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重庆市巴南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南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巴南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责任JE大。为切实M好我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敕灾能力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切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森的地质安全保除。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23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3、重庆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给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全区地质灾害耳本情况全区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K4处(其中库区37处,非南区247处),涉及人口1196户3350人.房展5157间,涉及财产2.12亿元
2、.主要分布在接龙惨、南泉街道.石龙UL麻柳嘴慎、双河口VL安澜悚、木洞博等镇街。灾害类型以滑坡和危岩崩塌为主,其中:滑坡222处、78.16%,危岩崩塌S3处、18.66%,不稳定斜坡3处、占1.06%,地面就陷3处、占1.06%,库岸3处、fil.06%二、2023年地质灾Iif发展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2023年我区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和2022年偏多:汛期有6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祟雨洪涝就于常年和2022年;大部地区大雨将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较常年偏早。其中,35月降水偏多,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较2022年同期偏少23成;68月降水偏多,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较2022年同
3、期偏多6成;911月降水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较2022年同期偏多9成。根据上述气象预测,结合我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特点,以及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等外界因素,预计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常年偏高,较2022年明显偏高,特别是接龙镇、圣灯山镇、石龙镇、麻柳嘴镇、安澜镇、东温泉镇等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三、重点防治区及重点防范期(一)重点防治区1.地质构造部位重点防治区。南泉-一品的铜锣山背斜、木洞-惠民明月峡背斜、东泉-接龙桃子荡背斜、麻柳嘴-石滩丰盛场背斜四条主山两翼地灾多发生顺向滑坡;樵坪-界石-南彭的向斜台地和一品-安澜-圣灯山台地周边,在强降雨等因素作
4、用下,易诱发崩塌等地质灾害。2 .重要水库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受三峡水库水位变动影响的木洞、双河口、麻柳嘴、李家沱、花溪、龙洲湾、鱼洞和莲花等镇街长江沿江岸坡及相邻区域,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等区内主要河流的高陡峡谷和顺向岩质岸坡分布区,以及观景口水库、南湖水库、下涧口水库、丰岩水库、龙勘水库、滩子口水库、石桥沟水库等水库。在库水位涨落或强降雨等因素作用下,该区域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塌岸等地质灾害。同时,要做好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活动引发地灾隐患的防范,加强监测预警,定期研判地灾风险。3 .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沿线的未治理高边坡路段和高填方路段,其
5、中渝习路、一陈路、长万路、渝道路、石小路沿线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要重点强化这些道路沿线地质排查治理。同时,要做好市在区交通建设项目工程活动引发地灾隐患的防范,加强监测预警,定期研判地灾风险。4 .城镇集中建设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我区城镇集中建设区以及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公路物流基地、国际生物城、智慧总部新城、高职城等园区。我区城镇集中建设区内平场周边、切坡、地下工程开挖等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易诱发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5 .矿山开采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姜家、麻柳嘴石灰岩矿等矿山开采及影响区。上述区域是我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地质条件复杂,在降雨和
6、采矿等因素诱发下,存在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二)重点防范期49月,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常年偏高,是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巴南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每年14月为汛前消落期,59月为枯水运用期,受库水位蓄退水的影响,在汛前消落期及汛后蓄水期发生地质灾害频率较高。四、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地质灾害“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体系落地见效,力保“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上防得住、“线”(道路沿线、建(构)筑物周边、旅游景区、河道沿岸等线性重点区域)上找得准、“面”(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重点管控区域)上控得稳,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各镇街落实属地职责,负责本辖
7、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级各行业部门落实属事职责,负责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将防治责任压实压紧、层层分解,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研判,抓深抓实、落地落细各项举措。(一)抓实排查巡查。各镇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基层组织以专业技术力量为依托,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工作。主汛期前完成汛前排查;重点排查核实全区284处隐患点的规模、范围及威胁对象、变形及发展趋势、“两卡”发放、防灾预案、“四重”网格员变化等情况;要加强全时段汛中巡查,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全覆盖,特别是综合遥感识别发现的疑似隐患点、两个重点防治清单隐患点和已有隐患点变形区域以及农
8、村房屋前后边坡、学校、场镇、居民集中区等重点区域;要认真做好汛后核查,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和数据。对综合遥感识别和“三查”中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的,要即刻纳入监测体系,落实四重网格员做好监测预警工作。(二)抓实监测预警。一是继续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化体系,全面落实322“四重网格员和126名地灾防治员,严防死守已查明的2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时、定量监测和宏观巡查工作,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和巡查记录。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重要时段应加密监测。二是强化部门联合会商,根据雨情预警信息常态化开展多层次会商研判,确定防范重点区域,强化本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筹调度,及时统筹辖区各方力量靠前驻防,及
9、时将会商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发送至“四重”网格员和受威胁群众。三是加强已建成的智能化监测预警运行维护管理,智能仪器在线率须达到90%以上,四重网格员时时关注各类告警预警信息,有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形成闭环管理。(三)抓实避险转移。各镇街、区级有关部门要立足当地实际,按照重庆市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指南(试行)工作要求,细化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流程,以镇街为单元制定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深刻把握强降雨期间避险转移撤离何时转、转移谁、谁组织、转到哪、如何管五大关键环节,形成一文一图一表”。当气象风险预警为橙色、红色预警时,提前转移可能受威胁对象;当实况降雨达橙色
10、、红色预警时,紧急撤离可能受威胁对象。对出现灾险情时,要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临时撤离避险,并按程序和要求论证确定安全后,临时撤离人员方可返回。(四)抓实治理搬迁。一是持续开展降险处置。组织驻守地质队员会同各镇街对已查明的284处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核实,针对部分地灾点存在排水不畅、局部坍塌等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地灾点降险处置方案,采取修建截排水沟、清理土方危岩、修建挡土墙或支撑处理等简易措施开展降险处置,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二是推进避险搬迁。按照“宜迁则迁”的原则,各镇街要根据轻重缓急,对辖区内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实施搬迁避让;特别是53处已有+11处新增危岩崩塌地灾点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巴南区 2023 年度 地质灾害 防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