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行政执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行政执法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镇行政执法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不断健全执法治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和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确保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推进依法治县、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奠定坚实基础。(一)基本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确保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实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办事的条件、环节
2、等负担,防止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坚持执法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及时获取执法信息、便捷办理各种手续、有效监督执法活动,防止执法扰民、执法不公。坚持务实高效。聚焦各部门执法实践需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执法人员操作,切实提高执法效率,防止程序繁琐、不切实际。坚持改革创新。在确保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更新理念、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防止因循守旧、照搬照抄。坚持统筹协调。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建设,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到各项制度有机衔接、高度融合,防止各行其是、重复建设。(三)工
3、作目标2023年年底,在全镇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征用、行政许可等行为得到有效规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大幅提升,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二、任务措施(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通过门户网站和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等载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主动表明身份。1 .统一建章立制。各级
4、行政执法部门依据xx省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公示办法(以下简称公示办法),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具体办法,明确执法公示的范围、内容、载体、程序、时限要求、监督方式和保障措施等事项。建立健全对公开信息的审核、纠错机制,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便捷高效的行政执法公示机制。2 .加强事前公开。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和部门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动态调整。结合“放管服”改革推进方案和权责清单、监管清单等,编制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依据等事前公开的内容,报经县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后,制定
5、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公示。根据“监管要求,编制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主体、依据、对象、内容、比例、方式、频次等事前公开的内容,经本级审查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予以公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自身职权职责,编制各类行政执法流程图,明确具体操作流程;编制行政执法服务指南,明确行政执法事项名称、依据、受理机构、审批机构、许可条件、优惠政策、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监督方式、责任追究、救济渠道、办公时间、办公地址、办公电话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3 .规范事中公示。在执法过程中主动亮明身份,做好告知说明工作。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
6、格考试合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必须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表明身份,采取佩戴执法证件的方式,执法全程公示执法身份。统一本单位执法行为现场出具的执法文书样本。在执法活动中按规定出具执法文书,告知行政相对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办理进度查询、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信息。4 .推动事后公开。按时主动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决定、行政检查情况等执法结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
7、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建立健全执法决定信息公开发布、撤销和更新机制。已公开的行政执法决定被依法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要求重新作出的,应当及时从信息公示平台撤下原行政执法决定信息。5 .创新公开方式。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门户网站、服务窗口建设,探索运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全面、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拓宽公开渠道,方便群众查询。(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是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的重要保证。行政执法机关要通过文字、音像
8、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1 .建立健全制度。依据xx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用行政检查等执法类别,制定本部门各类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具体办法,绘制行政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方式、载体等事项,建立健全执法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归档等规范化建设制度。2 .规范文字记录。根据行政执法的种类、性质及流程等,规范执法文书制作,推行执法文书电子化,明确执法案卷标准,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3 .推行音像记录。对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听证、送达等容易
9、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活动,要进行音像记录;对强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要推行全程音像记录。4 .提高记录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结合办公自动化和执法办案系统建设,积极探索运用成本低、效果好、易保存、不能删改的记录方式。试行全过程音像记录即时上传云存储模式,实现执法全过程同步网络管理,提高行政执法记录的信息化水平。5 .强化记录实效。建立健全本部门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加强全过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在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舆情应对、行政决策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工作中的作用。(三
10、)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进行法治审核,未经法治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法适当,守住法律底线。1 .健全审核制度。依据xx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办法(以下简称审核办法),制定或修订完善本部门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具体办法。2 .落实审核主体。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主体为本机关的法治工作机构。要加强法治审核队伍建设,配置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法治审核人员,并探索建立健全本系统内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统筹调用机制,实现法律专业人才资源共享,确保法治审核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3 .确定审核范围。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引发社会风
11、险,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以及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都要进行法治审核。要结合本单位行政执法类别、执法层级、所属领域、涉案金额等因素,编制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目录清单。4 .明确审核内容。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要着重审核以下内容: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合法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裁量基准运用是否适当;执法是否超越执法机关法定权限;行政执法文书是否完备、规范;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等。5 .明确审核责任。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推动落实本机
12、关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机关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负责。司法行政机关要完善法治审核流程,明确送审材料报送要求和审核的方式、时限、责任,建立健全法治审核机构与行政执法承办机构对审核意见不一致时的协调机制。行政执法承办机构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执法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程序的合法性负责;法治审核机构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治审核意见负责。(四)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1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省、州、县的统一部署,推进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成具有基本的数据采集、对接、审核等功能的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数据汇聚,形成全县行政执法综合监督信息库,开展
13、分析、研判等综合监督应用,建设XX镇对执法主体、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权责清单,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信息管理的综合性信息系统。2 .推进信息共享。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执法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上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执法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等问题。3 .强化智能应用。探索开发行政执法裁量智能辅助信息系统,利用语音识别、文本分析等技术对行政执法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挖掘,向执法人员精准推送办案规范、法律法规规定、相似案例
14、等信息,提出处理意见建议,生成执法决定文书,有效约束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确保执法尺度统一。三、实施步骤(一)安排部署阶段6月下旬,镇级机关组织对行政执法机关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同时,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加大“三项制度”的宣传力度,为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完善制度阶段1 .结合上级行政执法机关的制度规定,在2023年9月底前完成细化完善本部门有关制度、行政权力(责任)清单、服务指南、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等工作,并将有关制度编辑形成执法工作手册,报县级主管部门备案。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梳理,经本单位法治审核机构审核后,通过政务服务平
15、台向社会公示。2 .将本机关行政执法人员于2023年底前在部门网站上予以公示。(三)全面实施阶段1 .稳步实施。自9月上旬起按照新修订完善的有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在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执法行为中选择全部或部分逐步推行“三项制度”。要根据工作实际,对重点执法行为进行重点规范,对薄弱执法环节不断健全强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 .优化提升。不断总结分析在“三项制度”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典型经验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注重总结实施“三项制度”的成果。(四)整改提高阶段适时组织“三项制度”专项监督检查,对“三项制度”内容制定不全面、不具体、不
16、准确,实施过程不规范、不到位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督促整改。(五)总结报告阶段要根据推行“三项制度”的各项任务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明确工作方向,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推行工作,确保2019年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人民政府镇长组长,相关执法同志为成员的XX镇人民政府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司法所,具体负责推进“三项制度”实施工作。(一)健全制度体系。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三项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行政执法裁量基准、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以及
17、行政执法考核监督等制度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范推进行政执法资格和证件管理,积极做好相关制度衔接工作,形成统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保障经费投入。要建立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投入稳定的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所需的执法装备、经费,严禁将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四)加强队伍建设。要重视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素养,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依托XX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系统,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和法治审核人员数据库。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和法治审核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免予执法资格考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人员激励机制。(五)强化督查考核。要结合开展执法检查、案卷评查、依法行政考核等工作对本机关推行落实“三项制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镇人民政府已将“三项制度”推进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纳入年底效能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督查情况通报制度,坚持鼓励先进与鞭策落后相结合,充分调动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工作不力的将督促整改,对工作中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及人员给予通报批评,依纪依法问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