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技术标准.docx
《辽宁省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技术标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xx.xxx.xxPXX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XXXX辽宁省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辽宁省第二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导则)编制/修订计划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规范。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及其他相关标准,在总结本省BlM设计及具体工程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2、施工模型的创建和管理;5深化设计BIM应用;6施工方案BlM应用;7进度管理BlM应用;8质量与安全管理BlM应用;9预算与成本管理BlM应用;10合同管理;11图纸管理;12验收与交付BlM应用。本规范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邮编:110006;电子邮箱:bimyfzx)o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奥格科技股份
3、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1总则12榜23基本规定33133.2 施工BIM应用策划33.3 施工BIM应用管理34施工模型的创建和管理54.1 一般规定54.2 施工模型54.3 模型细度55深化班65.1一般规定65.2 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65.3 钢结构深化设计65.4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75.5 其他深化设计76施工方案86.1一般规定86.2-Li一L:186.3施工组织模拟97进度管理157.1 一般规定157.2 进度计划编制157.3 30168质量与安全管理288.1一般
4、规定287.4 2管S288.3 安全管理299预算与成本管理209.1 一般规定209.2 施工图预算209.3 目标成本编制229.4 成本过程控制2410合同管理2610.1 一般规定2610.2 合同内容2611图纸管理2711.1 一般规定2711.2 图纸及文档管理2712验收与交付3012.1 一般规定3012.2 模型管理3012.3 资料管理3012.4 运维交付301总则.o.为响应国家建筑业技术升级要求,规范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应用,促进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提升建筑行业管理水平,结合辽宁省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规范。1.0.2本标准适用于施工阶段的BDl应用,本标准
5、为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基础上的应用技术标准补充。1.0.3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其余类工程项目可参照此规范执行。1.0.4本标准规定了施工阶段BIM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并针对工程项目深化设计、施工实施、竣工验收与交付等整个施工阶段的BlM应用深度及广度进行明确。1.0.5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辽宁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建筑信息模型(BlM)BuildingInformatkHiModeling,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
6、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BIM模型。2.0.2模型细度(LOD)LevelofDevelopment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2.0.3建筑信息模型元素BIMElement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2.0.4施工建筑信息模型BCIM(BIMinconstruction)是以施工图或设计模型为基础,附加或关联施工阶段的施工信息,从而形成深化设计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交付阶段等不同阶段的模型。施工模型可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模型。2.0.5BIM统筹方施工阶段对模型建立和BlM应用起主导作用的一方。2.0.6施工段拟建工程
7、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施工段的数目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项目各参与方宜共同参与施工BlM应用工作,共享数据模型。3.1.2 施工前应由各参与方共同制定BlM应用策划。3.1.3 项目各参与方宜在统一软件环境下进行BIM应用。3.1.4 施工BlM模型应分级创建。应分为项目级模型、功能级模型及构件级模型。3.1.5 各专业各阶段BlM模型的输入、输出、浏览、编辑、模拟、展示等BlM应用应采用统一模型格式,并将格式要求列入BlM应用策划中。3.1.6 施工阶段交付的BlM模型应包含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其中几何信息深度不应低
8、于设计阶段BlM模型(如有),并应包含设计阶段BlM模型的非几何信息(如有)。3.2 施工BlM应用策划3.2.1 BIM应用流程宜包含整体流程和详细流程两个层次内容:1在BlM整体流程中,宜描述各BlM应用之间的顺序关系、信息交换要求等,并指定每项BIM应用的责任方。2在BIM详细流程中,宜描述指定BlM应用的详细顺序,信息交换要求等,并指定每项任务的责任方。3B1M应用的基础技术条件宜包含软硬件的选择和版本等信息。3.2.2 项目BlM应用策划宜包含下列内容:1应用预期目标和效益;2应用内容和范围;3应用人员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5模型建立、修改、使用、维护等要求;6信息交换要求;7模型质量
9、控制规则;8进度计划和模型交付要求;3.3 施工应用管理3.3.1 各参与方应明确施工BIM应用责任主体、技术要求、人员架构、设备配置、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等。3.3.2 各参与方应基于BlM应用策划,建立定期沟通、协商会议等协同机制,建立BlM运行检视机制、汇报机制、奖惩措施等,建立模型质量控制计划,规定模型细度、数据格式、权限管理和责任方,实施BIM应用过程管理。对BlM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实施经验和改进措施。3.3.3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建模工作进度安排、模型质量检查时间节点等信息。模型质量控制宜包含下列内容:1浏览检查:确保模型反映工程实际情况。2拓扑检查:检查模型中不同模型元素之间
