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二篇.docx
《第11课短文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短文二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1课短文二篇【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芍交横,盖/竹柏影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D项正确,其
2、余各项修改为: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做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 “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以及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
3、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B项表述错误,“念无与为乐者”说的是作者对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3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D.实是/欲界之仙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4、。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C项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子意思是: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可断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
5、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分析有误,作者自比“闲人”,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但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与“闲人”相对的忙人”的鄙夷与讽刺。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皿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
6、,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两篇文章均是作者被贬后所做,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小石潭记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故此题选A。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情感的理解。点评:做这类试题,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这类题涉及面较广,要加以比对。6,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知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
7、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二、填空题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晓雾将瞅(2)略无网处(3)莺飞原天(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消散同“缺”,空隙、缺口至、到达只【详解】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阙”是通假字,同“缺”,空隙、缺口的意思。8 .解释加点字意思沿溯阻绝()夕日欲颁()互相打邈()【答案】断。坠落。向高处伸展。【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d沿溯阻绝:上
8、行和卜.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绝”是一词多义:断;消失;极。2)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是一词多义:坠落;崩坏,倒塌;消沉,萎靡;败坏。3)互相轩邈: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是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向高处伸展。9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沿溯阻绝()(2)晓雾将歌()(3)蝉则千等不穷()(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D逆流而上(2)消散(3)同“喈”,鸟鸣,这里指蝉鸣(4)只是【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也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9、第一句大意是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船都被阻断了。故“溯”的意思是逆流而上。第二句大意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故“歇”的意思是消散。第三句大意是蝉儿无休止地鸣叫不停。故“转”的意思是同“噬”,鸟鸣,这里指蝉鸣。第四句大意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故“但”的意思是只是10 .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自号o题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O(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代的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人均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答案】(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2)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10、。要求学生牢记。陶弘景,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占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占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苏轼和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三、字词书写11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词,并在横线上解释所填字词。(1)五色():(2)晓雾将
11、():(3)()竞跃:【答案】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水中潜游的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歇:消散。1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夕日欲颁()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牛()水中段()、带()交横()【答案】(tu)(yU)(xie)(zao)(xng)(hen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
12、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颓tN,Xlngo13 .13.写出汉字。tuf()Ifn()SUi()Xing()【答案】颓鳞遂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的掌握。汉字字音字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养成多读、多写、多枳累的好习惯,注音平翘舌、多音字等的区分,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题目。该题中注意“颓和存的书写。14 .为下列字注音颓()鳞()遂()者()【答案】tu(ImSuiXin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
13、读音是:颓tui,芍xlng0四、对比阅读比较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回答问题。(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依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2)月色入万户: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夕日欲颓,
14、沉鳞竞跃。(2)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17 .根据语段填空。(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色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乙文中写景的名句是“(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一之美”,乙文描写了“一之美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一o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一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了“的语句中;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15、感情。【答案】15. (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单扇的门,泛指门。这里指门窗16. (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水中藻、芍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17. (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仙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分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1)句意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领会;(2)句意为: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户:单扇的门,泛指门。这里指门窗;
16、16.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争相。(2)重点字词:交横,纵横交错;盖,大概是。17.(1)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阅读甲文,了解内容,根据题干要求“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分析即可:猿鸟乱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阅读乙文,了解内容,找出写景的名句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情感。结合内容可知,从“山川之美,古
17、来共谈中可知,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特交横,盖竹柏影也中可知,乙文描写了“月色”之美。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结合内容可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是描写;实是欲界之仙都。”“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议论。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可知,苏轼是受到贬谪的“闲人,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了这句话中;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可知,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仙”人;从“山川之美
18、,古来共谈”中可知,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情感。据此填空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
19、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唾,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予在倨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令.屠
20、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唾,已再斯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注释僚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18.下列句中有关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苏轼,字子暗,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C.上元,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D.民夷,民:指汉族。
21、夷:指当地少数民族。1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B.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C.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D.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20 .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B.乙文中“笑韩退之是笑韩愈被贬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C.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华景象、祥和淳朴的民风。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21 .翻译句子。庭下
2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放杖而笑,孰为得失?【答案】18. B19. A20. D21.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苻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分析】18.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不是“南宋故选B。19.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语句“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的意思是: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正确的句读是: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故选A。20 .D.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不正确,从甲文
23、最后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和乙文“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乐观豁达的。故选D。21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占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空明(清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放杖(放下拐杖)、孰(谁,什么)、为(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