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docx
《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复习课教学一体案【复习目标】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复习重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复习难点(1)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线索归纳法及复习方法的掌握;学会感悟历史并得出结论。【复习方法】复习案导学,以
2、复习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线索归纳法、提问引导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练习题,制作复习案。学生:加深理解每一课涉及的基本史实、重要概念和历史观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启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分别是什么事件?2 .教师总结,交代本节复习任务。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温馨提示:依据复习案自读课文,回扣相关的基础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O1.明确复习目标:(学
3、生自读)2.课前自主更习,感知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依据爱习案,自读教材,完成填空、记忆、探究、交流。(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2)代表人物:中央一地方一、(3)主要内容:前期一以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主要有、(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一一以为口号,开办一些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张之洞创办的、一等。后来还筹建了、和三支海军,兴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4)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杼有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5)评价:积极:消极:.(二)、戊戌变法(1895年一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的
4、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3)代表人物:、O(4)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5)目的:挽救民族危亡(首要),发展资本主义(根本)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一改革,裁撤冗官,任用:经济上一鼓励私人兴办:教育、思想上一开办新式学堂,:文化上_,开放言论;军事上一O (7)历史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三)、辛亥革命(1894年一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代表人物:o:民族:驱除鞍虏,恢复中华(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G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4)
5、性质一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主要经过:革命准备一年,孙中山在,组织了革命团体: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意义:大大推动了。武昌起义一年月日,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起义,到U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o中华民国成立一年元旦,孙中山在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结束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6)历史意义:成功: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课内探究形成认识(一)生生合作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1 .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2 .同桌相互提问或填写基础知识信息,检验自学成果。3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填空题里有用的信息。(二)师生合作1.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4 .教师精讲点拨。问题一: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请回答:(1)材
7、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2)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引导】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小组内补充。2.教师强调: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从“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温和的改良”这两个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探索运动,不难得出“改良”是指而从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可以推出这个革命是。第二小问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要从大处着眼。从形式(探索近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和目的(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两方面来归纳。第二问注意答题的全面性,不仅指政治、思想方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化的探索 年级 上册 教学 设计 第二 单元 近代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5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