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理想的风筝 教学反思三.docx
《26.理想的风筝 教学反思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理想的风筝 教学反思三.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6志向的风筝教学反思志向的风筝是语文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风筝”为线索贯穿全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开头由看别人放风筝引起对刘老师的回忆;接着,写了三十年前刘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片断,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特别是他放风筝时的情景;结尾,回到现在,紧接前文把刘老师放飞的风筝升华为“志向的风筝”,抒发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难点是探究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体会课文中写“我”心情、想法的句段,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一、教学效果(思效)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教学效果:1.围绕题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风筝”是学生
2、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志向”和“风筝”连在一起成为课题,这就令人费解了。首先,我抓住课题激发学生的疑问,设立悬念:志向的风筝是怎样的风筝?为什么叫志向的风筝?课文志向的风筝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抓住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机会,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索。接着,我让学生就读前的疑问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学生沟通反馈的信息。最终,我还相机介绍作者苏叔阳的一些状况,使学生知道,苏叔阳曾经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和疾病的熬煎,因而对刘老师的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敬重、怀念更浓、更重。2 .自主探究,感悟人物精神品质。教学时,首先,我提示学生依据课后第2题进行阅读、思索,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课文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6.理想的风筝 教学反思三 26. 理想 风筝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