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乳房疾病乳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感染性、增生性、导管性、肿瘤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其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乳房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中医学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和冲、任两脉有密切关系。又因乳汁为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乳汁的分泌与调控与肝木之气也有关。因此,女子乳汁的分泌、质量的调摄等与脾
2、胃、肝、冲任二脉有关。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内郁等因素,影响肝、肾、脾、胃的生理功能,抑或冲任失调而产生病变。乳房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四诊得出判断。必要时可借助其他检查方法,如钳靶X线摄片、CT检查、B超、红外热图像、针吸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等。还要求对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乳房的肿块等都要有详细的询问与检查。如乳房有疼痛,应问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痛点是否移动、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如有肿块,则应问肿块的发生时间、大小、活动度、与月经的关系(如有的肿块经前较硬,经后则变软)。月经史包括询问初潮年龄和绝经的年龄
3、、周期是否正常、有无紫血块、量的多少、有无痛经等,孕史中应问有无流产,分娩史中有无自己哺乳等,既往史中有无纤维瘤手术史,家族史中有无母系乳腺癌史等。在望诊中应注意双侧乳房有无大小不均、乳头指向如何、有无乳头凹陷、乳晕部有无湿疹、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和有无凹陷等。扪诊时的体位,应根据需要,坐位与卧位相结合。检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经后710天。因为,此阶段为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容易发现病变。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乳房。检查乳房时应四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检查,最后检查乳晕部,并轻压乳晕四周,看乳头有无溢液。扪诊中如发现肿块,应注意肿块的大小、硬度、疼痛程度、表面情况
4、、边缘情况、活动度等。一般说,肿块质地较硬、表面粗糙不平、活动度差、与皮肤有粘连、边缘不清楚、乳晕旁的肿块已引起乳头指向改变或乳头凹陷者,均应怀疑有乳腺癌的可能,应作进一步检查。乳房疾病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两个方面。内治根据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大致上包括解表法、清热法、理气法、化瘀法、祛痰法、补托法、补益法等治法。外治上,对于急性感染性乳房病,初起可用金黄膏外敷,溃后用黄连膏油纱布引流,腐尽收时可用生肌玉红膏等外敷;对慢性肿块性乳房病,则宜温经和阳、化痰通络,选用阳和解凝膏等外敷。乳胀乳胀中医称为“妒乳”。一般认为妒乳为乳痈的早期,实则不然。乳痈者乃毒邪已入,细菌繁殖至足以引起机体的畏寒发热之全身
5、反应,而妒乳仅“疼痛有核,乳汁不出”而已。所以妒乳乃乳络受阻,乳汁郁积,如能通其乳络,乳汁一出,肿块顿消。如任其发展,则毒邪一入,势必成痈。【诊断】1.在哺乳期中乳房某处突起肿块,皮面不红,按之轻度胀痛,婴儿吸吮或吸乳器吸拔均可见乳汁量减少且吸后肿块不消。2.无全身症状,血象正常。【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治法:温通乳络,消肿止痛。方药举例:鹿角片(先煎)IOg,丝瓜络、路路通、漏芦、王不留行、青皮、陈皮、天花粉各10g。每日12剂。二、外治本病应着重于外治,使其乳络通畅,积乳外出,肿块则消。L按摩法(1)以左手托患者乳房,使肿块在上方。右手指稍分开在肿块上,自上向下呈梳理式抓推。如皮肤阻力大,
