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化工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
《工业园区化工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化工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业园区化工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化工区的安全准入与布局、重点设施安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化工区和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3347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GB15603危化品仓库储存通则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
2、大危险源辨识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9839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GB/T36762工业园区化工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GB/T37243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6894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T39217工业园区化工区综合评价导则GB/T39218智慧工业园区化工区建设指南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489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51283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AQ/T3034化工过程安全
3、管理导则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GA1002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1511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HJ109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JTS13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58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JTS165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310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范SH/T3041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业园区化工区chemic
4、alindustrypark由多个相关联的化工企业构成,以发展石化和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1.2公共管廊commoncorridor在建在工业园区化工区内,用于敷设各个厂际管道的公用管廊。1.3管架和管廊piperackandcorridor管架是指支承架空管道或通信桥架的各种结构总称。管廊是指各类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主要由管架、附属设施和管道组成。1.4公共管廊使用单位userofcommoncorridor在工业园区化工区内的公共管廊上敷设或租用管道,以运送其产生的或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的单位,其对公共管廊上的管道享有所有权
5、或者运行管理权。1.5公共管廊建设单位developmentunitofcommoncorridor负责公共管廊建设的单位。1.6公共管廊管理单位managementagencyofcommoncorridor为公共管廊使用单位提供安全稳定的公共管廊及附属设施的单位。3. 7铁路railway指在园区内的铁路专用线。3.8码头wharf指在园区范围内,为园区的企业提供装卸服务的各类码头。4安全准入与布局4. 1安全准入4. 1.1禁止类4. 1.1.1不应准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和所在地区规定的“淘汰类”建设项目。4. 1.1.2不应准入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
6、导目录和所在地区规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建设项目。4. 1.1.3不应准入所在地区其它有规定的禁止类建设项目。4. 1.1.4不应准入未经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工艺技术安全可靠性论证的涉及国内首次应用化工工艺的项目。4.1. 2限制类4. 1.2.1限制引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和所在地区规定的“限制类”建设项目。4.1. 2.2限制传统的釜式“重氮化工艺、“偶氮化工艺”、“硝化工艺”、“过氧化工艺”、“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氯化工艺”、“氟化工艺”的建设项目”,鼓励企业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等新工艺、新技术。4. 1.2.3工业园区化工区应对园区所能承载光气的总在线量进行评估。涉及光气
7、生产工艺的建设项目,应限制在园区光气最大在线折纯总量的要求以内。4. 1.2.4以下项目应经工业园区化工区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安全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可在规划限定区域内实施:1)涉及爆炸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建设项目。2)主要原料或最终产品为剧毒品的建设项目。3)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项目。4)作为生产辅料或实验室使用的除外。4.1 3其他要求4.1.3.1原则上限制引进涉及“电解工艺(氯碱)”、“合成氨工艺”、“电石生产工艺”的建设项目,确需引进时,应经安全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可在规划限定区域内实施。4. 1.3.2因爆炸物、有毒气体、易燃气体的数量超过临界量,导致建设项目构成重大危
8、险源,或者建设项目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时,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除禁止、限制和控制类)的建设项目,建议在准入阶段开展进行安全可行性论证。4.1 .3.3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招商引资部门应负责项目准入阶段的安全可行性论证,可征求应急管理部门或咨询安全专家、专业技术机构的意见。4.2 安全布局4.2.1园区布局4.2.1.1工业园区化工区应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有明确的面积和“四至”范围。4.2.1.2工业园区化工区在布局时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周边环境、企业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产品类别、生产工艺、危险源等级、上下游关系物料互供
