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docx
《版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二大气知识结构互联(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1.(2019全国卷II-丁7-8)恩克斯堡岛(以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1)题。(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C.大气质量优良B.对全球变暖敏感D.人类活动影响少(I)D(2)B第题,恩克斯堡岛处于70S和80S之间,位于招偈课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该岛常年盛行东南
2、风,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应与盛行风向相反,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第题,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场所,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盖雪被和陆缘冰融化,冰川脱离南极大陆,漂向海洋,形成海冰。所以,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B选项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生物类型较少,A选项错误;整个南极大气质量均比拟好,故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C选项错误;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均比拟少,故人类活动对南极地区的影响较少,D选项错误。(2019全国卷It)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以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2题。
3、2.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C.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A重庆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受山地阻挡,不易三三散热,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较强,毕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正确。3.(2019全国卷I-Tgy)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平安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以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C.B.D.(2)该地寒冷
4、期()A.最低气温高于一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白偈力做禄(DB(2)C第题,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题,根据图中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一16七。图中曲线根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比照曲线和,其变化明显不同。4.(2019全国卷115一)2013年7月3
5、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以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6时C.18时19时B.D.据此完成(1)(2)题。)17时18时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DC(2)B第(1)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应选Co第(2)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
6、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两项错误。5. (2019全国卷II-0)以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泼A.B.C.D.A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应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泼那么降水不会丰富,故说法错误。6. (2019全国卷HI-丁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7、。以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局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泼的原因。解析第题,仔细读图,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存在一个高压系统,中部存在一个低压系统,故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第(2)题,锋面的形成与冷暖空气交汇有关。图示低压(气旋)中,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会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T时刻前,图示西北部(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故T时刻前图示区
8、域的锋面数量为3个。第题,读图可知,P点位于暖锋锋前,很可能有降水过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之后暖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转好,气温较高;随后,冷锋移动至该地,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可能产生降水;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第题,春季,中低纬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增温现象,南北部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大,大气运动快。春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聚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
9、)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7. (2019全国卷11-T36)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工程商务合同。该工程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工程。以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
10、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解析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铁路建设人员应针对气候湿热、雨林中蚊虫野兽多、环境恶劣等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疾;瘴气等。1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分析。2 .大气运动与降水。3 .常见的天气系统。4 .气候类型的判断分析。对应前面高考题T2、T3对应前面高考题TI、T5对应前面高考题T4、T对应前面高考题TI、T7(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制辞考查点1I大气受热
11、过程原理的应用分析I1 .图示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北力Q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以下图所示:2 .巧用两个作用解释自然现象(1)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解释白天的现象气温上下:白天晴天(阴天)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强)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一气温较高(低)。太阳能的多寡:高海拔地区一一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一一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利用大气逆辐射的影响解释夜晚的自然现象夜阴温暖夜晚晴(阴)一大气逆辐射弱(强)一地表温度低(高)夜晴寒冷、多霜、多雾、多露等3 .巧妙解释大
12、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1)夏季园林绿化中对新栽花木上覆黑色遮阳网,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2)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3)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4)干旱半干旱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4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那么相反。(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3)低纬与