6、可涂少许油类;大约抓推10次左右。(2)以两手拇指自肿块上向乳头方向用力慢慢推压,使乳汁挤出。如此反复推压,乳汁逐渐挤出,直至肿块变软为止。2 .外敷药膏外敷药膏品种甚多,其中最为普遍应用者为金黄膏(即金黄散调入饴糖、蜂蜜或凡士林中制成)。外敷药膏可在按摩推拿的间隙中,或晚上唾眠时使用,每日换药1次。3 .塞鼻疗法中药塞鼻疗法治疗乳胀或早期乳腺炎的方法甚多,现就笔者单位用过的两种介绍如下:(1)鲜芫花根皮或其提取液塞鼻1)采新鲜芫花根,去其木质根及刮去表皮后,用白色内层皮,捣烂后卷成2cm长卷烟状,包以香烟蜡纸使两头畅通塞入鼻内,约5分钟后即有热辣感,留置1530分钟即可取出。2)芫花根提取液
7、制法:取新鲜芫花根,去其木质心及刮去外皮后,晒干、切碎,浸于95%乙醇中约2周左右。取出根皮水煎2小时后,将水与乙醇混和后回收乙醇,将液体浓缩成100%50%芫花根皮提取液。使用时可将适合鼻孔大小之硅胶管剪成每段2cm长,中塞棉花,滴入提取液塞入鼻中。如100%提取液刺激过大,可改用50%提取液。(2) 丁香粉塞鼻:取公丁香若干,研磨成粉,包于棉花中塞入鼻内,如热辣感太强即可取出。三、针灸疗法体针太渊、厥阴俞。乳头皴裂乳头或乳晕部分的皮肤破碎,称为乳头皴裂,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和乳胀一样,都是引起乳痈的最重要原因。常由于哺乳妇女乳头皮肤的娇嫩,不耐婴儿唾液的浸渍和吸吮;或由于哺乳妇女本身有
8、乳头平坦、凹陷、过小或乳汁分泌过少等生理缺陷,婴儿吸吮困难而强力吮嚼所致。中医认为系患者素体阳盛,肝火不得疏泄,与阳明湿热相结而成。【诊断】1.乳头或乳晕部分表皮剥脱,形成大小不等的裂口。严重的可在裂口处形成溃疡,如在乳头基底部形成溃疡,则有使乳头脱落之感。2 .皴裂或溃疡处分泌汁水,干燥后结黄色痂,产生燥裂性疼痛,尤其是小儿吸吮时,其痛难忍。3 .结痂后乳窍阻塞,或乳妇怕痛拒绝婴儿吮乳,致使乳汁排泄不畅,引起积乳,可继发乳痈。4 .若乳晕周围皮肤干燥皴裂,则奇痒难受,愈后仍易复发。【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轻者可不必内服中药。如肝火湿热盛者,可清肝火、利湿热。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
9、g,桅子、黄苓、生地黄、当归、泽泻、车前子(包煎)各IOg,生甘草3g。加减:奇痒,加苦参、地肤子各10g。汁水多,加赤芍,赤茯苓各10g,川木通IOgo二、外治轻者可用黄连膏、蛋黄油外涂,每日数次。溃疡鲜红者可涂生肌玉红膏。汁水较多者可涂枯矶油膏(枯矶粉20%,轻粉、石膏各10%,凡士林60%)或以20%枯矶水湿敷。除以上措施外,轻者可用玻璃罩橡皮奶头罩在乳头上供婴儿吸吮。重者必须停止哺乳数天,定期按摩乳房,挤出乳汁,或以吸乳器排空积乳,待乳头皴裂愈合后再行哺乳。意性化脓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又称“乳痈二发生于哺乳期称“外吹乳痈”;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乳痈”;在怀孕期、哺乳期以外发生的急
10、性化脓性乳腺炎又称非妊娠哺乳期乳痈。外吹乳痈的病因主要由乳汁瘀积、肝郁胃热等引起,多见于初产妇,常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本节主要讨论外吹乳痈,其他乳痈可参照治疗。【诊断】1.绝大部分病例都有“乳胀”阶段,如不加以妥善处理,消除积乳,则23日后肿块开始发红,局部灼热,全身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头痛,周身不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持续1周后脓肿形成,局部可扪及波动感。2.乳晕部脓肿隆起明显,脓肿位置一般较浅;乳房部脓肿位置较深,可扪及波动感;而乳房深部脓肿或乳房后位脓肿,则皮肤发红、波动感等不明显,后位脓肿还可使整个乳房向前凸出。【治疗方法】一、辨证论