10、的相互关系。3标准检查:检查模型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4信息核查:复核模型相关信息,确保模型信息准确可靠。模型质量控制计划还应包含建模进度安排、质量检查时间节点等信息。3.3.4 BIM应用效果评价宜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I定性评价:将BlM应用成果,从性质属性上进行评价,说明其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影响。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2定量评价:将BlM应用成果,采用对比的方法,计算出未使用BIM和实用BlM的结果差异,按照通常的经验预估和计量。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影响,可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4施工模型的创建和管理4.1 一般规定4.1.1 施工模型可包括:深化设计
11、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模型。4.1.2 施工模型应按照统一的规则和要求创建。模型元素的内容和模型细度应满足深化设计、施工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各项要求。4.1.3 施工模型应采用全比例尺和统一的度量单位。使用统一坐标系和原点。当采用项目自定义坐标系,应通过坐标转换实现模型整合。4.1.4 施工图模型宜遵循一模多用原则。如BlM应用必须单独建模,应保证所有模型表达内容协调一致,并整合到竣工模型中。4.2 施工模型4.2.1 深化设计模型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细化模型元素等方式进行创建。在接收施工图设计模型时,宜对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图模一致性、模型完整性和模型精细度进行检查,
12、向BlM统筹方反馈检查结果,使接收的BlM模型满足Bnl应用策划需求。4.2.2 对于没有施工图设计模型的项目,应依据接收的施工图纸创建深化设计模型。4.2.3 施工过程模型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宜根据施工段、工艺、工序等综合因素进行拆分或合并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模型及模型元素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4.2.4 竣工验收模型宜在施工过程模型基础上修改完善,并应满足项目竣工验收需求。4.2.5 当工程发生变更时,应同步修改施工模型相关模型元素及关联信息,记录工程及模型的变更信息。4.3 模型细度4.3.1 施工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应符合表4.3.1的规定。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图过
13、程模型的精细度可按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采用。表4.3.1施工模型细度表名称代号形成阶段深化设计模型LOD350深化设计阶段施工过程模型LOD400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模型LOD500竣工验收阶段4.3.2 施工过程模型中的场地及现状建(构)筑物模型,可通过倾斜摄影或点云等资料获取,其模型精度应满足应用要求。4.3.3 竣工模型精细度初应满足BlM应用策划相关规定外,宜按照辽宁省竣工验收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DB21/T3409执行。4.3.4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中,宜用非几何信息表达配筋信息。可根据实际需要,局部创建三维钢筋模型。5深化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化设计BlM应用应在
14、施工图设计基础上进行,且满足设计要求。5.1.2 施工准备阶段,宜根据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宜用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5.1.3 深化设计模型应满足深化设计生成图纸与报表、专业协调、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预制加工、技术交底等应用要求。5.1.4 深化设计模型的专业协调应用,应包含各专业模型元素间的碰撞检测。参与碰撞检测的模型单元,应符合BlM应用策划相关规定。5.1.5 各专业BIM深化设计交付成果宜包括:1深化设计BlM模型;2优化方案及方案比选;3碰撞报告及相关文档;4基于BIM模型生成的二维平立剖面图、综合平面图、留洞预埋图、加工图、明细表等。5.2 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5.2.1
15、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深化设计模型应明确构件关系、避免专业冲突,并应满足施工方案模拟、可视化施工交底、辅助备料、工程算量等应用需求。5.2.2 施工图设计模型中存在的组合式构件(如包含窗台板及窗顶板的凸窗、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等),应按照工序拆分。5.2.3 现浇混凝土结构可根据需求,适量添加模板体系模型。模板体系模型中的模板及支架宜分类建模。5.2.4 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模型进行模型拆分时,应结合施工区段安排。宜将施工区段信息附加至所有模型元素。5.2.5 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模型应宜表达的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二次结构设计2孔洞预留3节点设计4预埋件设计5模型碰撞检查6砌块自动排布
16、7深化设计图纸生成5.3 钢结构深化设计5.3.1 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应符合钢结构施工图设计,可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和设计文件、施工工艺文件、加工及安装要求等创建。5.3.2 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除应包含施工图设计模型元素外,还应包含钢结构节点、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模型元素。5.3.3 钢结构深化设计中的节点设计、预留孔洞、预埋件设计、专业协调等宜应用BlM技术。5.3.4 钢结构节点深化设计应完成结构施工图中所有钢结构节点的细化设计,包括节点深化图、焊缝和螺栓等连接验算以及与其他专业协调等内容。5.3.5 钢结构深化设计阶段的交付成果宜包括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碰撞检查分析报告、设计总说明、平立面布
