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202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魔幻的颜色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初步驾驭间色的调配,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2、感受吹画活动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抽象绘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育学生视察大自然、酷爱大自然的实力和情感。4、吹画后,能绽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相识并发觉色调的变更,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颜色调到适当的浓度,吹画后,能绽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法学法】谈话法、情境法、启发法、试验法、演示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杯子、调色盘、画笔、清水等学生准备:调色盘、画笔、笔管、画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2、,故事激趣同学们,今日的美术课上来了三个小伙伴,想和我们一起玩,他们是“红、黄、蓝”(课件)看到今日天气这么好,三个小伙伴走出屋子到外面玩耍。突然,天阴下来,眼看要下雨啦。他们连忙往家跑。可是已经晚了,雨哗哗的下起来了,眼看着三个小伙伴就瘫软地在地上流淌起来。(课件)故事先讲到这里,三个小伙伴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一会再看。那么他们三个被雨淋成这样还能和我们一起玩吗?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其实今日老师就是带领大家和流淌的颜色一起玩一玩。(板书课题:流淌的颜色)二、步尝试,探究发觉1、现在请同学们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挤在调色盘中不同的格子里。2、故事中的红黄蓝被雨淋到后才会流淌起来,想让
3、这些凝固的颜色流淌起来,你有什么方法?3、把调好的颜色滴在纸上,怎样使他们流淌呢?(用嘴吹,用吸管吹、把纸倒置)4、我这儿还有一幅流淌的画,你觉得画怎么样?(水多画面淡)颜色太淡了,为什么会这样?调色时水用的太多了。看来调好颜色,在画面中太重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调和你的颜色吧。5、学生们动手操作。用毛笔蘸上颜色很明丽而且会一滴一滴向下滴的时候调的最合适。三、嬉戏探究隐私1、红黄蓝之间有个小隐私,要想发觉这个小隐私,就让三个小伙伴相互碰撞流淌在一起吧,看看谁先发觉这个小隐私。2、生吹画。四、总结规律1、怎么样?好玩吗?还记得淋雨的三个小伙伴吗?他们的主子甜甜发觉自己的颜色中少了红黄蓝,就
4、抓紧出去找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发觉了他们随意流淌的身影,而且除了红黄蓝以外,还发觉了什么?对,绿色,紫色,橙色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生:红和黄,黄和蓝,蓝和红。家视察的真细致,对,这就是红黄蓝之间的小隐私被大家发觉了你们真了不得。“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美丽的画,你们想看吗?”(五)作品欣赏,启发联想1、作品欣赏自然地进入作品欣赏阶段(课件展示)。甜甜一看抓紧让红黄蓝在纸上尽情滴流淌起来,看,流淌的颜色像什么?(课件礼花、大树、花朵)真美丽。不过惋惜礼花少了欣赏的人少了几分喧闹,大树少了树叶。甜甜抓紧拿出彩笔画了起来,不一会就变出了更美丽的图画。(课件)甜甜怎么做的对添画,添画了什么?人物花朵树叶。
5、咦,这一幅是怎么做的,添加了一些剪贴的树叶。瞧红黄蓝三个小伙伴最终是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啦。下面该是你们的奇思妙想时间了看看自己的画面,流淌的颜色像什么?你想怎样让它变得更美。你的像大树,添加一些叶子,你的加上大眼睛像猫,你要填上小挚友到花丛中玩。你们想的真奇异。那把你们的作品进一步完成吧。(作业课件)2、完成作品。七、展评。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充溢着想象的作品,老师真兴奋。来谁情愿说说自己的作品,或者对其他同学作品做个评价。八、总结。今日我们和红黄蓝一起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间。大家快乐吗。看来只要我们擅长视察,丰富想象,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会充溢阳光涂满绚丽色调。万花筒第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6、教学目标】: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 .试着依据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调。【教学重点】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称的图案。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教学难点】学习明白“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制作理念。【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学生准备: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过程】一、猜一猜1、猜谜语: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消遣玩具一一万花筒)2、揭示谜
7、底:万花筒的原理(万花筒用三片镜子组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放置一些彩色碎纸片,转动时由于三面镜中的影像相互反射,实物与镜中影像随着转动,不停组合成不同对称的形态,千万变更,令人百看不厌。)3、想不想瞧一瞧这座小花园?师出示实物万花筒。二、玩一玩1、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老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2、分组将各自由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洁的画一下。三、看一看: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视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视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
8、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四、试一试: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五、画一画: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调的感觉。(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六、作业展示,评价。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齐。七、整理与整理。万花筒第2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