11、治1.初期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块或有或无,乳汁分泌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舒、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弦数。治法:清胃解毒,疏肝通乳。方药举例:瓜萎牛劳汤加减。瓜萎皮IOg,牛劳子IOg,蒲公英30g,银花、连翘各15g,黄苓10g,柴胡6g,青皮、漏芦、皂角刺各10g。加减:恶寒发热,加荆芥、防风各10g。胸胁胀满,加香附10g,橘叶6g。乳胀甚者,加焦山楂10g,生麦芽3060g。2.成脓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色燃红,疼痛加重,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舌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药举例:透脓散加味。当归、炒山甲、皂角刺、川苛各10g,蒲公英30gz连翘15g,生黄黄
12、1520g。3.溃后期破溃出脓后,一般热退、肿消、痛减,逐渐愈合。治法:排脓托毒。方药举例:四妙汤加味。黄芭12g,当归8g,金银花10g,芦根15g,天花粉12g,炙甘草3g。二、外治1.初期按“乳胀”外治法治疗,一旦乳汁通畅,毒随乳出,肿块消散,即无化脓之虞。2.脓成期切开排脓。乳房部脓肿切口应呈放射状,在脓肿低处切开,切口不宜过小,务使脓液引流通畅。乳晕部脓肿较浅,局麻后用有齿镣子钳起皮肤,用尖头刀挑破皮肤,呈放射状或沿乳晕作弧形切开均可,然后用弯头蚊式钳轻轻撑一下,脓出即可。乳晕部为主乳管集中之处,不宜多搅动。乳房后位脓肿宜于乳房下沿乳房底部弧形切开,用1618cm弯头血管钳,伸入撑开
13、创口,脓即涌出。用黄连膏油纱布塞人引流。3.溃后期如切开引流畅通,1周后脓液即减少至无,创口内不置引流物,1天后如仍无脓者,即可不置引流物,让其愈合。三、针灸疗法体针膻中、合谷、外关、后溪。耳针乳腺、内分泌、枕。慢性纤维性乳腺炎慢性纤维性乳腺炎又称“乳痈后遗僵块”。由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大量使用抗生素及中医寒凉药物使用太过,致气血凝结、毒邪痼滞所致。【诊断】1.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后遗一僵块,表面无发红、灼热,无明显压痛。体温、外周血象正常,肿块坚硬,经久不消,病史超过半个月以上。2.有部分病例在疲劳时,肿块可略增大,稍予治疗后肿块即缩小。【治疗方法】治法:疏肝理气,温阳消肿。方药举例:四逆
14、散加减。柴胡、白芍、鹿角片(先煎)、制山甲、皂角刺各IOgo加减:阴寒明显者,可加熟附片IOg,肉桂(后下)3g。服上药5剂后,僵块缩小不明显者,可加生黄黄1520g以托毒外出,约35剂后即可在肿块上扪及食指尖大之凹陷处,称“凹陷性波动”。即在此处作切开排脓,排脓后710天内创口即可愈合,肿块亦随之消除。漏乳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切开排脓或自溃后,创口脓液逐渐减少但有乳汁漏出者,称为“漏乳”。漏乳多因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脓已成而拖延日久不作切开,或切开排脓时损伤乳管而致乳汁漏出。【诊断】1.乳房部漏乳常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史,疮口经久不愈,常流脓水或乳汁,周围皮肤潮湿浸淫。2 .乳晕部漏乳:有乳晕部脓肿史
15、,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即有乳汁漏出,量较多。乳头乳晕部长期被乳汁脓液浸渍,可引起糜烂。【治疗方法】一般说,漏乳到后期,只要引流通畅,创口只流乳汁而无脓液。如仍有脓液者,则必须先予扩创引流,使引流通畅,脓液自清,仅漏乳汁。此时如乳汁漏出不多,如乳房部漏乳,可用棉垫加压法治之。即清洁创口后,合拢创缘,上盖黄连膏油纱布,其上以多层纱布或棉垫折叠成如创口大小之纱布块,置于油纱布上,胶布固定后,以绷带加压包扎。次日见敷料干燥即可不予更换,如已潮湿,则更换敷料,如法加压二三次后创口即愈合,不再漏乳。如反复加压包扎,仍不能消除漏乳者,只能断乳以消除,如乳晕部漏乳。附:断乳1.断乳之日起,尽量少饮水,少喝汤。
