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如何与刑事执法很好地衔接起来.docx
《行政执法如何与刑事执法很好地衔接起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执法如何与刑事执法很好地衔接起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行政执法如何与刑事司法很好地衔接起来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及时的衔接机制,不仅有利于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有效打击,而且也有利于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行政执法中的依法行政,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自从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颁布以来,通过各级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工作联系,推动了行政执法部门向刑事司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工作,增强了共同打击各类犯罪的力度。但由于在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再加上目前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沟通渠道不畅,衔接机制不健全,法规制
2、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行政管理对象中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效果。现结合行政执法实践中的体会,通过对衔接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构建衔接机制、完善法规制度、提高操作的实用性等方面做一些粗浅探讨。一、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统一,执法难以形成合力。在我国,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本属于不同的执法体系,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客观上形成了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所针对的对象和范围的交叉现象,这类犯罪既要承担行政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再加上两部门缺乏很好的沟通、了解,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执法部门在罪与非罪、犯
3、罪证据的鉴定、犯罪事实的认定等方面都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致使一说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问题时,刑事执法部门往往过大地强调了行政执法部门“以罚代刑”问题的严重性,而行政执法部门也过大地夸大了刑事执法部门“以刑抵罚”的严重程度。认识不统一,不单给案件移送工作人为地设置了障碍,而且严重削弱了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客观上造成了质量技监行政案件查处中实际发生案件多、查处少,行政处理多、追求刑事责任少,查处一般犯罪分子多、追究幕后操纵主犯少,判缓刑多、判实刑少的“四多四少”现象增长。二是法规制度存在缺陷,增加了衔接难度。现有的衔接规范基本上是行政性质,缺乏司法强制性。目前在衔接工作中依据的行政执法机
4、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命令,而刑事执法涉及运用强制措施和刑罚限制、剥夺公民人身权利,对此的立法、司法解释权依照宪法和法律分属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两高”。要建立法制化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机制,仅以行政规章而没有司法保障,显然是不够的;现有的衔接规范,原则规定多、务实规定少,在实践中难以突破局限性。当前在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部门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的要求形成的案卷材料,特别是调查笔录、鉴定报告、涉案金额认定等证据材料,由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取证要求的差异而不被刑事司法部门采用,或被要求按刑事司法程序重新取证。但实际上许多案件的查处条件、时机在案件进入司
5、法程序过程中往往时过境迁,已无法重新收集证据;现有的行政法规与刑事法规存在的差异,导致实际操作的困难。比如对行政执法中遇到最普遍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1年4月5日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解释为:“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实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则解释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质量欺诈的违法行为,其结果是
6、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的要求。”“两高”的解释中强调的是只有使产品“降低、失去应有的使用性能的行为”才构成“掺杂、掺假”,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意见中强调的是“其结果是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的要求”,而这些产品有可能并不是完全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所以在案件实际移送中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办理移送手续就有可能不被刑事司法部门受理。三是监督机制缺失,衔接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国务院规定以及最高检察院、公安部、监察部意见虽然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提出明确的要求,各级质监部门也积极与相应的刑事司法部门、检察监督部门共同
7、制定了相应的意见、办法或规定。但这些意见、办法或规定基本上都是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信息互通平台、申诉渠道、案件发现机制、规范的监督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等,所以案件移送衔接中很难得到及时处理,按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立案标准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对所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但在案件实际移送中几乎没有不超过规定时间的。而且由于具体监督机制的缺失,检察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给予监督,严重地影响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 执法 如何 刑事 很好 衔接 起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