9、、公用设施保障、应急救援等因素,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劳动力密集型的非化工企业不应与化工企业混建在同一工业园区化工区内。4.2.1.3工业园区化工区行政办公、生活服务区等人员集中场所与生产功能区应相互分离,布置在工业园区化工区边缘或工业园区化工区外;消防站、应急响应中心、医疗救护站等重要设施的布置应有利于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需要,并与涉及爆炸物、毒性气体、液化易燃气体的装置或设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4.2.1.4涉及危险化工工艺或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限制和控制类建设项目,在项目规划项目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安全可行性论证意见。4.2.1.5鼓励有危险化学品车辆聚集较大安全风险的工业园区化工区建设危险化学品
10、车辆专用停车场。停车场应与生产装置和储存区域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4.2.2企业间布局4.2.2.1厂间布置应同时考虑本企业和周边企业性质,根据企业性质确定本企业和相邻企业适用的设计规范。厂间布置时应符合各自适用规范中最严格的要求。4.2.2.2不同企业之间原则上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配套企业(厂中厂)等无法物理分隔的,应采取视频、红外等技防措施进行管控。4.2.2.3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应按照GB/T37243的规定,确认项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符合GB36894的相关要求。4.2.3厂区布局4.2.3.1厂区布置应兼顾周边企业性质,新建项目原则上同一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及
11、建(构)筑物的布置应适用同一标准的规定。现有企业实施改扩建项目时,在不新增建构筑物、不改变厂区原有平面布置的情况下,可按照原设计规范确定平面布局。4.2.3.2设置有多套生产装置的新建项目应设置中央控制室,控制室应经抗爆评估后,按照抗爆评估结论进行设计。4.2.3.3设置有多套生产装置的新建项目应集中设置全厂性储罐区、装卸作业区,不应以装置储罐(组)代替全厂性储罐区。4.2.3.4装置储罐(组)应布置在装置区边缘相对独立的区域内,有利于操作和管理,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装置储罐(组)的总罐容及布置应符合GB50160GB51283的规定。4.2.3.5设置有多套生产装置的新建项目应集中设置全厂
12、性化学品储存仓库,全厂性仓库应按储存物品的性质进行分类、合并,集中布置在靠近运输线路、装卸作业方便的区域。4.2.3.6汽车货运量较多的专业储运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应设置货运车辆停车区,停车区周边设施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他有货运车辆等待要求的企业,宜配备必要的停车场地。4.2.3.7厂内货运停车场应配备堵漏设施、防流散设施、防火、防水体污染设施。4.2.3.8企业利用预留地做临时停车场地的,应配备相应的防泄漏和防火等应急处置设施,并到相关部门办理临时用地手续。4.2.3.9货运车辆停车场的位置应位于厂区边缘,远离园区和企业内主要的人流道路。4. 2.3.10工业园区化工区内企业应适当控制员工停
13、车场用地。4. 2.3.11对于未经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设计的企业,厂区布局及生产装置应开展设计诊断,对于诊断出的问题,应按规范进行整改闭环。5重点设施安全5. 1重大危险源5. 1.1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lS),所配仪表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lL)原则上不应低于2级。5. 1.2对于重大危险源老罐改造,应优先选择不清罐就可以安装的传感器。二次仪表应安装在安全区。传感器盖安装后应严格检查,旋紧装好防拆装置。现场严禁带电开盖检修非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采用非铠装电缆时,传感器与排线管之间用防爆绕性管连接。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焊接
14、和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需要罐内安装且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应进行置换后按受限空间作业的要求再进入作业。5.1. 3所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全面接入省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相关企业应当接入的监测监控数据包括:1)重大危险源罐区以及涉及18种高危工艺装置重大危险源感知数据、能量集中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装置/设施区域的泄漏感知数据、基础数据和相关基础共享数据等。如:温度、压力、液位、可燃气体报警、有毒气体报警等。2)重大危险源相关企业值班监控中心、重大危险源重点部位、厂区高空全景的视频监控等。3)重大危险源相关企业及周边地区三维倾斜摄影(图像)数据,相关厂区、库区(仓间)、罐区布
15、置平面图等。5.1.4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装备应符合AQ3035AQ3036要求。5.2危险化工工艺5.2.1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相关工艺监控参数、安全控制措施和控制方式,应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和其它相关专业技术标准的规定。5.2.2原则上应将涉及光气、氯气的生产、储存设施布置在全封闭的装置内。封闭装置应设置机械抽排风设施,并对排风中可能泄漏的光气或氯气进行吸收、吸附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5.2.3进入光气生产装置时,员工应使用企业指定的防护服装和装备
16、,包括佩戴的光气指示牌(标有员工姓名和日期);同时应随身配戴逃生器具(只用于需要撤离装置的紧急情况,不能够替代在装置内作业时使用的空气呼吸器),并检查逃生器具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滤芯的有效期日期)。5.2.4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的管道严禁穿越除厂区(包括工业园区化工区)外的公共区域。5.2.5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硝化工艺及特别危险的过氧化生产装置,其仪表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lL)应达到2及以上。5.2.6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应实现自动化控制。5.3储存设施5.3.1鼓励企业在危险化学品仓库采用信息化库管系统,对存放的危险化学品设置电子标签、二维码或者条
