合”基层
16、行活动、“一个专题”集中研讨交流活动、“一 个系列”大讨论活动、“一个轮次”大接访活动。高标准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在学思践悟“浦江经验”中秉 持为民之心。全省信访系统将认真落实责任心、爱心、亚工细心“四 心”信访工作法。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出台人民建议征集标准化 建设制度。充分发挥县级社会治理中心主枢纽作用,全面构建“一窗 受理、多元化解、i后防复”工作闭环。大力推进信访代办工作,健 全“主动帮小、全程代办、联动服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访督 查“利剑”作用,对漠视群众利益、侵害群众权益的信访事项,逐一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建议。高水平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总体格局,在学思践悟“
17、浦江经验” 中汇聚革新之力。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持续深化“1131” 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体系,努力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浙江样本。 健全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着力提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 防和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水平。做优前端强预防,形成信访问题源头 治理法治化强有力的倒逼态势。做强中端促化解,充分发挥复查复核 制度在依法有效化解信访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做实末端提质效,进一 步完善调解、和解制度,推动机关单位规范履职、信访人诚信履约。 持续打造“民呼我为”工作体系,实现信访办理实时、多跨、闭环、 共享。高质量推进省域信访工作现代化,在学思践悟“浦江经验”中砥 砺奋斗之志。全省信访系
18、统将把全省信访工作会议科学提炼的“五个 根本”作为探路前行的方向,持续聚焦“四大短板”,以“五个贯穿 始终”作为治本“良方”,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社情民意分析研 判。树牢“防为主、防为上”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信访风险隐患大 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十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行动、依法 维护信访秩序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三跨三分离”事项及“钉子案” “骨头案考古案”的协调力度,系统性推动化解一批疑难复杂信 访案件,健全风险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是“三张清单”,实行清 单动态销号管理,构建风险隐患闭环管控体系。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 “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
19、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 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 “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 中选择1万
20、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IOO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 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 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 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 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 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 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 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 划(20212025年)关于开
21、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IOOo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 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 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 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 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 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 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 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专题 学习心得 体会 研讨 发言 精选 范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4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