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总体概况.docx
《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总体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总体概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总体概况1.1基本情况1.1.1 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2、建设单位: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3、建设地点:湖南省市望城区4、建设性质:新建5、所属流域:湘江流域6、建设必要性:建设本项目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保障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的环保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型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和飞跃,为我国的环卫事业发展树立一座新的里程碑。7、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规划垃圾焚烧处理规模为5000td,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约为166.5万吨,配置了6台850td垃圾焚烧炉和3台30MW汽轮发电机组
2、。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的要求,本项目分为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厂前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其中主厂房区包括垃圾卸料大厅(下层为水处理间、机修间、化验室、压空间、加药间、库房等)、垃圾池、焚烧锅炉间、烟气净化间、汽机间、中央控制室(下层为高低压配电室)、固化车间、值班室、门厅及烟囱等,布置在项目区中部,占地面积8.8hm2;辅助子项区包括循环水泵房及冷却塔、清水泵房及清水池、污水处理站、油库、升压站等,布置在主厂房的周围,占地面积4.34hm2;运输设施区包括进场道路、地磅房及地磅(2处)、栈桥、大门等,布置在厂区西北角,占地面积12.04hm2;厂前生活区包括办公楼、综合楼(建于环境
3、园区生活区内)大门、停车场及职工文体活动场等,布置在主厂房西北侧,占地面积4.34hm20项目总建筑面积98684m2,绿地率为29.4%,容积率0.53,建筑密度为41.03%。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5.4hm2,其中永久占地31.17hm2,临时占地4.23hm2o工程用地面积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荒草地、水田、园地、水域和建筑用地等。工程建设开挖土石方总量为155.96万nA填方总量174.95万nA借方总量18.99万n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炉渣飞灰经处理后运至黑麋峰垃圾填埋场。工程规划设置2个取土场,位于项目区西侧山体,紧邻黑麋峰卫生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临时占地1.93hm2,
4、取土场容量可满足借土需求。工程在动工之前须对项目区腐殖土丰富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的表土堆置在临时堆土场(位于预留用地区),主体工程临时堆表土量为1.64万nP;对取土场区进行表土剥离后表土临时堆置于本区,不再新增占地,取土场临时堆表土量为1.18万nP;待绿化工程启动后用于工程绿化。建设项需拆迁各类建筑物4000m2,拆迁工作由政府主导,拆迁安置方式采用分散安置及货币补偿形式。8、建设工期:计划工期30个月,计划2014年1月开工,2016年6月底建成。9、工程投资: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244028.2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91889.81万元。工程总投资的69.88%向银行长期借款,建设期
5、利息约计12389.98万元。工程总投资的30.12%由企业自筹。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Ll-Io表1.1-1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2建设地占八、市望城区流域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3工程性质新建项目4建设单位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5总资金及土建投资总投资244028.27万元,土建投资191889.81万元二、项目组成项目占地面积(hm2)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备注厂区主厂房区8.88.8辅助子项区4.344.34运输设施区12.0412.04厂前生活区1.521.52预留用地区1.251.25临时堆土场区0.550.55预
6、留用地区设一个临时堆表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0.20.2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预留用地区引水管线区泵站区0.020.02输水管线区7.647.64施工营地区0.30.3取土场区1.931.93总用地面积41.8437.614.23三、主要技术指标垃圾焚烧处500汽30用地总31.8厂区征29.95h理能力Ot/d轮发电机MW面积8hm2地面积m2绿化率29.40%容积率0.53建筑密度41.03%总建筑面积98684m2四、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万nP)项目组成挖方填方借方弃方说明厂区主厂房区4.07130.7618.99辅助子项区50.18.6运输设施区79.139.96厂前生活区4.124.95预
