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枫桥经验”治理心得体会三篇范文.docx
《基层“枫桥经验”治理心得体会三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枫桥经验”治理心得体会三篇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层“枫桥经验”治理心得体会三篇范文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始终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建引领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道德实践养成教育,有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以基层“小治理”筑牢社会稳定“大格局”,持续提升全旗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政治引领”基础。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贯穿乡村治理的主线要求,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高位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全旗市域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
2、、分工明确的市域社会治理组织架构。2020年9月配齐了12个苏木镇政法委员(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全旗173个嘎查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工作人员全部配备,进一步筑牢“党管政法”的基层基础。持续在全旗173个嘎查实施“双书记”即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党组织书记周例会制度。“双书记”周例会制度的实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一批农牧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使得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量、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明显增强,基层自治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嘎查“两委”一肩挑工作,调整优化嘎查班子173个,配
3、备第一书记173名,驻村干部433名,创新实施“旗编村用”后备人才150名。持续开展“岗位练兵”、第一书记大讲堂等活动,举办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43期、培训L8万余人次。抓制度强机制,创新“自治强基”实践。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按照“城乡一网、服务为先、以城带乡、共建同治”原则,在全旗173个嘎查、20个社区下设770个网格党小组,共划分588个基础网格、配备2774名专兼职网格员,发挥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等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全旗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积极推行主题党日制度,坚持“党建+村规民约”,指导173个嘎查对村民自治章程
4、、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约定事项L2万条。将健全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作为强化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代办、村务公开等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点206个,推动村级服务“零距离”,让群众在家门口问事、在家门口办事、在村里头解决事,帮办实事好事LI万件。探索成立“文明团结超市”奖励模式,围绕农牧民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志愿服务等方面制定积分标准,开展积分兑换物品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截至目前,全旗有125个嘎查建立了文明团结超市。践行“枫桥经验”,提升“法治保障”能力
5、。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健全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作为强化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设立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73个法务工作室,配置579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嘎查(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形成覆盖旗、苏木(镇)、嘎查三级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设立旗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苏木(镇)、嘎查矛盾纠纷调解室,全面打造群众身边的纠纷化解平台,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减少群众表达诉求时间和空间阻隔,实现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苏木(镇)、矛盾不上交。深化全民普法工作,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充分利用“两场一街一角”等普法阵地,
6、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切实为社会治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依托“乌兰牧骑红色文化轻骑兵”扎根基层特点,全旗打造17支“法治乌兰牧骑”队伍,通过编排蒙古族特色乌力格尔、好来宝、小品、快板等形式,深入嘎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法治惠民演出,打响了“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宣传金色品牌,累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752场、受益43.9万人次。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教育,组建有教材、有人员、宣讲形式灵活多样的“家门口唠嗑队,发起“大喇叭说小事”、录制原创情景小视频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群众理解掌握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知识,带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累计开展宣讲活动4390余场次,参与群众6.
7、7万人次,自制宣传品220条、点击量36万余次,受众15万余人次。抓示范强带动,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充分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教化、融合、引导功能,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1个中心、13个所、195个站”服务体系和1900支志愿服务队伍,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L26万场次,举办文化惠民服务活动571场次,有力激活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典型示范、道德引领、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文明风尚,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先后创建国家和区、盟三级文明村镇49个、文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经验 治理 心得体会 范文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