17、形码等信息化管理措施。5.3.2企企业应在危险化学品仓库采取定置管理措施,编制定置管理手册,在库外明显位置设置定置存放牌。当信息化管理措施能进行禁忌物配存管理、定置管理时,可采用信息化管理措施代替定置管理措施。仓库应按GB15603要求进行储存。5.3.3不得将仓库的雨棚下场地作为固定储存场所使用。无装卸作业时,应保持雨棚下无堆物。5.3.4生产车间、装置内如因生产或者检修原因,需要临时存放化学品时,应划出相对固定的场所,定置存放,并针对需要存放化学品的理化特性,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临时存放化学品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当班量或者24h的用量。5.3.5企业现场原则上不得露天堆放桶装、袋装或其他包装
18、形式的危险化学品(因检修、开停车需要经审批的临时存放场所除外)。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仓库、储罐或者经审批的场所/设施内。5.3.6液化燃储罐底部的液化燃出入口管道应设可远程操作的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应有故障安全保障的措施。5.3.7采用稳高压消防水和工艺泵对液化燃储罐进行注水的,应计算稳高压系统和工艺泵的压力叠加后峰值,叠加后的压力峰值不得超过液化燃储罐的安全阀起跳压力。5.3.8全压力式液化燃储罐注水管道宜采用半固定连接方式,需要注水时连接快装接头,实现迅速注水。5.3.9可燃液体储罐(液化烧、液氯、液氨等GB50160规定不可用金属软管的除外)进出口管线、消防管线的柔性连接可采用
19、金属软管,也可按照SH/T3041进行设计。5.3.10储罐区摄像头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罐区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既要覆盖全面,也要重点考虑危险性比较大的区域,至少应将储罐的进出口管道、阀门纳入覆盖范围。视频信息应保存至少30天。5.3.11园区内仓储企业涉及危险货物集装箱开装箱作业、中转、存放时,应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备。5.3.12储存易制爆化学品的场所应符合GA1511的规定,储存剧毒化学品或者放射源的场所应符合GA1002的规定。5.4装卸场所5.4.1汽车装卸设施、液化燃灌装站及各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出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5.4.2企业应建立易燃、易爆
20、、有毒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时装卸设施接口连接可靠性确认制度;装卸设施连接口不得存在磨损、变形、局部缺口、胶圈或垫片老化等缺陷。5.4.3装卸鹤管与罐车连接好之后,需要检查快接接头的气密性。5.4.4液氨、液氯、液化烧及其他毒害性、易燃性液化气体充装槽车过程中,应设专人在车辆紧急切断装置处值守,确保可随时处置紧急情况。5.4.5应设有罐车充装量、充装压力均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和充装压力(装卸过程中是否超温、超载)的措施。5.4.6对已满足防火间距的装卸区附近人员聚集场所(控制室、办公室、分析室等),应进行安全风险管控。装卸易燃易爆的甲乙类气体、液体或其他可能发生爆炸的化学品时;应对装卸区附
21、近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抗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抗爆措施。547装卸栈台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防爆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应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爆型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应能覆盖车头、车尾和装卸口。视频信息应保存30天以上。5.4.8园区内铁路装卸设施除应符合GB50160的规定以外,还应符合铁路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5.5环保设施5.5.1生产、储存设施的集中尾气收集、处理系统,应经安全性评估,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使用。集中尾气收集系统涉及易燃易爆物料储罐时,应在各储罐、生产设施单体的支管上设置符合GB/T13347规定的阻火器或防止回火的设施。5.5.2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毒害性物质的环保设施应在设计阶段开展
2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作,特别是涉及到跨企业之间的环保项目,相关企业之间要共同进行HAZOP分析,上下游要协同考虑。5.5.3采用生物法处理废水的设施应有防止硫化氢、沼气(甲烷)危害的安全措施。5.5.4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设施应有防止所用化学品导致事故的安全措施。5.5.5应根据工艺原理,废气处理设施应符合现行GB/T19839、HJ1093、HJ2026、HJ2027、TSGZBOOK等相关规范的规定。5.5.6危废储存设施应按照危废的理化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5.7退役放射源应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规
23、定进行处理。5.6化工管廊5.6.1安全管理5.6.2通用要求1)公共管廊使用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和公共管廊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2)公共管廊管架及附属设施的公共管廊建设单位应建立管理制度,对管架的总体建设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对总体建设质量负责。3)公共管廊管架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工程应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验收不合格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经返工重做的,应重新进行验收;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工程,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能要求的,可按技术处理方案文件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5.6.2.1管廊使用单位在管道运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园区 化工 安全生产 管理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