17、置图、节点深化图及计算书等。5.3.6 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的非几何信息应满足BIM工程算量应用需求。5.4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5.4.1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模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机电专业BlM模型创建及综合管线排布。5.4.2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BIM模型应根据施工需求导出相应的施工图,如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专业施工图、安装详图、配合土建预留预埋图、支吊架定位图等。5.4.3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应根据材料、设备进场的实际参数进行BlM模型创建,材料、设备的主要参数宜在模型元素中进行体现。5.4.4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可通过BlM模型进行建筑净高分析,辅助进行精装修天花点位布置等。5
18、.4.5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BlM模型可通过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漫游审查等辅助现场施。5.4.6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BIM模型宜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审核通过后进行现场施工。5.4.7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模型除应表达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化等各系统模型单元外,还应表达支吊架、减震设施、管道套管等用于支撑和保护的相关模型元素。5.5 其他深化设计5.5.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中,宜结合生产、运输及装配方案创建深化设计BlM模型,完成预制构件拆分、预制构件设计、节点设计等,输出平立面图、构件深化图、节点深化图、工程量清单等。5.5.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模型宜符合装配式
19、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规程DB21/T3177相关规定。5.5.3 幕墙深化设计模型除应符合碰撞检测、构件工程量统计、泛光环境评价及视觉效果模拟等应用需求外,宜符合幕墙工程设计模型应用技术规程中幕墙施工图阶段相关规定。5.5.4 装饰装修深化设计模型宜基于施工图设计BlM模型创建,固定装饰构件宜表达真实视觉效果。可移动家具及配景模型可按照整体需求添加。所有模型单元几何尺寸应真实反应现实空间尺度。6施工方案6.1一般规定6.1.1涉及复杂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施工工艺宜优先应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技术核算、优化设计、识别危险源和质量控制难点,提高方案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可视化技
20、术交底6.1.2基于BIM的施工工艺模拟软件宜具备下列专业功能:1支持导入相关的深化设计模型;2支持将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成本计划等相关因素与模型进行关联;3可基于模型进行安装拆除、施工组织、工序顺序等施工工艺模拟,支持可视化、漫游等方式;4对施工工艺相关模型,以及与其他相关建筑模型之间进行碰撞检查(包括空间冲突和时间冲突检查)、净空检查等功能,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5输出模拟报告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的可视化资料。6.1.3基于BIM的施工组织模拟软件宜具备下列专业功能:1支持导入和集成不同专业模型;2支持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等相关组织因素与模型构件进行关联,并能实现模型的可视化、漫游及实
21、时读取并显示模型相关的项目信息;3支持在施工模拟过程中提示资源不平衡、时间冲突、关键构件冲突等;4支持在时间维度的施工组织可视化模拟,并能根据资源配置计划动态显示不同周期、不同范围构件的资源需求信息;5支持创建或导入施工场地布置模型,结合建筑模型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模拟审查,对冲突部位进行提示,支持对场地布置模型中相应构件进行调整;6进行碰撞检查(包括空间冲突和时间冲突检查)和净空检查等,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7输出模拟报告以及相应的施工组织的可视化资料。1.1.2 工艺模拟6.2.1 宜应用BIM开展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土方工程、复杂节点、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垂直运输、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等施
22、工工艺模拟工作,具体模拟内容可根据项目施工实际需求进行,按表6.2.1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表6.2.1施工工艺模拟主要内容工艺类别主要内容土方工程模拟土方工程施工工艺模拟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土方开挖量、土方开挖顺序、土方开挖机械数量安排、土方运输车辆运输能力、基坑支护类型及对土方开挖要求等因素,优化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复杂节点模拟复杂节点施工工艺模拟可以优化确定节点各构件尺寸、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要求,以及节点的施工顺序,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模板工程模拟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模拟可优化确定模板数量、类型、支设流程和定位、结构预埋件定位等信息,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
23、或施工交底。脚手架模拟脚手架施工工艺模拟可综合分析对脚手架组合形式、搭设顺序、安全网架设、连墙杆搭设、场地障碍物等因素,优化脚手架方案,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模拟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工艺模拟可综合分析墙体、障碍物等因素,优化确定大型设备及构件到货需求的时间点和吊装运输路径等,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O预制构件拼装模拟预制构件预拼装施工工艺模拟包括钢结构预制构件、机电预制构件、幕墙以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可综合分析连接件定位、拼装部件之间的搭接方式、拼装工作空间要求以及拼装顺序等因素,检验预制构件加工精度,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垂直运输模拟垂直运输施工工艺模拟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建筑 信息 模型 施工 应用技术 标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