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的法与德课题导学案.docx
《财富中的法与德课题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富中的法与德课题导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导学案序号:课题财富中的法与德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1、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守法。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培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2、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和“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3、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与冲突,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学习重点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学习难点合法致富依法纳税的意义。导学过程评注第二课时【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
2、空)1、自主检测: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1) .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上检验,用去衡量.(2) .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然而,无论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的规定。尤其是现代社会,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之中进行。(3) .法与义同源共生。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律对人们的约束是,义对人们的约束是,才是最的。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4) 税收的含义、税收的作用、税收的特点.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5) .我国倡导什么富民政策?(6) .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7)请你列举勤俭节约的名言。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为什么要合法致富?(2)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3、(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3)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勤俭节约过时了吗?(4)现代生活当中,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消费观?答: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消费,量力而行;做到不攀比、不盲从、不奢侈、不浪费;做到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在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 .财富的取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无论用什么法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下列属于合法收入的是()A.王某参与抢劫得到的3000元钱B.梁某把拾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C.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取好处费20万元D.某个体餐馆老板交纳各种税
4、费后.年终获利5万元.2 .小张在上学路上捡到一部漂亮的MP3手机。正不知如何处理。请你为其选择正确的行为()A.“地上捡到宝,皇帝要不到”,可以留给自己使用B.如果有人知道就交到学校,不然就可以占为己有C偷偷拿去卖了.不给别人留下把柄D.交到当地派出所或学校,因为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是违法的3 .广西某物资公司自1009年至2011年.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搞账外经营,不如实申报纳税.先后4次偷税3.4万多元。2011年8月,当地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处该物资公司罚金6万元。这说明()A.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B.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C.凡是偷
5、税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D.纳税是公司或企业的事,与公民无关4 .2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于1977年成立“霍英东基金会”,基金会一直以来以捐献和非谋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在霍英东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富而思源的致富观;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品德;好出风头的个性。A.B.C.D.5 .据悉,一些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生活特别奢侈,他们生活潇洒,出手大方.就连日本同学也对他们的生活十分羡慕。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我国留学生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十分必要;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家
6、庭富裕的学生不需要倡导勤俭节约A.B.C.D.【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财富的获得与支配必须做到:合法致富,依法纳税;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勤俭节约,文明消费。【课后训练,巩固拓展】助学读物练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审批:导学案教者:序号:课题关注弱势群体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学生关心他人情感与价值取向。2、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3、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学习重点弱势群体
7、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学习难点感受幸福生活,体会弱势群体的艰难。导学过程评注【自主学习,基础i1、自主检测:D我们存在弱势阴(2)弱势群体的含特征:(3) .弱势群体包其主体:(4) .根据自己的说说他们为什,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才(1)造成农民(2)体验生活(2)看49I们的生活状况谈感5同样的年龄,1第一课时叱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体的原因是义;舌的类型观察和体会,说说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弱势群体?么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援助?隼疑解惑】.1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感受幸运(教材48页交流)E照片,并结合身边处于不利境地的少年儿童,了解他受(教材51页探究)
8、如有不一样的生活: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有的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有的因贫困而缺衣少食;有的因贫困而失学,有的甚至很小就担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有的因家庭变故而生活在困苦之中;还有的因残疾而失去了常人应有的快乐;等等。(3)辨析:有人说:弱势群体就是指农民工。【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他们同属于()A身患疾病或身有残疾的人B进城务工的农民工C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D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2、关于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A.人国众多B.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C.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内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D.弱势群体自身生活能力不强3、在世界其他国家,有许多青少年生活在困境中,其原因有()疾病的折磨失学的痛苦贫困的困扰战火的蹂蹒A.B.C.D.4、体验与感悟题红光中学九年级三班有一个叫小何的同学,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脚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但学校个别同学歧视嘲笑他,有时候还跟在他后面一拐一拐地学小何走路(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2)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2分)(3)对他们我们能够做些什么?(6分)【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 .学习收获2 .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
10、固拓展】助学读物练习题。第二课时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一、引入:看看他们1 .播放一组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如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让学生说说照片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并说说自己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群。2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确实处在困境之中,他们最需要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其实,他们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关心,是全国人民想方设法帮助的对象,国际上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弱势群体”,可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个世界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情况。教学环节一:什么是弱势群体1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归纳交流概念中所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2 .了解其他学者对弱
11、势群体的理解。学生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什么是弱势群体,了解其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认识。3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弱势群体”的资料,谈谈对弱势群体的看法。设计意图: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知道社会对弱势群体非常关注和关心教学环节二: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1 .继续观看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r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学生根据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依次说出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教科书第46-48页分别阐述了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这是本活动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掌握。本备课系统提供了相关的PPT,可供教师参考。2 .教师整理学生的回答。3 .
