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阳江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阳江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H月前言7一、“十二五”回顾8(一)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8(二)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9(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10(四)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10(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加强11(六)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有力推进12(七)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12(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13(九)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13(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14二、“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环境14(一)发展基础141 .自然条件优势152 .地理区位优势153 .自然资源优势15(二)国际国内发展环境16(三)面临挑战171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172 .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17
2、3 .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174 .农业自主发展能力较弱175 .农业资金供求矛盾严峻186 .新农村建设仍然滞后18(四)有利条件181 .农村发展活力将会进一步释放182 .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193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突出194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195 .国际农业合作不断深化20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0(一)指导思想20(二)基本原则211 .坚持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主线212 .坚持以改革驱动、创新发展为重点213 .坚持以设施建设、巩固基础为保障214 .坚持以普惠民生、共享发展为基础215 .坚持以质量优先、特色发展为抓手226 .坚持以城乡统筹
3、、一体发展为核心22(三)发展目标22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23(一)农业区域布局23(二)产业发展251 .种植业262 .畜牧业283 .农产品加工业294 .农业服务产业30五、重点工作任务32(一)推进农业稳产增收321 .稳定粮食面积322 .推广良种良法应用333 .扶持产粮大户发展334 .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335 .大力发展冬季农业336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47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348 .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34(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341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342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353 .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354 .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355
4、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366 .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367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36(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361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37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373 .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战略374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7(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381 .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382 .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383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38(五)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391 .推进品牌战略实施392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393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40(六)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401.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402,发展新型流通业态413 .拓宽农业增收渠道414 .
5、加强农业招商引资425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42(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21 .力口强宣传弓I导432 .加强农村规划管理433 .强化村庄环境卫生整治434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445 .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44(八)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44六、保障措施45(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45(二)加大农业资金投入45(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46(四)提高依法治农水平46本规划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市府办公室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及有关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而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期间阳
6、江市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快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产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农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的重要依据。“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全市农业系统将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
7、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农业农村政策,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市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344亿元比2010年的228亿元年均增长3.6%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12626元,比2010年的6655元年均增长10.5%o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一、“十二五”回顾(一)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坚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进粮食稳定增产。2015年我市粮食播种总面积221.93万亩,粮食
8、总产量72.95万吨,比2010年增加4.43万吨;粮食单产327公斤,比2010年增加15公斤;薯类、玉米及其他粮食作物产量均比2010年有所增产,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畜产品安全更有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更加和谐,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8.6万吨,比2010年增长1.6%。特色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带、南亚热带特色经济作物,建成了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全市特色作物蔬菜、南药、水果、花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299.56万亩,比2010年
9、增9.56万亩,其他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保险稳步推进,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走在全省前列。表1阳江市“十一五”农业规划主要指标情况指标“十二五”目标“十二五”实际情况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率2015年年均增长率农业总产值228.3亿元291.0亿元5%344亿元3.6%农民人均收入6655元HOOO元10.6%12626元10.5%粮食总面积219.67万亩220万亩保持稳定221.93万亩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68.52万吨72.93万吨1.6%72.95万吨1.3%粮食总产值76.66亿元107.21亿元6.9%99.73亿元5.4%肉类总产量18.3万吨21
10、.41万吨3.2%18.6万吨持平畜牧总产值40.64亿元49.1亿元3.9%49.73亿元4.1%(二)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加快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农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等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共43个,新增整治农田面积1.75万亩,建设小陂头18个,投入建设资金2011万元,较好地改善了全市农业生产灌溉条件。从2012年开始,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设112.8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其中2012年34.75万亩、2013年29.95万亩、2014年25.6万亩、2015年22.51万亩。其中2012、2013年
