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对信息技术专业的需求都在快速的增长,信息产品与服务对于国家、企业、家庭与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基石。诸城市慈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处理、创新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数字媒体技术(080906)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2)二、入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
2、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计算机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结合本区域经济特色,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法律意识和较强的创业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利用计算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具备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求:一、时代性(先进性)。春季高考信息技术专业培训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培训目标要有针
3、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建,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系统性。春季高考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五
4、、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产品设计师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数字媒体2前端工程师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数字媒体3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设备营销人员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软件工程4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维护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网络技术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一)职业素养1 .具有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的意识;2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3 .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和严谨务
5、实的工作作风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5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自学能力;6 .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能够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7 .具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8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2 .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3 .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4 .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5 .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具有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能力。6 .具有多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
6、力。7 .具有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基本能力。8 .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具有建立网站、制作网页的能力。9 .具有计算机硬件拆装、系统组装和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三)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1 .基本岗位网络技术方向: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网络服务器设备维护工程师等。数字媒体方向:WEB前端构架师、前端工程师、特效师等。软件工程方向:JaVa工程师、PYTHON工程师、安卓工程师、算法工程师。2 .拓展岗位:多媒体制作员、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员、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网页及网站设计员、电脑美工等岗位
7、。(四)对应职业资格证书经过13学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以及模块的进度,有选择地考取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基本职业资格证书(表一)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对应岗位群职业资格证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网络服务器设备维护工程师计算机中级操作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CCna认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教育部考试中心)CCNP网络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过第四、五学期的专门化方向化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考取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资格证书。专门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表二)专门化方向.对应岗位群职业资格证网络技术网络工程师CCNP网络高级工程师(人
8、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媒体作品制作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字媒体方向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编辑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级广告设计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fterEffectsCC特效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维修工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教育部考试中心)计算机板级维修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络编辑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未来发展方向(含就业、升学)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一到两门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工具软件,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理解力和自学能力,能较快地进入工作岗位或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
9、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教学、产品推销、多媒体制作、软件设计、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及电视三维动画制作等工作。学生也可以通过在校学习,升学到高校继续深造。现有如下对口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教育、动漫、数字媒体及艺术类。主要接续专业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六、课程设置及要求顶岗实习综合实训专业/eX技能数字媒体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专业选修课专1 .图形图像处理知识2 .网页制作1 .网络设备2 .网络服务器1 .C语言2 .通信技术3 .数据库1 .
10、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2 .网页动画制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3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
11、发展密切结合32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92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92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288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2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0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1历史依据
12、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职业生涯规划(32学时,2学分)全书围绕“发展”二字,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中职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定四个规划环节操作方法的训练,以及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介绍,来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本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2)职业道德与法律(32学时,2学分)职业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
13、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3)经济政治与社会(32学时,2学分)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14、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4)哲学与人生(32学时,2学分)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
15、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5)语文(192学时,12学分)语文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注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为计算机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提供基本语言的支持,加强语文实践,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6)数学(192学时,12学分)数学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
16、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7)英语(128学时,8学分)英语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渗透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机职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8)计算机应用基础(128学时,8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I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
17、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能够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9)体育与健康(144学时,10学分)体育与健康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10)公共艺术(36学时,2学分)公共艺术分两部分,一是音乐,二是美术。音乐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
18、面发展。美术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以及手工艺制作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初步的素描、色彩和手工艺制作及一般的绘画技巧、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三)历史(36学时,2学分)历史是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中职学校历史课程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大批掌握专业理论和各种专业应用技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内容,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着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本质功能就是对
19、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是学生基本人文素养与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来源。(一)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表四)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常用工具软件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技能322网络技术知识(1)数据通讯基础(2)网络技术基础(3)结构化布线系统(4)计算机网络设备(5)Internet基础(6)网络安全与管理(7)局域网的组建963计算机C语言编程基础了解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
20、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定义,掌握赋值语句,数据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用128法,理解运算符、表达式及常用数学函数的用法,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掌握条件语句和多分支语句的用法。4影视、影音前后期特效的制作了解影视前后期特效制作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够对影视、影音素材进行编辑,熟练的掌握其关键帧动画的添加,会设置相应的视频转场和视频特效,及三维的合成,能制作相应的文字动画和文字路径动画,会添加、编辑相应的配乐、配乐并实现相应的音频专场和音频特效,恩能够使用简单的遮罩、键控、调色特效,并实现一定的创意和艺术效果。645图形图像处理了解图形图像处
21、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图形图像处理业务的规范要求与表现手法,掌握应用平面设计主流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能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形处理等业务应用646多媒体制作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础知识,理解动画形成原理与多媒体制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二维动画元素绘制、动画编辑、多媒体素材处理、打包集成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二维动画设计和多媒体制作主流软件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和多媒体素材合成967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
22、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648网页设计与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额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64制作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编写9计算组装与维护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装配计算机,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常用软件及简单网络应用工作流程,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软件安装、外设连接与配置,能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96(1)常用工具软件(32学时,2学分)常用工具软件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系统工具软件
23、、图形图片处理软件、音视频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等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特点及基本操作并能灵活运用,学会运用常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96学时,6学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包括数据通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结构化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Internet基础、网络安全与管理、局域网的组建(3) 计算机C语言编程基础(128学时,8学分)计算机C语言编程基础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课,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该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性都很强,在讲授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