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docx
《高安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安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安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宜春市委办公室、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宜办发(2021)16号)精神,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健全
2、制度体系,强化政策落实,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工作目标2022年,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三、主要任务(一)健全救助制度体系,形成综合救助格局1 .实施分类救助保障。根据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划分救助人群,提升社会救助针对性,实现困难群众全覆盖。重点保障兜底人口,包括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适度保障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按照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倍至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
3、规定确定;支出型困难家庭指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保障临时遇困人员,包括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以及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医保局)2 .健全分层救助体系。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符合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纳入低保;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
4、养。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社会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完善急难社会救助,对临时遇困家庭或人员,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既可单项实施,也可综合施救,依据困难类型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实现救助服务均等化。顺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救助帮扶。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持续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医保局)(二
5、)筑牢基本生活保障,提升专项救助水平3 .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完善低保制度,科学认定保障对象,提高政策精准性。明确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低保延退等措施,根据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实际差额发放低保金,或根据低保家庭困难程度分档发放。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提高托养和照护能力,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面落实照料服务。加强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帮扶工作,对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
6、靠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员,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结合财力状况合理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L3倍确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及时启动足额发放。(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国家统计局高安调查队)4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社会救助制度衔接。完善基本医保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参保资助标准,分类实施参保缴费资助。大病保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进行倾斜支付,视情逐步取消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逐步提高大病保
7、障水平。根据困难程度分类设定救助标准和年度救助限额,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对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保障措施后剩余部分由当地财政兜底解决。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确保贫困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适当扩大应急救助病种范围,健全救助基金申请审核联动机制,优化支付流程。提升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实现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对象市域范围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5 .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对低保、特困等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按分类
8、分档原则,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保教费、生活费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两免一补、在高中阶段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采取免除学杂费、发放助学金等方式予以救助;在普通高等教育(含高职、大专)阶段实施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健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救助特别困难毕业借款学生。落实进城农村贫困人口随迁子女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慰藉。健全控掇保学工作机制和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对具备学习条件的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予以救助。(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残联)6 .完善住房救助制度。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
9、、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实施住房救助。坚持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加大对城镇住房救助对象的住房保障力度,对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的,减免租金;对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根据收入情况分类确定补贴标准,给予城镇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当地最高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进城救助对象,落实政府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政策,救助对象在稳定就业地可申请公租房。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农村住房救助对象优先实施危房改造,按规定标准给予资金补贴。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稳定、持久保障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7 .完善就业救助和社保帮扶制度。为社
10、会救助对象优先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探索建立“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落实就业服务常住地登记制度,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对象可在常住地办理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同等享受相关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登记失业、有就业需求的救助对象家庭劳动力,通过每年提供1次职业指导、至少3次岗位推荐和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措施实施就业援助。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社会救助对象家庭劳动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落实社保补贴政策。落实救助对象参加社会保险代缴补贴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
11、保对象参与就业,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按其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30%扣减就业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税务局、市总工会)8,完善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灾害救助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与低保标准等挂钩联动调整机制。切实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和旱灾临时生活救助。开展冬春救助需求评估,精准确认救助对象,妥善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及时开展因灾倒房情况核查,扎实做好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完善农房保险制度,提升受灾群众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安市 改革 完善 社会 救助 制度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