16、3 .用朴硝(芒硝粗制品)500g,分装入与乳房大小相应的两个旧布袋内,覆盖于两乳房上,用宽绷带扎紧,使布袋紧贴于乳房。4 .断乳汤(川木通、瞿麦、车前子、篇蓄、甘草梢、制大黄各10g,生山楂IOgz生麦芽60100g),日12剂,浓煎分服。5 .乙烯雌酚或雌二醇2mg,肌注,日2次。施行以上措施3天后,一般即能回乳。二、溟隐亭断乳溟隐亭为一种抑制催乳素的合成制剂,如上法未奏效,可试用之。适用于哺乳3个月以内,乳汁较多的漏乳。第1天澳隐亭半片(1.25mg),每日2次。第2天澳隐亭半片(1.25mg),每日3次。第3天澳隐亭1片(2.5mg),每日2次。第4、5天澳隐亭1片(2.5mg),每日
17、3次。第6、7天澳隐亭1片(2.5mg),每日2次。乳房结核乳房结核又称乳痔,因溃后脓液稀薄如痰,又名乳痰。病程进展缓慢,以2030岁为主要发病期。乳房结核多由血行传播,原发病灶多为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由邻近的结核病灶(如肋骨、胸膜、胸骨等处结核或腋窝淋巴结结核)直接篁延,或经淋巴途径传染而来。【诊断】1.病初大多表现为乳房内硬结,小则白果大,大则直径达35cm,能活动,略有疼痛与压痛,以乳房内侧为多见。2 .日久肿块中心逐渐与皮肤粘连,发生干酪样变,然后坏死组织逐渐液化而破溃,形成结核性溃疡。3 .乳房结核的早期肿块,常易与乳腺纤维腺瘤混淆。粘连后应与乳癌鉴别。形成溃疡后因其潜行性皮肤边
18、缘、苍白的肉芽组织等特点,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初期肝郁脾虚,痰凝气结。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举例:消疡丸合开郁散加减。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香附、郁金、浙贝母、玄参、白芥子各10g,制全蝎5g,燧牡蛎(先煎)30go4 .脓成期宜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5 .溃后期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气血虚者,宜调补气血,香贝养荣汤加减。二、外治法初起用阳和解凝膏外敷,脓成可切开引流,溃疡时用祛腐药,脓尽后改用生肌散。若脓腔较大,难以愈合者,可使用垫棉疗法。乳房结核必须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否则拖延时日,不利于康复。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指乳头
19、单个乳孔或多个乳孔内溢出液体,液体多透明、有黏性,常在内衣的相应部位见有淡黄斑点。单个乳孔溢液大部分由乳导管扩张症引起,多个乳孔溢液则可能为乳腺增生症引起。【诊断】1.大部分病例因在内衣乳头相应部位发现有淡黄色斑点而发现,一般为一侧,双侧较为少见。溢液透明,如有感染则呈混浊。2.绝大部分患者可在乳晕部挤压时乳孔溢出液体,少数病例并可在乳晕部扪及小的柔软肿块。由乳腺增生症引起的患者,可扪及乳腺增生组织。3.由乳导管扩张症引起的,年龄较大,一般在35岁以后。由乳腺增生引起的则较年轻。【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经湿热乳头溢液质稠、混浊、量多。治法:清泄肝经湿热。方药举例:丹桓逍遥散加减。柴胡、当
20、归、赤芍、牡丹皮、焦桅子各IOgz蒲公英30g,黄苓、郁金、香附、青皮、陈皮各10g。2 .脾胃气虚溢液量多、色淡、质稀自流。治法:溢气固摄。方药举例: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黄黄、怀山药、意及仁、五味子各10g,生牡蛎(先煎)30go3 .肝肾不足年龄较大,溢液量少、质稀、色淡、自流,常伴腰膝酸软,月经不调。治法:补益肝肾。方药举例: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鹿角片(先煎)、肉族蓉、山萸肉、白芍、仙茅、仙灵脾各10g。二、手术治疗由乳导管扩张症引起的乳头溢液,中医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治愈。如久治无效,反复发作时可作手术治疗,简单介绍如下:1.手术前必须了解导管
21、的大致所在及方向。其法是以左手托乳房,右手食指沿乳晕部顺时针逐点挤压,如该点挤压即见乳孔溢出液体,即表示其下即是扩张之导管。2 .常规消毒、铺巾后,用小针筒抽美蓝1ml,自溢液之乳孔(4.5号平针头)注入约05ml,该导管即被染成蓝色。3 .沿所定导管侧之乳晕缘,弧形切开皮肤约45cm,分离皮肤至乳头根部,将染蓝之导管楔形切除,其近端结扎切断,乳头端一直分离至乳头根部,紧靠乳头根部切断,不必结扎。翻转乳晕皮肤,导管切除处缝合后,缝合皮肤。手术患者一般年龄均较大,不考虑生育哺乳问题。如为未育妇女,则应注意勿损伤其他导管,以免影响哺乳。乳乳孔内不时溢出少量血液,称乳蚓,亦称乳头溢血。引起乳蜕发生的
