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企业所得税风险提醒.docx
《(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企业所得税风险提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企业所得税风险提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企业所得税风险提醒一、收入类(一)收入总额1.风险描述:收入不完整,部分应税收入未申报纳税。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由九部分构成,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2 .风险提示:一是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未按照税法的规定将相关项目调整为所得税收入。如:不对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等进行调整。二是在取得相关收入时冲减费用而不作收入,这会造成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少,从而导致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的减少,进而造成应纳税所得额的虚增,引发多缴纳
2、企业所得税的风险.3 .风险会计科目:往来科目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清理、原材料、库存商品、银行存款、现金等。4 .主要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二)经营业务收入1.风险描述:收入不具备合规性,收入申报不及时。如:各种主营业务中以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价格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行为,将已实现的收入长期挂往来帐或置于帐外而未确认收入,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未按税法规定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等。2,风险提醒:销售货物、提
3、供劳务的计税价格是否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其他业务中变卖、报废、处理固定资产、周转材料残值等迟计或未计收入,是否存在分期和预收销售方式而不按规定确认收入等。3 .风险会计科目:往来科目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原材料、库存商品、银行存款、现金等.4 .主要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二十三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X国税函2008875号)。(三)其他收入1.风险描述:未将企业取得的罚款、滞纳金、无法支付的长期应付款项、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帐损失、固定资产盘盈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在“资
4、本公积”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及根据税法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列入收入总额。2,风险提醒:是否存在上述情形而未记收入的情况。如: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以及企业辅助台帐,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厂营业外收入”科目,结合质保金等长期未付的应付账款情况,是否按税法规定确认当期收入。3 .风险会计科目:往来科目及营业外收入、坏账损失、资本公积等。4 .主要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四)利息收入1 .风险描述:(1)债权性投资取得利
5、息收入,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或者未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的情况;(2)未按税法规定准确划分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国债利息收入,少缴企业所得税;(3瀚融企业发放的未逾期贷款,没有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合同确认的利率和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4)金融企业发放的逾期贷款发生的应收利息,没有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 ,风险提醒(1)有无其他单位和个人欠款而形成的利息收入未及时计入收入总额,特别注意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借款和应收货款;(2)”投资收益”科目,查看是否存在国债转让收入混作国债利息
6、收入,少缴企业所得税;(3)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没有按照规定期限计算利息、确认收入的实现,申报缴纳所得税;(4)金融企业已冲减了利息收入的应收未收利息,以后年度收回时,未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3 .风险会计科目:往来科目及投资收益、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等。4 .主要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3号)。(五)股息红利收入1.风险描述:(1)对外投资,股息和红利挂往来账不计、少计收入;(2)对会计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与按税法规定确认的投
7、资收益的差异未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或者只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而未进行相应调增;(3)将应征企业所得税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混作免征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少申报企业所得税。2 .风险提醒:(1)是否存在对外投资情况,投资收益的股息和红利是否并入收入总额;(2)结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查看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核对当年和往年对长期股权投资税会差异的纳税调整是否正确;(3)查看应收股利、投资收益等科目,根据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及备案的投资协议、分红证明等资料,核对免征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否符合免征条件,不足12个月的股票分红收入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
8、.风险会计科目:往来科目及应收股投资收益等。4 .主要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六)不征税收入1 .风险描述:(1)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没有同时符合税法规定的三个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做为不征税收入申报。三个条件为: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寸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2)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不征税收入
9、(如技改专项补贴等)对应发生的支出在税前扣除,未进行纳税调整;(3)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不征税收入形成的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4)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未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5)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没有按照应税收入,在取得财政补贴款项的当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 .风险提醒:作为不征税收入申报的财政性资金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三个条件;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所计算的折旧、摊销额是否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是否将不征税收入形成的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不符合
10、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是否没有作为应税收入,在取得款项的当年度申报纳税。3 .风险会计科目:专项应付款、资本公积、其他应付款、管理费用、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等。4 .主要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二.税前扣除类(一)工资薪金支出(1)风险描述:工资支付对象不合规,不应包含: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已出售
11、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原企业职工:虽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但企业不支付基本工资、生活费的人员,由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列支工资的职工;无劳动人事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的其他人员;工资薪金支出不合理,五项原则未同时具备,五项原则为: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工资薪金总额不合规,不应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
12、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总额超过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额,超过部分未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对已预提而在年度汇缴结束前未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工资在汇缴年度税前扣除,未进行纳税调整;股权激励部分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2)风险提醒:工资支付名单上的人员是否是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工资薪金支出是否以合理为限度,五项原则是否同时具备;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总额是否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有无将应在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等核算的内容作为工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汇算 风险 提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