13、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刷题过关1.(2019哈尔滨模拟)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火山爆发喷出的物质在对流层停留时间短,在平流层停留时间长。如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读图答复题。(1)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削弱了大气逆辐射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2)冰岛火山爆发较多,对此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火山众多是因冰岛处于亚
14、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欧洲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C.该地冬季受冰岛低压控制,天气晴朗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DB(2)D第题,从图文材料分析,火山爆发喷出的物质在对流层停留时间短,在平流层停留时间长,平流层、对流层气溶胶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第(2)题,冰岛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该地冬季受冰岛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火山喷发增加了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质,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影响航空运输,但凝结核增多,成云致雨的概率增大。2.如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的
15、塑料膜或者透明玻璃。据此答复(1)题。(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持续的伏旱C.连续的霜冻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B(2)D第题,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尼龙网有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所以此时段上海可能是持续的伏旱天气。尼龙网不能防雨;防御霜冻天气应用白色的塑料膜或透明玻璃来保温。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这样做不能减少或增强地面辐射,
16、也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考查点2I大气运动与降水1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2 .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3 .理解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1)大范围大气环流影响气流的运行状况,影响降水分布高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下沉,降水较少低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上升,降水较多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影响地区气流多向低纬吹大陆西岸风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地区气流多向高纬吹大陆西岸、降水较多季风环流影响地区:冬季风多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夏季风多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2)局部区域气流运行状况影响降水分布锋面天气系统活动中,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上下压天气系统活动中,低压控制区以上升气流
17、为主,降水多,高压控制区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山地地形影响气流运行,导致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洋流的寒暖性质影响气流运行状况导致降水差异。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刷题过关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的一天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他们根据考察资料绘制了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以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但老师发现他们绘制的四个信息中,只有是正确的。读图,完成题。(1)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最可能是()A.8:309:30B.11:0012:00C.14:0015:000.22:00-23:00(2)甲、乙、丙、丁四地中,夜雨最多的是()A.甲地B.乙地C.丙
18、地D.丁地(I)D(2)A第题,根据材料可知,信息是正确的,说明谷底空气垂直上升,谷底气温高。夜晚山坡近地面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向谷底聚集,导致谷底气流上升。选Do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山谷底部在夜晚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故易形成降水。选A。4.以下图为某国略图。读图完成(1)题。(1)图中四地冬雾日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四地年降雨量由少到多排序符合实际的是()A.丙、甲、乙、丁B.甲、丙、丁、乙C.丙、甲、丁、乙D.甲、丙、乙、丁(I)A(2)C第(D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东北部,位于盛行西风的下风向,该地气候受暖流影响温暖潮湿,再加上伦
19、敦等城市的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成为雾的凝结核,雾日最多。第题,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所以西侧迎风坡降水多于东侧背风坡。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对乙影响比丁大,对甲影响比丙大。考查点3常见的天气系统1 .熟知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1)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2)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与锋面系统不同的是,气旋和反气旋是气压中心所在处的气流运动情况。2 .把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分析重点高考中对天气系统的考查常结合等压线分布图或相关的统计图表进行命题设计,解答时应重点分析以下内容。(1)判断气压状况根据等压线数值判断气压分布趋势。判断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
20、低为高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为低压中心。低压槽或高压脊: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凸为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凸为高压脊。(2)判断天气状况降水: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锋面气旋上的锋面形成在低压槽上,不形成在高压脊上。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在槽线处形成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在槽线处形成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风向与风力:在等压线图中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可作出任意一点的风向;等压线密集处,风力较大。(3)判断天气变化天气变化主要从气压、气温、阴晴、风向、风力大小等方面分析,主要抓以下两种形式:天气系统移动一推断某地天气变化。例如,以下图
21、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什么天气?由图示比例尺及气压系统的移动速度可计算出3048小时之间,甲地受低压槽控制出现强对流天气,其位于高压西侧,应吹东南风。等压线图改变一推断某地天气变化。例如,以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不同时间的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要求分析图中地两段时间之间的天气变化。据图分析,地气压4014时为1028-1030百帕,而5日8时地气压为1026-1028百帕,一天中14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一般天气晴朗,因此4日14时至5日8时,地天气晴朗,气温、
22、气压都降低。刷题过关5 .以下图为某年4月7日8时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海平面气压场实况图(单位:hPa),其中L为一锋面。据此答复(1)题。(1)甲、丙两地气压差值可能是()A.30B.40C.50D.60(2)以下关于图示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阴雨连绵B.地狂风暴雨C.地与地风向相同D.地与地风速相同(DC(2)A第(1)题,据图分析,甲为高压中心,丙为低压中心,相邻等压线之间的差值为5,故甲地气压数值为10251030,丙地气压数值为975980,二者的气压差值介于45到55。选C。第题,根据纬度数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乙地为低压中心,L为暖锋,地位于锋前,多阴雨天气;地位于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部分 专题2 大气 部分 专题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