1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说说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弱势群体,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援助。教学环节三:体验生活,感受幸运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8页最后一段阅读文字,体会人生的艰难。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拥有的幸运或不幸。拓展:给政府的建议组织学生讨论,说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怎样的关心和支持,给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应制定怎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措施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有效的支持。第三课时走近同龄人一、引入:看照片,谈感受1 .播放一组反映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让学生谈观后感想。2 .教师:的确,人的生活境遇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人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有的人则生活
13、在不利的环境中。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生活在不利条件中的儿童少年的生活境况,了解不利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成长的影响。设计意图:步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感受他们的不利处境。教学环节一:我们的不同遭际1 .教师:从刚才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还有不少同龄的伙伴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他们或者因为贫困而缺衣少食:或者因为贫困而失学,有的甚至很小时就担负起沉聿的家庭负担;有的因为家庭变故而生活在困苦之中;还有的因为残疾而失去了常人应有的快乐;等等。今天,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他们的生活境况。2 .呈现一组反映我国处境不利少年儿童现状的数字或研究成果,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现状及其遭遇,并
14、交流感想。3 .学生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有关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生活境况的资料,可以是个案,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等。设计意图:生活境遇的人们着想,特别是能够体会生活境遇不利的同龄人所处的困境。教学环节二:不利境遇的影响1 .教师:不利的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中有的因为贫困而过早地离开学校,从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有的因为身体残疾而不能像正常人样快乐地生活;有的因为疾病而远离正常人的生活,被抛弃在社会之外:等等。那么,不利的境遇到底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哪些不好的影响呢?2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查找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3 .教师呈现不利境遇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的研究结果或者具体
15、案例,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设计意图:深刻理解不利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激励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发愤图强,克服不利条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勇敢地面对困难,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教学环节三:直面困境1 .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境遇不样。不同的境遇对人的影响不同。好的环境能促进人的发展,不良的环境则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人,是否就可以怨天尤人、自怨白艾,甚至破罐子破摔?2 .呈现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不同案例,学生就此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意图:针对班级中的,处境不利的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少年,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发展的
16、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审批:导学案教者:序号:课题日月无私照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之所以有差别,就主要在于人际遇不同,懂得平等社会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平等社会的美好。学习重点学会通过事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学习难点培育平等意识,坚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导学过程评注第一课时平等的真谛一、引入:分析案例,体验平等1.呈现教科书第52页中的两个案例,学生阅读案例,并展开讨论。2 .教师:“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生而平等,
17、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平等的真谛把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3 .学生自由谈论对平等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平等的思想,并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教学环节一:平等的含义1 .教师呈现如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让学生阅读后发表看法。某单位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两人身亡。其中一人为某大学教授,另一人为进城务工农民。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给教授赔偿30万元,而农民工只赔8万。2 .呈现组学者、思想家对平等的论述,学生阅读并谈自己对平等概念的理解。(见多媒体资源)设计意图:引导学
18、生初步理解平等的含义,懂得公平公正对于人的重要性教学环节二:高低贵贱之辩论以“人是否有高低贵贱之分”为题展开辩论。正方辩题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方的辩题为:人实际上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反方分别用事例、他人的言论等证明自己的论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辩论对公正和公平形成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平等的重要性教学环节三:维护平等1 .教师:追求平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现代社会注重人与人的平等。维护社会的平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么应如何维护社会的平等?2 .学生就下面的观点开展讨论。(1)我不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平等的问题与我无关。(2)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个人做不了什么。(3)谁
19、让他们生不逢时,生活条件差是他们的命苦。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享有尊重:的权利。良好的条件不是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前提条件。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需要法律的保障,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维护。(4)我是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5)像我们这种人,社会不会在乎我们的,学好不学好都一样。第二课时平等的脚步【导入新课】教师:领恬平等的内涵.追寻平等的脚步.平等,从远古到现代多少人为之梦寐以求,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号,多少人为之帼酒热血!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并展示搜集的关于平等的名人名言1:托杰斐逊:“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其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2在自然法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3:梭伦:
20、“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4人权宣言第一条: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刖上面才显出差别.问遨: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这么多伟人崇尚“平等”?他们的想法是否只代表他们个人的意见?学生回答,1: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把普遹人的心声集中、简洁地表达出来.他们的想法是大众心声的表达.2:伟人崇尚平等,是因为他们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伟人的伟大在于他们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他们的想法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可能经过努力能够得以实现.教师总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代表/至少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众多名人的同一思想就代表人类的共同意愿.因此,平等是人类
21、的共同心愿,我们从未停止过追求平等的脚步.板书I平等的脚步【讲授新课】板书,一、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乖:对于平等,人类不仅有很多美好的设想而且为实现平等和正义进行,唳苦的奋斗!让我们追寻人类的足迹.探求人类为平等而做的种种艰苦努力.学生展示搜集的反映人类追求平等的资*L学生1:阳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象.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这反映了人类追求平等的美好感室.学生2:伟大的民主战士孙中山一生为民奔走呼号,为r实现民族、民权、民生.鞠躬尽瘁,为人类的,大同世界奉献一生.学生3:欧文为r构建“新和谐公社”而陋其所有.纯愿望是美好的
22、,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设想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学生4:1871年,法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的平等思型,浴血布战.建立巴黎公社,但不过是县花一现.很快又被反动势力扼杀.教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或者县花一现,或者被扼杀在福篮之中.自从有r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对平等的追求才露出r寤光.人们才终于在到r平等的希望.活动:讨论并谈一谈自己对这一点的感想1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她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使平等由带里变成了现实.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她结束了中国人民受制削、受奴役的历史,为我们当家作主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3:追求平等的道路是充满泥泞与荆棘的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富 中的 课题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