22、疾病,主要是乳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肿偶可引起乳蚓。【诊断】1 .患者内衣上乳头相应部位发现有血迹,挤压乳晕有乳孔溢血,陈阳性血液如酱油样,新鲜出血则鲜红,少量出血可呈淡红色。2 .患者常伴有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咽干等症。病久者则有四肢倦怠、食欲不振等症。3 .发病年龄常在3550岁之间。【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火偏旺中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药举例:丹桅逍遥丸加减。丹皮IOg,焦山桅12g,黄苓6g,枳壳IOg,郁金6g,茜草、赤芍各IOg,制香附、青皮各6g,生甘草5g。加减:血色鲜红加生地黄IOg,小蓟10g。乳房胀痛者加橘叶、川楝子、香附各10g。4 .脾虚失统
23、治法:健脾养血。方药举例:归脾汤加减。党参15g,白术、当归各IOgo黄黄15g,茯苓、茯神、远志、酸枣仁各IOgo加减:心烦不寐加柏子仁12g。食欲不振加煨木香10g,砂仁3g(后下)。二、手术治疗乳头溢血经乳导管造影,确诊为乳导管内乳头状瘤,且久治无效者,可作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同乳头溢液。乳晕旁脓肿及痿管乳晕旁脓肿破溃后,反复发作即成屡管。两者均因乳导管扩张引起。青年妇女绝大部分由先天性乳导管闭锁引起;生育哺乳后的妇女,则可能为导管内上皮细胞脱落后堵塞于乳头部乳管狭窄处引起。另外,与内分泌异常亦有密切关系。由于乳导管乳头部狭窄处阻塞,脱落的导管上皮细胞及分泌物潴留于导管壶腹部,继则发生导
24、管壶腹部扩张,破后即流入乳晕下面组织内,由于这些分泌物的化学性刺激,逐渐在乳晕下形成一个小“脓肿”,皮肤破溃后即可愈合,但不久又复发。因此又称乳晕导管瘦。【诊断】1.本病好发于未育之青年妇女。初起仅在乳晕部起一肿块,或在乳头下有一肿块,有轻微疼痛,无发热,外周血象正常。已育妇女则常以乳晕下肿块就诊。2 .病程缓慢,乳晕下肿块逐渐移至乳晕处,皮肤渐见发红,轻度隆起,此时可有低热,患处疼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略有升高。3 .乳晕处有波动时能自溃,有脓样分泌物,以后则反复发作,有少数患者常在月经前1周左右自溃,经来即自愈,可历数年之久。4 .病久则因导管缩短而致乳头凹陷、乳头指向改变、
25、肿块上皮肤有橘皮样改变等,常被误认为乳癌,应注意鉴别。【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治法:发作时宜温通乳络,解毒化痰。方药举例:鹿角片、丝瓜络、白芥子、蒲公英、金银花各10g。二、外治法脓已成则作切开引流。局部麻醉后,用尖刀挑破脓肿皮肤,用刮匙搔刮脓腔,除去含白色颗粒之腐肉。如脓腔通向乳头下,或已成瘦管者,用圆头银探针弯成弧形,向乳头下探寻相通之乳孔。探查时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假道,探通乳孔后,沿探针将瘦管及乳头全部切开。压迫止血后检查有无瘦管分支,如有,应一并切开,以黄连膏油纱布引流。第4天换药时如创面清洁,即可将切开的乳头合拢,两侧置叠折的小纱布压迫,约710天后即可愈合。浆细胞性乳腺炎本病病因
26、尚未十分明了,与内分泌异常及导管阻塞有很大关系。若是二三级乳导管发生阻塞,则阻塞以上的乳导管扩张,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分泌潴留过多,引起乳导管破裂,其内容物即溢于乳腺组织内,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迅即包围该处,形成一个肿块。肿块常在乳房部,大者可及整个乳房,小者亦可有数厘米。【诊断】1.本病好发于经产妇,乳房部位肿块发展迅速,12周内可达拳大,肿块质地坚硬,皮肤正常,亦可轻度发红,范围大的肿块,可引起全身反应,如有38C上下的发热,轻微的疼痛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有轻度上升。有的病例有肿块,数周内不变,进程缓慢,而在短期内迅速增大。2 .肿块局限在一个象限内多见,而少数病例可篁延到数个
