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替代方案和无方案分析方案.docx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替代方案和无方案分析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替代方案和无方案分析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替代方案和无方案分析方案1.1 填埋场场址要求根据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见表11-1。表IlT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规定。填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
2、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埋场应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填埋场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不应低于8年。选址应由建设、规划、环保、设计国土管理、地质勘察、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 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在距人畜栖点50Om以外。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 下列地区: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 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 水源地和其它需要特别保 护的区域内。居民集中居住 区,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 区,地下水的补给区、
3、洪泛 区、淤泥区。活动的坍塌地 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 石灰坑及溶岩洞区。洪泛区;淤泥区;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地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地区;活动的坍塌地带;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岩洞区;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珍贵动植物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军事要地、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1.2 替代方案分析1.2.1 选址替代方案分析A.场址情况根据寻甸县自然条件及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本项目可研阶段提出下列四个备选场址:场址一:清水沟垃圾填埋场位于牛栏江水系,寻甸至东川公路距寻甸7.5km处,地理位置见图I-Io汇水面积0.284km2
4、,库址径深800m、宽400m,沟底纵坡0.025O本库最大容积的使用标高19752050m,有容积150万m3o库址地层为紫红色,褐色土壤所覆盖,粘土覆盖层3m以上,无地表水体,地下水位较深,库址周围IknI范围内无村庄。场址二:原使用的下村裸堆垃圾场该场址位于寻甸至东川的天河公路旁,属于牛栏江水系,距县城2.0km处。汇水面积0.048kr112,可利用沟谷纵深400m、宽100m,使用标高1975205Onb沟底纵坡0.18,按卫生填埋要求垃圾堆积外坡L3,65m高差计算,有容积32万胡。堆积场现已有4万11尚余可利用容积28万m)场址三:任家坟塘垃圾填埋场任家坟塘位于寻甸至东川的老公路
5、即天河公路左侧,距寻甸县城的距离较适中,仅为6km左右,且处于城市的下风方向。场地为一U型山谷,山谷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山谷纵长约750m,宽400m,山谷平均海拔高为2050.OOm左右,山谷西南部为较高山地,最高海拔高为2120.00m,东北部山地高度较低,最高海拔为2095.OOm,山谷开口面向公路,山谷口距寻甸至东川的公路仅200m,进场公路工程量较小,但填埋场至公路的距离略显不足,隐蔽性较差,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若以最大填埋深度40.Om计,填埋库容约为80万立方米,够寻甸垃圾处置工作使用15年以上。场址四:野鸡山垃圾填埋场野鸡山备选填埋场场地紧临昆明至东川的专线铁路,从寻甸至东川的
6、公路4.5km处进入野鸡山填埋场备选场地还有L8km左右的牛车道,此场地十分开阔平坦,东西长约1200m,南北宽也约1200m,场地除西北侧约700m,面临铁路外,周围均为高约30-40m的小山,山上都为不成材的小松树和火把果等小灌木,地表皆为荒草,植被尚好,场地内为一平坦的草甸,因雨季会积水,并无耕地,只有牛羊放牧其间。场地标高为2025.OOm左右,周围山丘标高在2025.00-2060.OOm之间,库容可做到350万立方米,足够寻甸县城垃圾堆放50-60年。B.替代方案分析原使用的下村裸堆垃圾场存在的问题:(1)按所需库容计算,垃圾堆场仅可以使用到2015年,服务年限仅有8-9年,同时该
