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docx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营养学(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任务是培养从事或拟从事营养、食品与健康工作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营养科学知识,掌握开展营养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营养科学的最新理论与动态,学会营养指导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为今后开展营养促进健康工作培养实用人才。本课程的内容分为6章,第1章是营养学基础,主要介绍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营养学意义,这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剩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对这些营养素进行营养水平评价;第2章是植物化学物,主要介绍植物化学物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第3章是各类食
2、品的营养价值,主要介绍各类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特点,加工烹饪对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素的影响;第4章是公共营养,主要介绍开展公共营养的基本方法,进行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依据、方法,我国的营养政策等。第5章是特殊人群的营养,主要介绍不同生理状态下人群的营养特点与营养需要,以及合理膳食原则;第7章是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主要介绍营养与常见疾病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疾病的营养防治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能系统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体了解我国营养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能够应用这些营养学知识与技能对全社会各种人群进行营养指导工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评价营养状况、分析居民中存在营养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3、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应用,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来消化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领会。(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 .了解营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在营养、食品与健康中的作用。2 .理解并掌握正常及特定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营养需要及这些营养素的来源。3 .理解营养与疾病的关系。4 .基本掌握营养评价、营养指导、营养分析的方法。(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生物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基础等。生物化学主要介绍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理解各种营养素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分布、代谢、转运有帮助。生理学主要介绍人体各种机能的产生过
4、程,对理解营养素对生理功能的调节有帮助。临床医学基础是各种营养缺乏病与过剩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对理解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尤其是孕妇、婴儿、老人)发生改变的前提,对学习和理解特殊生理状态下人群的营养有极大帮助。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概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发展趋势。(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营养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领会:营养学的进展2 .掌握:营养学的内容3 .熟练掌握:营养学的概念第一章营养学基础(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一蛋白质、脂类、碳
5、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它们的营养学意义、消化与吸收、缺乏与过剩对健康的影响、营养价值及人体营养水平的评价方法。(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并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它们的营养学意义、缺乏与过剩对健康的影响、营养价值及人体营养水平的评价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1.掌握: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概念、其他膳食成分、营养对人体构成的影响、营养失衡造成的危害。2.熟练掌握:营养素种类及分类、主要生理功能、水的生理功能、合理膳食的概念与要求、合理营养的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意义。第四节蛋白质1 .领会: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人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常用指标、氨基酸的分类2
6、 .掌握:蛋白质的功能、氮平衡的意义、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蛋白质缺乏与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蛋白质的食物来源3 .熟练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与种类、氨基酸模式、限制氨基酸、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的概念、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氨基酸评分的概念、氮与蛋白质间的转换关系、必要的氮损失的概念第五节脂类1 .领会:脂类的分类、脂类的消化吸收2 .掌握:甘油三酯、磷脂、类固醇的功能、必需脂肪酸的功能、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食物中所含脂类的特点、脂类缺乏与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熟练掌握:n-3、n-6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脂肪酸的分类、必需脂
7、肪酸与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短链脂肪酸、类脂的功能、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第六节碳水化合物1 .领会:三大产能营养素间的关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2 .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分类、血糖生成指数概念及意义、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功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3 .熟练掌握: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第七节能量1.领会:能量需要的确定方法、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能量摄入的调节2 .掌握: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活动强度分级、能量与健康的关系、成人活动水平分级3 .熟练掌握:能量的单位及其转换,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产能系数及产能比例系数、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的概念、人类的能量消耗第八节矿物质1.领会:矿物质缺乏的原因、缺铁性
8、贫血发生的过程、铜、氟、钻、铜的生理功能2 .掌握: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种类、矿物质的生理功能、铁在体内及食物中存在的形式3 .熟练掌握:钙、铁、锌、碘、硒的生理功能及缺乏或过多对健康的影响、影响钙、铁吸收的食物因素、钙、铁、锌、碘、硒的主要食物来源第九节维生素1 .领会:维生素的命名、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间的关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2 .掌握: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机体维生素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维生素D单位的换算、视黄醇、叶酸、烟酸当量的概念与计算、尿负荷试验及意义3 .熟练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
9、酸、叶酸、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多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食物来源、食物中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第二章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一)课程内容介绍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影响。(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中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意义。(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领会:植物化学物吸收、代谢与排泄、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甘类化合物、芥子油甘、多酚类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单帖类、植物雌激素、有机硫化物、植酸其他动物来源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结构2 .掌握:植物化学物的分类3 .熟练掌握:植物化学物的概念、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甘类化合物、芥子油苜、多酚类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单帖类、植物雌激素、
10、有机硫化物、植酸其他动物来源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学作用第三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动物性、植物性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素的特点,加工烹饪对这些营养素的影响。(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类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加工烹饪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意义1 .领会:食品的分类2 .掌握: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3 .熟练掌握:食品营养价值、INQ的概念第二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掌握:谷粒营养素的分布特点2.熟练掌握:各类食品所含的营养物质及组成特点、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调制乳粉、酸乳、奶酪、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性质 及其 设置 目的 要求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