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3贝的故事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贝”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甲、骨”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甲、骨、贝”三个生字。借助“贝”的来历、作用以及用“贝”作偏旁的汉字来讲述“贝”的故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图形、偏旁等多种方式识字教学难点:借助“贝”的来历、作用以及用“贝”作偏旁的汉字来讲述“贝”的故事。【教学过程】一、了解甲骨文,学写“甲”和“骨”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仔细听,要专注,待会儿老师要提问。2 .第一个问题问得简单点:谁能告诉我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甲骨文)第二个问题问得仔细点:这里的“甲”和“骨”分别
2、指什么?(“甲”指的是乌龟背上坚硬的外壳,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为龟甲。“骨”指的是野兽的骨头,我们叫“兽骨”)鱼的骨头叫“鱼骨”、鸟的骨头叫“鸟骨二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语,请你读“骨肉相连”,这个骨字里,就有一个部分表示肉,请你说,对了,但是当“月”作为底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撇变成竖)。第三个问题问得难一点:“甲骨文”是什么意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汉字。)3 .“甲”和“骨”是我们这节课要学写的生字,范写生字。(打开语文书翻到34页,描一个写两个。)二、揭示课题,学习生字“贝”1 .同学们,其实我们早就见过甲骨文啦!看,它们藏在一年级上册我们学过课文里,也藏在小朋友读过的这本书里。2 .我
3、们的祖先很聪明,仿照事物的样子,把它们画下来,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汉字。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贝”,来读一读它的故事吧!3 .“贝”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哪个笔画你想提醒大家。举起手,跟王老师一起写课题。在书本34页,把“贝”字描一个写两个。4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贝”上有一个标点符号,叫做“双引号”,在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强调这不是其他汉字的故事,而是一一“贝”的故事。三、以“课后习题一”为任务,学习生字和讲好“贝”的故事心中有任务,学习更高效。我们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完成课后习题一。(出示课后习题一):一起读: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一)关注读音,读通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故事 第一 课时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