11、度建设任务已完成,所有项目已正常投入使用;2014、2015年度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91家带动农户20.1万户户均增收3067元。规范和完善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全市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1322家。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一镇一园区”创建活动,全市共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6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四)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12、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水平不断进步。大力实施农村农民科技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全市共培训农技人员4200人次,培训农民36.7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2.9万份,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7.16万人。全市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98%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以及生猪、畜禽优良品种率达98%以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以龙头企业为载体,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现有20家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年投入科研经费1800多万元,有效增强了我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批农业科学技术获得了省、市的科技进步奖及农业技术推广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13、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生产大棚和喷灌、滴灌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水产畜牧生产全面机械化。预计2015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104.67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8.03%o(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加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三品”生产基地29个、面积达14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15个和3.7万亩;获“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45个,比2010年增加16个;获得农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48个,比2010年增加25个。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检验检测体系,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
14、管部门相继建立了专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内设机构,建立了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组建了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职能的相对专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全面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强化全市农资市场的监管,“十二五”期间,全市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104宗,有力地打击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坑农害农行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动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全力抓好免疫、疫情监测、风险评估和检疫监管
15、,高度重视防控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六)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有力推进。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目标开展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指导,增强养殖场(户)实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的意识,引导养殖户采取干清粪、雨污分流等养殖工艺,同时推广生物发酵等工艺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全市已有152家养殖场按照降污减排要求,建设完善了养殖和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落实了62万头猪和160
16、0头牛的污染物减排。积极推进禁养区、禁建区养殖场整治,至2015年底,全市已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101家,治理禁建区内养殖场68家O(七)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重点围绕花卉苗木、南药、蔬菜、粮油等优势特色农产品高效生产和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招商,登门拜访珠三角地区多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并邀请他们到阳江考察、洽谈,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组织我市农业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各种展会和推介活动,为招商引资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做好农产品物流市场建设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到目前止,全市共引进
17、农业招商项目36个,投资总额11.54亿元。(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以阳春市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全市所有镇(街道)完成了功能区划分和开展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农村政经分离改革,2013年完成44条经济较发达村的政经分离改革,2014年完成41条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的政经分离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全市已全面铺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实现互联互通。出台了阳江市农村产权交易办法和阳江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18、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九)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名镇名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第一批2个名镇6个名村、第二批1个名镇19个名村已获“广东省名镇”“广东省名村”称号。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9月正式启动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2015年起,全市连续三年每年选定10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实施建设富裕乡村、宜居乡村、文化乡村、和谐乡村”四大工程,大力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涌现出一批乡村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通过竞争遴选确定了
19、阳东区、阳西县分别为我市2014年、2015年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承担县(区),两个示范片各项建设抓紧推进,阳东区累计已投入资金6002.9万元,阳西县已完成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全市通过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等民心工程,组织动员机关单位、国有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挂点帮扶活动,增强了贫困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改变了帮扶村落后面貌。在20092012年开展第一轮扶贫开发“双至工作中,市、县两级和广州市共463个帮扶单位选派的422名驻村干部进驻170条贫困村,对全市L2万户贫困户共3.5万人开展帮
20、扶脱贫致富工作,各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6万元,平均达到10.6万元,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8573元,全部实现脱贫。在20132015年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我市和珠海市共411个帮扶单位选派380名驻村干部,组成105个驻村扶贫工作组对全市105条重点帮扶村、8306户贫困户专职开展双至工作,投入帮扶资金9.08亿多元,平均每村投入865多万元,开展村级帮扶项目3024个、贫困户帮扶项目6.7万个,共投入各级财政扶持资金3.6亿元,完成2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任务,提前完成了五年工作任务。二、“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21、一)发展基础。阳江市山海兼优,是知名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南药、水产、畜牧产品的主要产区。下辖江城区、阳东区、阳春市、阳西县、海陵试验区、阳江高新区一市一县四区48个镇(街道卜2015年人口285.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56万人,乡镇劳动年龄内人口147.96万人。1 .自然条件优势。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土地总面积7955.9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平原、丘陵地带居多,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左右,全年日平均气温10C的稳定持续期336天以上,无霜期长达350天以
22、上,光照时数年平均1876.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o现常用耕地面积157万亩,25度以下低矮山坡地有390万亩,土地肥沃,耕层深厚,土壤为中性至弱酸性。2 .地理区位优势。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缘,交通优越,是广东省西翼“经济走廊”的黄金通道和交通枢纽,也是珠三角地区进入粤西的首站。设计10万吨泊位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一阳江港,是中国西南通往世界的重要海上门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阳江市成为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3 .自然资源优势。阳江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广东省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南药、水产、畜牧
23、、林业的重要产区之-O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玉米、蔬菜、花生、大豆、桑蚕和南药等,全市初步形成了水果、南药、蔬菜、蚕桑、花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马水桔、春砂仁、八甲唆菜、黄鬃鹅、双肩玉荷包荔枝、大八益智,东平鱼翅、溪头五彩薯、上洋西瓜、程村蛇、海陵珍珠马蹄等远近驰名。“马水桔”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双肩玉荷包荔枝”被评为“中国十大荔枝品种”。拥有“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马水桔之乡”“中国桑蚕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中国果用益智之乡”“中国菠萝蜜之乡”“中国猪苗之乡”“中国黄鬃鹅之乡”“中国蛇都”“中国蛇乡”“中国南海渔都”称号。打造了阳帆牌豆豉、阳江桥牌豆豉、珍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江市 农业 发展 十三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5460.html