9、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调。【教学重点】1、表现对称的图案。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教学难点】引导学习留意图案对称、色调的搭配【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万花筒,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学生准备: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学问。展示用彩色纸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爱好。2、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洁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3、小组探讨,动手尝试一下。二、探究沟通1、各组
10、向大家介绍、沟通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2、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探讨)3、沟通:用扣子、粘土、橡皮、夹子、小花片三、动手制作1、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2、色调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学生再视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美丽的一个色调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四、总结展示1、整理与整理。2、总结。3、课后拓展: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多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态,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大人国与小人国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
11、评述【教学目标】1、让学生相识大与小,高与低得特征及相对性,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凹凸的区分。2、通过创作活动,培育学生大胆想象,创作精神,培育与人沟通的实力和共享欢乐的意识。【教学重点】重点:表线大小,凹凸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难点】难点:敢于大胆像想象,表现出好玩的内容。【教学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西游记中你最宠爱谁?(孙悟空)师:为什么?因为它能神通广阔。2、可是虽然孙悟空他的神通广阔到了如来佛的手中,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德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3、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的
12、“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的人物,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大人国与小人国.。二、观看影视片段:1、相识大小要相互比较。(1)贴画纸画好的大飞机在黑板上,问;这个是什么?飞机。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飞行。(2)再贴画好的小飞机在黑板上,这两架飞机,有什么不同吗?相对与上面那架笑了很多,是的,这个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3)原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才能比较显示出来的。2、沟通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如我们和蚂蚁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可是我们和大象比较的的话,我们又成了小个子。(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13、,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心中“大人国与小人国”里好玩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咱们来个奇思妙想大比拼,看看哪组的想法最奇、最妙。3、汇报沟通探讨大与小的想象。想象把身边的事物变大或变小会产生哪些好玩的情景,并沟通。(1)看来,同学们的视察都很细致。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去玩一玩呢?(2)现在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你到大人国或小人国生活,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呢?那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奇遇?(3)同学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那我们既然能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呢?能,但是,要留意,你想用哪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子公来到了“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画面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
14、背景来衬托出它的大或者小人国。三、学法指导1、依据学生带来的用具,进行启发和引导。2、启发学生思索: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还有确定要记住先用铅笔画。3、学生依据自己的创意起先作业。4、讲解画面要求。要表现出你是再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确定要把大小对比的画清晰。假如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相反,假如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当然,色调也要丰富一些。四、指导学生创作。五、作品评价。前前后后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比较、思索沟通,知道可以运用变更物体大小、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2 .回忆、视
15、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加深对“近大远小”规律的理解。3 .欣赏小挚友的作品,了解“近大远小”规律和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4 .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教学重点】: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前后关系现象,运用自己宠爱的美术语言表现有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依据实际状况,在课前让学生视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视察结果。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