27、象限,甚至全乳房。通过12周以后,肿块处可扪及波动感,穿刺可有脓液,脱落细胞检查有大量浆细胞,脓培养则常为阴性。临床上较难与乳癌区别,应引起注意。【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治法:温化寒痰,托毒外出。方药举例:自拟鹿黄汤。鹿角片(先煎)10g,生黄黄1520g,白芥子、大贝母、当归、赤芍、蒲公英、银花各IOg。加减:寒象重者,可加熟附片10g。肿块坚硬,加皂角刺、制甲片各10g。二、切开引流如就诊时已有波动感,可穿刺抽脓,并作脱落细胞检查,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后,即可切开引流。如就诊时肿块较硬,则以鹿芭汤煎服35齐IJ,肿块缩小者可继续服用,直至缩小到可以局部切除肿块时,停药观察1个月后作肿块切除
28、。如肿块稍有缩小或未见缩小者,可检查肿块是否已有一处凹陷(即所谓凹陷性波动),若有,即可切开引流。切开后排出脓样液体,在腔壁取一组织作活组织病理检查,腔中置黄连膏油纱布引流,约1周左右无分泌时即可闭合创口,肿块在引流后迅即缩小。在随访中虽无在原处复发病例,但有在该侧乳房又发生肿块者,亦有个别病例在另侧乳房发生同样情况。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包括乳腺小叶、乳腺导管、间质等增生的疾病。临床上常分为生理性的与病理性的两类。有的学者提出,这两类改变都与卵巢激素有关;其本质都是导管、腺泡以及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移行改变。为此建议分为乳痛症、小叶增生、纤维腺病、纤维化、囊性增生等5型。这种
29、分型比较符合临床。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排卵前期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分泌不足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中医统称为“乳癖”,认为多由气郁痰凝、冲任失调等所致。【诊断】1.妇女在月经前25天内,双乳有轻度发胀或疼痛为正常现象。但胀痛较剧,时间更长,经前更觉明显者,则常为病态。经来时胀痛消失,在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样增生组织、质软,经后结节消失者,一般属乳痛症或小叶增生型。其特点是疼痛较重而肿块软,经来自消。3 .肿块呈片状、质韧,疼痛不剧烈者,常为纤维腺病型。肿块质韧,经后并不变软则可能为纤维化型,有的肿块更硬如软骨状者又称硬化性乳腺增生症。囊性增生常发生在3
30、5岁以后,有无数小囊组成的锥体形肿块,大如乒乓球的囊肿在我国较为少见。4 .患者常伴有胸闷、暧气、性情急躁、易动肝火以及痛经、月经不调、白带清稀、腰酸背痛等症。5 .如乳房部疼痛剧烈,牵掣肩背,而且咳嗽、深呼吸等使疼痛加剧时,要检查同侧肋软骨,如在同侧第3、4、5肋软骨上有明显压痛时,则为肋软骨炎或乳腺增生合并肋软骨炎。【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经前乳房胀痛,结节性肿块、质软,随月经周期与喜怒而消长,胸闷胁胀,或伴有月经不调。治法:疏肝理气。方药举例:逍遥散加减。柴胡6g,当归、赤芍、白芍、青皮、陈皮、香附、郁金、川楝子、延胡索、荔枝核、橘核各IOgo加减:脾气急躁,加牡丹皮、焦桅子
31、各10g。疼痛甚者,加全蝎35g。胸闷胁胀,加甦白、全瓜萎各10g。便秘干结,加昆布10g,全瓜萎30g。月经不调,加生熟地黄、川茸各10g。6 .冲任失调乳房胀痛,肿块较韧,腰酸背痛,白带清稀,诸症经前加重。治法:调理冲任,补益肝肾。方药举例:二仙汤合肾气丸加减。仙茅、仙灵脾、熟地、枸杞子、白芍、当归、青皮、陈皮、橘叶、橘核各IOgo加减:偏肝肾阳虚,加鹿角片(先煎)、巴戟肉各IOgo偏肝肾阴虚,加女贞子、墨旱莲各10g。肿块偏硬者,加白芥子、山慈菇、大贝母各IOg,牡蛎(先煎)30gO7 .瘀痛夹杂合并肋软骨炎者。疼痛剧烈,痛点固定,牵掣肩背,咳嗽深呼吸时均加重。治法:化瘀止痛。方药举例:
