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草案)》.docx
《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草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2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供水管理,规范农村供水活动,保障农村供水用水安全,维护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村供水、用水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农村供水,是指除农业灌溉供水外,通过农村供水工程向乡镇、村庄等居民区和分散住户提供生活及相关用水的活动。本条例所称农村供水工程包括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集中式供水工程包括规模化供水工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城市供水工程管网覆盖农村范围内的供水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城市供水管理条例
2、。第三条农村供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偿使用、安全卫生、节约用水的原则,推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企业化运营、便民化服务。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供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村供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资金,推进农村供水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政策宣传、水事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供水的监督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农村供水价格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等相关资金预算下达、拨付、监督管理等工作
3、,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公益性管水员岗位补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水源水质监测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卫生监督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村供水相关工作。第六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供水相关工作,调解水事纠纷,鼓励将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和供水设施、有偿用水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履行义务。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建立农村供水应急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和完善农村
4、供水应急预案,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供水突发事件。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水、节约用水、有偿用水意识。鼓励新闻媒体开展农村供水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编制农村供水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新建、改建、扩建农村供水工程应当符合农村供水规划。经批准的农村供水规划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第十条农村供水规划应当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水网规划等相衔接,统
5、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现状和发展需求,优先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第十一条规模化供水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以乡镇、街道为建设主体负责工程建设。在满足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者村民为建设主体,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工程建设。一般不再新建分散式供水工程。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鼓励社会投资、捐资,引导农村居民通过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第十三条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用地按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列入建设用地计划,保证项目用地。农村供水工程可以采用征收、划
6、拨或者集体土地内部调剂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第十四条农村供水工程需要穿越铁路、公路、电力、电信、燃气等设施时,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支持。第十五条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等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第十六条集中式供水工程的供水设施实行分段负责建设和管理。结算水表应当按照“一户一表”安装,并因地制宜采取防寒抗冻措施。供水单位负责用水户结算水表及结算水表至取水口的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用水户负责结算水表至水龙头的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结算水表到期或者因自然原因损坏的,
7、供水单位应当及时维修、更换。第十七条规模化供水工程应当全面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及实际需要,采取适宜的净化措施,并配套适宜的消毒设备或者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步推进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逐步实施农村供水智能化管理。鼓励规模化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和工程建设同步实施。第十九条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未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运营。第三章水源和水质第二十条农村供水工程取用水源应当充分利用已建水库、引调水工程、江河、湖泊等地表水。水源地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和水源地污染源
8、、风险源等因素。农村供水工程应当优先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区域内,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引导用水户逐步退出自备水源的使用。规模化供水工程应当配置应急备用水源。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并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名录,明确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的划定、保护和整治措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9、得破坏或者擅自移动地理界标和警不标志。第二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的基础上,落实运行管理费用,保障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正常运行。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应当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在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第二十四条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水质自检工作。规模化供水工程供水单位应当具备水质检测能力和有完善的水质检测制度,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供水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或者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开展水质自检工作。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建立农村供水水质信息
10、共享机制,在发现水质异常或者接到供水单位水质异常报告时,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监督指导供水单位采取措施,保障水质安全。第四章管理和维护第二十六条农村供水工程应当明晰工程产权。对不能明晰工程产权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明确管护主体。集中式供水工程可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所有权人依法通过承包、租赁、委托管理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供水单位。所有权人与供水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七条鼓励组建或者引入专业化供水单位对县域内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规模化供水工程原则上由专业化供水单位进行管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可以委托专业化供水单位管理或者由
11、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分散式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自行管理。第二十八条供水单位应当对破损、陈旧、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影响水质和水量的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或者维修改造。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划定农村供水工程保护范围。在农村供水工程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影响水质安全、影响供水工程运行和危害供水工程安全的下列活动:(一)建造建筑物及构筑物;(二)修建畜禽饲养场、旱厕、污水沟渠以及其他影响水质安全的生产、生活设施;(三)倾倒、堆放、掩埋垃圾、渣土、粪便等污染物、废弃物;(四)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五)挖坑(沟、井、渠)、取土、采石、爆破、打桩、顶进作业;(六)其
12、他影响水质安全、影响供水工程运行和危害供水工程安全的活动。供水单位应当在农村供水工程保护范围设立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巡查。第三十条从事可能影响农村供水设施安全的工程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前告知供水单位,并和供水单位协商一致,按照供水单位要求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造成供水设施损坏,影响农村居民用水的,由供水单位组织抢修,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第三H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预算,供水单位通过提取一定比例水费等方式筹集维修养护资金,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持续良性运行。鼓励社会资本捐款资助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应
13、当制定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维修养护资金应当专款专用,统筹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维修养护资金。第五章供水和用水第三十三条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当依法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三十四条供水单位是农村供水保障的运行管理责任主体,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二)供水水质、水量符合国家规定;(三)及时检修、抢修供水设施;(四)按时抄表,提供便捷、高效、准确的水费查询和结算服务;(五)建立投诉处理制度,设立查询热线,快速响应、及时答复和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六)加强供水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管
14、理;(七)建立供水应急处置预案,发生供水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三十五条用水户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爱护供水设施,节约用水;(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供用水双方的约定支付水费;(三)不得擅自改变用水用途。第三十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一)破坏供水设施;(二)盗水;(三)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自备水管网等和农村供水工程连接;(四)阻挠或者干扰供水设施抢修工作;(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三十七条用水户不得有故意损坏、改动结算水表等行为。结算水表损坏不能计量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农村 供水 条例 草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