16、具。评价要点:1、是否留意视察生活中的前后现象。2、能否自信地将画面中由前后关系产生的效果说出来。【教学过程】:一、名作欣赏:(1)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林荫道。表现的是一个很平常的山村小路的景象,一条小道曲折地伸向远方,两旁排列着迎风摇曳的树木。从画面中,你发觉近大远小的景物了吗?(2)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的主体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劳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远处的人群与前面的三个人形成对比,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3)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o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4)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幅画中有五十多位学者,全画以纵深绽开的高大建筑拱
17、门为背景。二、自主学习:(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照样子说位置”的小嬉戏,好吗?听清要求:请你依照我的说法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我起先说了,同学们在我的前面,黑板在我的后面。学生说。例如:XXX同学在我的前面,XXX同学在我的后面。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都能辨别清物体所处的前后位置,找出它们的前后关系。可是,你了解绘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吗?今日我们来学习前前后后。(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沟通课前观看微视频的收获。同学们在课前观看了微视频前前后后,确定有所收获吧?谁和大家共享一下你的收获?学生可能会从生活中见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物体有近大远小的规律、物体间相互遮挡也会产生
18、前后的感觉等方面谈。2、学问检测从刚才的沟通中能看出,同学们观看微视频时确定很专心。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不知大家实践起来怎么样,我来试试。我要画一幅画,(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条大鱼)表现有前有后的鱼,现在画面上已经有了一条大鱼,谁再来接着画?3、欣赏小挚友的画我们再来欣赏小挚友的画。这些作品中有你宠爱的吗?谁来说说?从这些画中,你能找出前前后后吗?(三)、创新实践:欣赏了画家的画和小挚友的画,你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画呢?今日的作业就是:请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请你想想,你要表现什么内容?以什么为主体?是人物?动物?还是景物?各个形象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和同桌说说。谁起来说说你的想法?
19、听大家说的井井有条,老师已经很期盼见到你的作品了。好,行动起来吧。三、评价小结:1、小组互评,举荐出优秀作品。2、集体展示优秀作品。四、拓展延长: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绘画中可以运用变更物体大小、使物体之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和材料也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请将各种几何形进行组合排列,使画面形成有前有后的空间关系。登山嬉戏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地视察。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绘画和嬉戏创意结合,设计登山嬉戏棋。3、通过嬉戏棋的设计、制作和共同嬉戏,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团体协作精神。【教学
20、重点】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盘。【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教学准备】老师:PPT课件学生:彩泥、彩笔、牙签、卡纸及几幅嬉戏棋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通过嬉戏与视察,了解嬉戏棋的玩法。师出示嬉戏棋:同学们,宠爱玩嬉戏棋吗?今日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嬉戏。2、师生共同探讨嬉戏棋的种类。导入新课。学生展示带来的嬉戏棋棋盘,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好玩图案。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幅嬉戏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幅登山嬉戏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通过回忆,回答老师问题。同学们,自己和父母出游时爬过什么山?可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2、通过棋谱图片,引导学生视察嬉戏棋的组成。老师小结:
21、一般包括名称、路途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嘉奖方法的图标、装饰美化的图案、嬉戏方法介绍等等。(出示课件)三、熟识过程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学生尝试。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线过于弯曲密集一一不利于支配线路。条流畅伸展一一棋格依次明显。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初步领悟b)依据曲曲折折的画面,结合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事务,想象创作内容及要支配的景物。C)支配棋子的行进路途图或序号。d)依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嬉戏。(出示课件)四、指导创作1、提出要求:(出示课件)a)路途清晰、构图完整、色调搭协作理、图案设计新奇。b)四人为一组合作完
22、成。小组长支配好分工与合作:一人搞装饰,两人设计路途,一人做棋子。2、学生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五、展示评价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别出心裁的创想。小组展示作品,沟通心得2、对路途清晰、构图完整、色调搭协作理、图案设计新奇的作品提出表扬。3、玩一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登山嬉戏。六、拓展延长这节课,大家设计制作的棋盘都很棒,既美观又好玩。希望大家在课堂总结后,用我们今日学习的方法,用泥或彩泥制作一幅象棋,跟同学或家人玩一玩,大家说,好吗?黑与白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材分析: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本课通过欣赏不
23、同手法的黑白画培育学生主动想象,敢于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感受的实力及大胆构思设计的创建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驾驭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驾驭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准备】:老师:课件;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教版 三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5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