32、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6g,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苜各IOg,郁金、香附、三棱、延胡索、炮山甲、莪术各10g,天花粉15g,制全蝎35g。二、外治阳和解凝膏外贴,5日一换。三、中成药逍遥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于肝郁气滞证者。橘核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于肝气夹痰、乳核为主者。小金丹每次1.5g,每日2次。适于肿块偏硬者。乌鸡白凤丸每次10g,每日2次。适于脾肾两虚证者。四、治疗注意1.治疗中应注意月经周期。经前为激素紊乱时期,双乳胀痛、肿块等症状均较重,治疗应以此段时期为重点,观察疗效亦应以这段时期的症状为准。经后则激素趋于平稳、静止状态,绝大部分患者在经后疼痛转轻或消失,肿块变软或消失。
33、因此,月经来潮后至排卵前的一段时间除个别患者外,均可暂时休息一段时期以调剂患者服药之苦,如患者愿意继续服药,则经后血海空虚,以肾阴不足为主,治疗上可以调补肝肾。患者经治疗后经前症状已完全消失,肿块亦变软,则应继续在经前治疗半个月,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2.由于月经后(月经干净后1周)是乳房的一切增生活动静止的时期,因此,乳房的检查,如肿块的扪诊、铝靶X线摄片、CT检查、冷光透照、B超检查以及红外热图像检查等,均应在这期间进行,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印象。3.乳腺增生若病程较久,已经发展到纤维腺病阶段,这时,纤维组织较多,肿块质地已较坚韧,即使在经后1周内检查,肿块只能转软,不易消失。对这
34、一阶段的乳房肿块,虽经中药化痰软坚,一般亦较难完全消失。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男性乳房发生异常性发育,称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中医称为“乳疡”。男性本身产生的雌激素,由肝脏灭活,因此平时并不易产生蓄积而致病。如肝脏有病,失去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或者睾丸功能隙碍,或年老睾丸素明显减少等原因,引起了雌激素相对过高,可导致乳腺的发育。中医认为此症系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男女儿童在10岁以下,于一侧或双侧乳头下有结节出现,有轻度疼痛,称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亦为肾气不足所致,但多属短暂的生理现象。【诊断】1.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一般发生于一侧,偶见双侧,有轻度压痛或胀痛
35、。2.男性患本症常有3种情况:结节型,即在乳晕下扪及一结节,有轻度疼痛及压痛;弥漫型,即整个乳房胀大,如少女发育状,乳晕下无明显结节可扪及;少女型,即双侧乳房均肿大,犹如少女。临床上以结节型最多见,少女型则常因睾丸肿瘤等引起,同时可有发音较高、缺少胡须、阴毛按女性分布等特征。【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肾阳不足、痰气互结乳中结核、皮色不变,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治法:温阳化痰。方药举例:右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各IOgz鹿角箱20g,当归、熟附片各10g,官桂5g,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各10g。2.肾阴不足,痰凝气滞乳中结核,压之微痛,心烦胸闷,失眠多梦,舌淡尖红,脉象细数小滑。治法:滋阴化痰。方药举例:左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枸杞子、鹿角胶、龟甲胶、女贞子、墨旱莲各10g,浙贝母6g,法半夏12g,玄参15g0肾阳不足、肾阴不足两型加减:胸闷胁痛,加青皮、橘叶、橘核各IOgo疼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g。肿块较硬,加炮山甲、白芥子各10g。二、外治阳和解凝膏外贴,5日一换。三、中成药橘核丸每次10g,每日2次。小金丹每次l5g,每日2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4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