7、留用地区14.6318.21引泵站区0.010.01水管输水管线区1.892.45线施工营0.010.01区地区取土场区18.总计155.96174.95991.2工程平面布置方案比选根据场址地形特点工可报告拟定了两个总平面布置方案。方案一:垃圾进场道路和生产办公区布置在西北面,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汽机间面向北面。烟囱、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清水池和清水泵房位于厂区东面。方案二:垃圾进场道路和生产办公区布置在西北面;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汽机间面向西面;烟囱位于厂区北面;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泵房和冷却塔、清水池和清水泵房位于厂区东面。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两个方案区别只是方案二在方案一的
8、基础上主厂房逆时针旋转了90度。相对方案二而言,方案一功能分区更明确,西面是垃圾进场道路,中部是主生产区,东部是辅助生产区,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设施都集中在东面,距离西面的黑坝水库也相对较远。综合比较,方案一在功能分区,污染源的相对集中,风向(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对整个固废处理场的影响方面,方案一具有一定优势,工可报告推荐方案一。1.3项目组成与总体布局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组成包括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厂前生活区及附属设施等内容。1.Ll总平面布置垃圾焚烧项目规划垃圾焚烧处理规模为5000td,装机容量为3x30MW0拟建厂址征地面积为299486nr2,用地面积为219256m
9、2o不包括办公设施用地,办公设施建在厂址西面,进厂道路左侧,环境园管理设施统一建设。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综合用地指标为50200平方米/吨日处理规模。鉴于受地形限制,用地条件紧张,取该综合用地值为50平方米/吨作为用地测算标准,本项目的用地规模为:5000吨/日x50处理规模=250000平方米,实际用地面积低于用地指标,即使加上边坡,总占地面积也只在60余平方米/吨,未超过用地指标。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的要求,垃圾焚烧项目分为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厂前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根据厂址周围情况、自然条件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因素,本工
10、程主厂房定位采取坐东北朝西南的定位,即卸料大厅在西南端,烟囱在东北端,其它子项按生产流程要求、生活需要及管理方便定位。(1)主厂房区本区由垃圾卸料大厅(它的下层为水处理间、机修间、化验室、压空间、加药间、库房等)垃圾池、焚烧锅炉间、烟气净化间、汽机间、中央控制室(下层为高低压配电室)、固化车间、值班室、门厅及烟囱等组成一个联合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以达到减少土石方开挖、缩短工程管线、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目的。(2)辅助子项区本区由循环水泵房及冷却塔、清水泵房及清水池、污水处理站、油库、升压站等组成,布置在主厂房的周围。其中循环水泵房及冷却塔、清水泵房及清水池布置在主厂房东北侧靠近汽机房,污
11、水处理站布置在主厂房东南侧,升压站布置在主厂房西北角,油库布置在主厂房东南南角,尽量便于管理和缩短室外管线。(3)运输设施区本区由地磅房及地磅(2处)、栈桥、大门等组成,地磅房及地磅一处设1个地磅房4个80吨电子汽车衡,主要用于称量进厂垃圾,布置在厂区西北角的进厂道路上,距进场大门约170m;一处设置1个50吨电子汽车衡,用于称量出厂炉渣、飞灰固化块、旁通废弃物及不可处理的废弃物,布置在厂区西南角通往填埋场的道路上。(4)厂前生活区本区由办公楼、综合楼(建于环境园区生活区内)大门、停车场及职工文体活动场等组成,综合楼布置在主厂房西北侧,中间有道路及绿化带隔离,以减少生产区对生活区的影响。项目总
12、平面布置图见图2。表L3J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子项号子项名称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备注01主厂房9520055800包括固化车间02烟囱200两个烟囱03循环水泵房及冷3902300子项号子项名称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备注却塔04清水泵房及清水池430221005升压站40173006污水处理站3601215007办公楼220083008油库2427009栈桥80010地磅房及地磅2021011地磅房及地磅2070合计9868476570LL2竖向布置根据规划道路、功能区内接口标高及场地地形,本项目场地内采用自然排水(明沟与雨水口相结合,由两边向中间排放,雨污分流的方式)。根据工可报告,本
13、工程设置一个竖向台阶,设计标高为106.3mo1.1.3道路交通组织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设有专用道路进场,接自至湘阴的二级道路(简称“长湘公路”)桥驿镇段,全长7km。有效路面宽度7.0m,路基宽度9m,为沥青路面结构。市区生活垃圾经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压缩后,采用24t垃圾压缩运输车经市区道路网、长湘公路至桥驿镇,再经专用进场道路进入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至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运输道路总长约为35km。1.L4给水工程1、水源生活用水:拟从距离本厂100km的丁字镇的市政主给水管接入一根给水管,作为本厂和固废处理场的生活水。生产用水:桥驿镇的市政主给水管管直径为DN300,不
14、能满足生产需要。拟从湘江取水。在江边地形较好的地方设取水泵站,取水口设格栅,取水泵出水通过1根输水管线进入厂区清水池。设计日最大用水量为13792m3/d。考虑日用水不均匀系数1.1,管网漏损系数0.1,设计小时最大用水量为690m3h.由于在厂内设有贮水池,故输水管线可选用一根钢管,内壁作防腐处理,管径DN500,流速0.942ms,水力坡度0.00260输水管线约18km,高差约82mo取水泵选用离心泵2台,1用1备,单泵性能参数如下:Q=690m3h,H=135m0湘江水有一定的污染,经过方法:原水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处理后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水需要。紧邻厂址的黑坝水库是小二型灌溉