7、场地现已处于县城规划区内,已经不符合相关的建设垃圾填埋场场址的要求。(2)堆场内无任何防止雨水冲刷的防护措施,该堆场距离城区太近,周围200m内有村庄且距离铁路不足Ioonb对铁路、村庄均造成较大的污染。由于是无序的堆放,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卫生。(3)替代方案距拟建的寻甸县污水处理厂较远,垃圾渗滤液的输送不方便,且输水管线工程投资较高。U)任家坟塘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虽然该场址占用的耕地也很少(仅20亩左右),且工程土石方及截洪工程量都不大,库区内无深切割的冲沟、坍塌、滑坡、溶洞等不良地质灾害,是一个较好的场地,但场地西南部有当地任氏家族的坟地约数十冢,经与坟主多次接触,皆无搬迁坟莹的意愿
8、,估计往后谈判若能迁坟,经济上的代价是十分可观的;其次就是场址距公路距离较近,对景观影响较大。三9野鸡山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1)场地周围的山岗上多处发现烟煤,并有多个手工小煤窑开采过,煤炭质量尚好,但因未做过正式的勘探,储量不明,一般都认为是一些小的鸡窝矿,故这些煤窑规模都很小,多为手工开采,缺乏安全设施,因与国家产业和安全政策严重不符,而被勒令关停或炸毁,因考虑由于煤层的存在,地质状况复杂,且不能排除发现大量煤藏的可能性。(2)由于紧临铁路,不利于垃圾填埋场的污染防治。(3)场地太大,要达到分期(区)建设,节约投资的目的,必须在场地内修筑较长的垃圾坝,会造成投资加大,投资效益降低的结果。
9、根据四个可供场址的实际情况,评价从交通运输、地质条件、征地费用、环境影响,卫生防护距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清水沟为本项目建设场址。C.清水沟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现对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有关选址的要求,对清水沟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如下。与人畜居栖点的相对位置垃圾填埋场位于仁德镇东北侧8km的山谷中,填埋场不属于居民密集区,与周围距离最近的村庄相对位置大于1km;符合“标准”有关选址“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的规定。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垃圾填埋场位于山谷中,拟选位置符合寻甸县城总体规划。因此本评价认为垃圾填埋场选址符合寻甸县城总体规划和
10、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冶规划。据调查垃圾填埋场区域未涉及寻甸县农、林、水资源等有关规划,不属于现有规划范围,选址符合有关规划。气象条件寻甸县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垃圾填埋场位于县城的侧下风向,且距离较远,恶臭气体不会影响县城的环境空气质量,因垃圾填埋场周围500m范围内无村庄等人畜居栖点,从气象条件分析,不会污染周围村庄环境空气。地质条件场地范围内无滑坡、泥石流、崩塌、采空区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残破积次生红粘土和泥盆系上统强风化白云岩组成,没有发现溶洞和土洞,地基稳定性好;场地位于寻甸-一功山发震断裂西侧,平均距离约Iknb但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所处沟谷地形坡度较缓,地基土结构单
11、一,主要由硬可塑状次生红粘土及强风化白云岩组成,无饱和砂土和软土存在,属抗震有利地段。勘查场地为11类建筑场地,地基土属于中硬地基土。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场地附近次生红粘土广泛分布,储量丰富,其渗透性弱,且不具备膨胀性,是良好的筑坝和填埋材料,完全可以满足垃圾处理场筑坝和日后填埋的需要,无需到其他地方运土;场区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次生红粘土和盆泥系上统强风化白云组成,其承载力基本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IOKPa和400KPao其中次生红粘土可作天然基础的持力层选择,而强风化白云是深基础的良好的保证;勘查场地的下伏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sZg)强风化白云岩中含岩溶裂隙型潜水,
12、地勘结果表明控制深度内地层的渗透性为微弱一透水,基岩富水性中等,天然渗透系数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中渗透系数不应大于LOXlOT的要求,垃圾场需要进行人工防渗处理。综上述:拟建场地地基稳定,地质条件良好,除了需进行人工防渗处理外,其余条件均适宜进行垃圾处理场地的建设。1.2.2 垃圾处置方法替代方案分析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应用广泛并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A.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法是按工程技术规范和卫生要求科学处理城市垃圾,即经过充填、堆平、压实、覆盖和再压实及封场等操作过程,使城市垃圾得到最终处置,并防止产生污染及危害环境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B.堆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生活 垃圾清运 处置 工程 替代 方案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