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docx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国家、省治太工作总体要求,确保2020年我市水质全面达标,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根本,以问题导向、目标管理为总体原则,认真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3年修编)、江苏省“十三五”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等各项
2、任务要求,重点围绕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国家试点,在水环境系统治理、流域治理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二)基本原则整体施策,综合治理。按照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系统考虑全市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业点源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布局,畅通水污染治理脉络,加快建立生态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全市污染源现状及水质现状,全面掌握水环境治理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对重点断面达标难度较大、水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水体功能较高的地区,加快制定有效治污防范措施,严格落实各
3、项任务要求,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涉及不同区域、部门交叉的重点工作,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过程管理,整体提升。树立水环境治理全过程管理理念,坚持源头预防,强化过程管理,推动注重单个工程项目实施向注重区域及流域水质整体改善转变,从推进水质改善向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综合管理转变。创新机制,依法治理。统筹利用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探索流域管理综合决策和长效运营机制、以河流汇水区为单元的系统治理模式。推进将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控制线保护、经济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等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严格执法监管,全面落实依法治湖。(三)治理目标全面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江
4、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3年修编)、江苏省“十三五”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等规划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水质考核目标。保障饮用水安全。到2020年,保持目前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限值的In类标准和补充项目、特定项目的要求;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限值的II类标准和补充项目、特定项目要求的比例逐年提高。改善河流水质。到2020年,武进港、太福运河、漕桥河三条入湖河流水质年均浓度达到国家和省河流水质控制目标要求,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长荡湖、洞湖等湖泊水质比2013年水质有进一步
5、改善。一完成常州市总量控制目标。到2020年,全市C0D、氨氮、总磷、总氮排放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5.9%、6.9%、19.5%和16.3%。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污水管网布局1 .提升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水平。紧盯重点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要求,优化污水管网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加快提升集镇区污水接管率,统筹推进老城区、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确保污水主管网覆盖所有建制镇集镇区,一、二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流两岸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到2020年,完成超过500公里污水主管网及支管网建设改造,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集镇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85%
6、以上。2 .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接管处置。按照“政府主导、因村制宜、统筹推进、长效运营”总体思路,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接管处置工程,完善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居住分散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积极推广武进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PPP模式,实现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和统一监管。到2020年,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村庄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力争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已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90%以上,其他区域达80%以上。(二)饮用水安全保障1 .实施水源地保护。积极采取清淤、生态修复等水质改善措施,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附近范围内建设隔污缓冲林带工程,在水源
7、地主要入河口等地建设水质净化林工程,逐步建立稳定、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水体净化、水质提升。2 .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以有效去除土臭素、甲基异茨醇-2等有机污染物和致臭味物质为重点,加快推进魏村水厂、南渡水厂和礼河水厂的自来水深度处理,保证自来水水质全面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现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确保安全优质供水。(三)生活污染源治理1 .合理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及提标。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扩建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金坛第一污水处理厂、漂阳市壕头污水处理厂、武进区涅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新建金坛区指前镇污水处理厂、滦阳市南渡镇污水处理厂、天宁区郑陆镇污水
8、集中处理中心、武进区滨湖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新增污水总处理能力49.5万吨/日。逐步提升尾水排放标准,2019年底前,完成横林污水处理厂、漕桥污水处理厂、太湖湾污水处理厂、壕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尾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2020年底,尾水排入太湖一级保护区内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二级保护区内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氮磷特别排放限值,进一步削减氮磷污染物排放。2 .完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加快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处理处置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提高
9、垃圾收运机械化、密闭化、环保性水平。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生活垃圾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和大中型垃圾中转站等新(改、扩)建设工程。对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填埋场进行封场治理,推进垃圾处理场(焚烧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到2020年,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四)点源污染治理1 .加快工业企业污水接管及重污染企业整治。开展印染、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对印染、电镀行业实行排污量评估,逐一排查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大幅降低入太河流工业污染负荷。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严格落实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工作,推进化工企业
10、向园区集聚,打造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及规范的化工园区。到2018年,太湖一级管控区基本建成“无化区”;2020年底前,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建成生态工业园。2 .加强通航船舶污染治理。将船舶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纳入城市生活污染治理体系,对辖区内航道、渔业、餐饮船舶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改造,实行长效管理。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港口作业污染专项治理,加强港口作业扬尘监管,完善码头堆场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2020年底前,完成内河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中的所有建设内容,内河港口、码头具备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含油污水接收能力。(五)农
11、业面源治理1 .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打造环太湖生态农业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推广农艺节水保墙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加大有机肥产业支持力度,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商品有机肥补贴、缓释肥补贴、绿肥种植、生物农药、杀虫灯、防虫网、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到2020年,太湖一级保护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例达50%,一级保护区内的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20%以上,全市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削减5%,农药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域 水环境 综合治理 三年 行动计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