15、用水库,可作为紧急备用水源。2、消防用水量全厂设有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垃圾池为独立的消防炮给水系统,由一组高压消防泵及稳压系统单独供给;主厂房室内外消防由另一组消火栓给水泵组提供,并设稳压系统,所有消防泵均设置在综合水泵房内。消防水池与清水池合建,保证消防水量不被挪用,消防水池容积为648?:消防水量按室外消火栓25L/S、室内消火栓35Ls设计,室内外消火栓的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垃圾池间固定消防水炮消防水量按60Ls设计,延续时间Ih,储存在清水池内。1.1.5排水工程厂区排水采用生产污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分质排放系统。全厂产生的污水经收集后送至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和厂内配套建设的污水处
16、理站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用,留有排放接口。1、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食堂的污水经隔油池初步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污水处理站。最大日排放量为54tho2、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排放系统除盐水制备的浓水进入浓水箱,供出渣机用,反冲洗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冷却塔排污水、定连排污水排入降温池,降温池排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由泵压至1#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生活污水、车间冲洗水进入1#污水处理系统反硝化工艺段,最终达标回用。3、雨水排放系统主厂房钢网架屋面雨水排水采用虹吸式压力流排水系统,厂房其它小屋面及综合楼、泵房等其它建筑采用重力排水系统。垃圾车通道降雨初期
17、6mm雨水排入专设的初期雨水调节池,最后进入1#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并回用于生产。可最大限度的减轻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雨水收集系统本工程设雨水收集系统,建造人工构筑物来作为雨水收集和调节池。厂房屋面、道路、园林绿化及景观地带的雨水有组织的进入雨水收集池,经过沉淀后可作为生产用水。拟定雨水收集量为1万立方米。雨水进流时间按Ih考虑。其中,裸露区前15分钟雨水设单独的区域,该区域的雨水送到污水处理站的调节池。5、全厂水务管理及节水措施为实现节水目标,践行循环经济的政策,本工程在设计时尽量考虑一水多用,中水回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备冷却水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补水,一水多用。2)化
18、水车间浓水箱排水用作出渣机冷却水,以废制废。3)冷却塔、锅炉排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地面冲洗、出渣机、烟气净化等用水点。渗滤液和其他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4)建筑用水器具采用节水型。5)对冷却塔的补水系统采用自动调节方式,根据季节引起的补给水量变化自动调节补给水量,进行监控、监测,减少补给水的浪费。6)加强对各用水点的用水量和排水量、水质的监测,按水质、水量要求控制调度全厂用水,在电厂补给水输水干管入口及厂内各用水点均设有流量计量装置。在电厂运行时,将总用水量、总排水量和各车间或各系统的用水量进行连续和阶段性统计,以供电厂对供、排水进行管理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
19、分流制。1.1.6 灰渣处理炉渣收集到在渣坑内,可运往附近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直接填埋;也可以由运渣车运往制砖车间进行综合利用,部分炉渣在附近的填埋内填埋场。本项目产生的炉渣根据物料平衡计算36万吨/年,为原生垃圾的20%左右。飞灰先集中到灰库,在本厂进行水泥固化,送到填埋场进行最终处置。图L3l排炉渣系统工艺流程图U=Ul=UJ=烟囱炉,I成型养护后至埴埋场埴埋图L32飞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图1.1.7 绿化工程创造人性化、生态、舒适的厂区环境,降低厂区污染,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与效率,是空间与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在利用周围环境的同时,注重厂区环境的营造。在布局中,既设有室前的绿地,又设有功能区
20、的中心公共绿地及休闲环境,满足工作对环境的高层次需求。绿化设计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该机关院落总体的景观绿化规划,注重绿化的层次感、归属感,利用不同功能区块围合形成多种绿化景观。考虑工作办公环境安静、卫生等需要,该项目设置较多的绿化。同时,对于不利于建筑、道路布置的不规则地块亦进行全绿化布置,使拟建场地基本形成一个生动、立体、优美、舒适的园林式绿地环境。1.1.8 取土场1、设置原则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取土场选择遵守以下原则:(1)取土场位置应贯彻集中取料的原则;(2)交通方便,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和取土运距;(3)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取土场宜选择植被稀疏的
21、独立丘陵山包等荒地;(4)尽量避开工程和村庄的可视范围;(5)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2、取土场的设置经过土石方平衡估算,工程需外借土方18.99万nA工程规划设置2个取土场,位于项目区西侧山坡,紧邻黑麋峰卫生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临时占地L93hm2,取土场容量可满足借土需求。取土场特性表见表1.3-4o表134取土场特性表序号项目位置上路距离容量(万m3)取土量(万m3)取方式占地面积其中:(hm2)拟设措施(m)荒草地Q1取场项目区西侧山坡紧连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2011.36等高线2.47混交水保林Q2取项目区西紧连垃圾填埋147.64等1.46混交水保场侧山场进场线林坡道路1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垃圾 深度 综合 处理 清洁 焚烧 项目 总体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